APP下载

哥哥

2014-01-13玛雅绿

读者·原创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爸妈哥哥回家

文 _ 玛雅绿

哥哥

文 _ 玛雅绿

这一次,我们坐下来聊天

哥哥大我6岁,属龙。

有一年冬天回家过年,我途经省城,恰好他也在,他正在喜滋滋地给自己买人生的第一辆车。他邀我索性等他几天,搭顺风车一起回家,我想想也没要紧事,就等等好了。

这么多年来,我们很少坐在一起聊天,一是因为年龄差距,二是因为性格迥异。他从小懂事孝顺,而我则是叛逆古怪的代表;长大后,他是“父母在,不远游”,我却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见面的机会本不多,加上成年后他比小时候更寡言,以至于我们对彼此的了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还停留在少时,一直未更新。

没想到终于有了一次机会,让我们能好好地聊聊天。

聊现实困境,聊社会新闻,聊男女差异,聊儿女情长,聊精神的瓶颈与所得所失,聊生命属性是如何如梦如幻如泡影,聊幸福其实要靠天伦之乐而非个人成就,聊爸妈一辈子悲剧的个人情感与完满的家庭模式之间的矛盾……我们第一次交换着这么多年来各自的喜怒哀乐、内心变迁,也交换着彼此的荣光和狼狈。

我分享给他这么多年来我去过的地方和见到的趣人趣事,且尽可能讲得绘声绘色,潜意识里甚至希望自己就是他的一只眼,因为他已没有如我一般的自由。我知道其实他有两颗心,一颗安放在父母身边,还有一颗是天大地大任我行。

我记事的时候,他已经小学四五年级了,暑假经常能看到他背着泡沫箱走街串巷地卖冰棍儿,有时也能看到他去捡酒瓶儿卖废品,或者是去摆地摊给人借阅小人书,看一本两分钱……他赚的钱一分不花,回家悉数交给我妈贴补家用。

他的早熟懂事并未让他少挨揍,他在河里山里流连忘返,他玩着那个年纪的男孩子都爱玩的游戏,只是他玩得更高端而已。别的孩子玩到最后就是破坏力的呈现,而他则是化腐朽为神奇。

他上初中后,竟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修表、配钥匙,他有自己的工具箱,是亲戚邻居信赖的免费修理匠。他可以做出自动捕鼠笼,也可以用枣木刻出月饼模子,甚至可以纯手工给自行车做出防滑链。他会画画,而且画得很好;他集邮、集火花都很专业;他看中医的书和《周易》;他听古筝和二胡;他在学校里的物理成绩极好;就连玩游戏他也比我们玩得好,比如《俄罗斯方块》和《魂斗罗》,没人能比得过他。

他的天赋让我们望尘莫及,而他的品行更是甩出我们几条街。

桌上有陈馒头和新馒头,他从来都是主动拿陈馒头;有剩饭他每次都主动请缨去消灭;下雪天,看到路边的老人,他会主动骑车载他们,然后回家被我妈骂万一摔着人家怎么办;初中时同学给他一个苹果,他不舍得吃,带回家一切两半,放到已经入睡的我和弟弟的枕头边;爸爸出差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允诺每天负责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有次大雪天,他放学晚,怕我和弟弟等得着急,一路把二八“飞鸽”骑得飞快,等骑到时他眉毛上都挂满了雪花,我和弟弟笑他是“白眉大侠”。

……

我们都觉得他将来肯定最厉害最有出息,因为他就是课文里的好少年。

一再退守的人生

他考上了挺好的中专,偷偷翻他的笔记本,有同学给他画的头像,旁边写着“神童某某某”。3年过去了,他被分配到中铁某局做建筑预算类的工作,爸妈都很高兴,从此家里多了一个18岁就能挣工资的人。

他每年大半时间都在出差,带回家的东西有信阳毛尖也有青岛咸鱼,有玉石象棋也有胶片相机……看照片就能知道那个时候的他有多么的意气风发,外加年轻帅气人缘好。

没过多久,一直在边工作边学习的他又考上了上海交大,全家都为之高兴不已,但电话里的他却没那么兴奋,3000块的学费让他犹豫了。历来都极为重视读书的爸妈一听,让他别担心钱,只管去。但不管爸妈怎么说,最终他还是放弃了,他觉得让不宽裕的家庭再添负担于心不忍,自己能帮父母多挣点钱更重要,因为他的弟弟妹妹都要一个接一个上大学了。

两年后,春节的时候,我们发现他好像恋爱了,他会偷偷打电话,神情还很甜蜜。追问之下他才说,身上穿的黄色毛衣就是他喜欢的那个女孩帮他织的,她与他在一间办公室。

又过了一两年,忽然有一天,他回家了,与从前的神采飞扬不同,他瘦得不成人形,几乎不讲话。我有一次去他房间取东西,看到他一动不动地蜷在床头,看着窗外流泪,那样子让人既痛心又害怕。后来我从妈妈那里知道他失恋了,那女孩儿最终选择了他们办公室科长的儿子,个中缘由也不清楚。他的样子让爸妈心疼又无奈。

他不想再回那个单位上班,跟爸说要把工作调回老家。一段儿女情长就让儿子无心志在四方,还是长子,这让父亲多少有点儿失望。

一辈子不擅社交的爸爸,最后总算找关系送礼将他调回老家,安排在一个月薪只有700多块的单位。从此,在一个只讲拍马屁和人情关系的小地方,他的才华只能收进囊中,再无机会施展了。我们都为他惋惜,因为那个曾经会带给我们外面世界新鲜空气的哥哥已经变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上了高中,也越来越不欣赏他的沉默寡言和“懦弱”,而他也显然不怎么欣赏我,因为他经常会皱着眉头说我太自私任性。尽管如此,高考填报志愿的前夜,也是他熬了一整夜耐心帮我理好备选大学的名单,而我早已呼呼大睡。

很快,他开始相亲,面临一切世俗的考量和羞辱。尽管如此,他从来都是一边毕恭毕敬地应付着七大姑八大姨的张罗,一边又沉默地面对着自己内心的标准,而这两者从根本上无法调和。

他渐渐被夹击到了必须二选一的地步。很遗憾,他选择了放弃自我。他很快就结了婚。他以为自己可以如人所说“过日子要什么感觉”,也以为“不过就是些柴米油盐”,可是日复一日,他与“过日子”无关的精神需求竟然越来越多,而这些却是他的妻子无法满足和与他产生共鸣的。

完全不适合他的婚姻如削足适履,绑缚了他所有的自由和好心情。在家庭责任感和自我压抑的无解矛盾中,他毫不意外地陷入了中年危机。

自爱方能爱人

在他的人生中,每个关键节点他选择的都是退守,于他自己而言也并非无知无觉,但为什么还是选择了牺牲自我成全些别的什么?每次他都认为是值得的,可是真的值得吗?

他难道不知道,他完全可以去读他的大学,再赚更多的钱来帮助家里,也完全可以换个办公室眼不见为净,发展自己的事业?选择一桩不如意的婚姻可能会面临什么,他难道真的不知道吗?

我想以他的智商和情商,他不会不懂。

是什么让他从一个善良、聪明、前途无量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表面上寡言庸常的中年男人,这中间到底是什么在起关键作用?环境的落差、命运的造化,还是自身的无知?好像都不是。

小时候,有一次他问我:“你说人为什么活着?”我说:“不知道啊。”他很有把握地在纸上写道:“为了爱自己的人和自己爱的人!”我茫然地记住了他的话,而他,却将那句话付诸行动……

他重情而求心安,也比我们更无私,他实践着他随时准备牺牲自我的爱,但他的不幸却让他身边的人越来越不能放心和安心。

也许那次聊天我忘了跟他说的是,真正尊重爱、在乎爱的人,是该让爱双向流动的,也必须让内在的自我与外部的世界取得平衡。爱从来不是对意志的服从,也不是形式上的委曲求全,更不是简单的放弃自我,而是最终要自己幸福,再帮助别人幸福,让自己在乎的人放心,那可能才是爱的最终胜利。

也许我还忘了告诉他,当那个曾经自私任性的妹妹终于慢慢学会了付出和妥协时,那个无私懂事的哥哥是不是也该学会爱自己、坚持自我呢?

谨以此文分享给你,我亲爱的哥哥。

图/马冬梅

猜你喜欢

爸妈哥哥回家
哥哥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小熊当当和爸妈爸妈玩
我爱爸妈
哥哥什么都知道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
听爸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