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Ordered Logit模型实证分析
2014-01-12何海燕王子文姜李丹蔡静静
何海燕,王子文,姜李丹,蔡静静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Ordered Logit模型实证分析
何海燕a,王子文b,姜李丹b,蔡静静b
(北京理工大学a.教育研究院;b.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文章通过对全国231家产学研协同创新主要参与主体的问卷调查,针对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特点,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Ordered Logit预测模型估计了六个影响因素对现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问题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因素“政策法规的支持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多赢的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融资渠道完善”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显著影响;因素“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对“创新主体发展需求问题”的影响并不显著。
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Ordered Logit
一、引言
随着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基础上的新经济已进入创新驱动的新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是科学与技术交织在一起的,作为连接科学创新和技术商业化的跨组织合作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1]。所谓产学研协同创新,冯叶成等[2]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参与主体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中介、金融机构相关主体协同支持下,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产学协同创新建立在参与各方通过能力上的优势互补,在与各自需求相匹配的合作期望上达成一致[3]。
目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从合作模式、实现路径与实施效果等方面来看还尚未成熟,产学研协同创新仍需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也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如:Ana Afonso等[4]提出,学校与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以此为产学研合作培养输送大批量高素质人才;Bodas Freitas I.M.等[5]认为,新兴产业中产学研合作效果比成熟产业中的要逊色;Somchai等[6]认为大学作为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机构,是参与主体,诚信、互利互惠以及信息流通是产、学、研各方协同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甄红线、贾俊艳[7]指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经济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依赖,需要各类互补性要素之间的协同及整合;潘锡杨和李建清[8]研究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目前还存在创新资源融合力度不够、创新主体动力不强等问题。魏奇锋和顾新[9]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流动SCA理论模型;杜兰英等[10]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内涵出发,建立了“六位一体”发展模式等。很多学者就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模型与现状分析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此类研究更多停留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成果相对较少。聂淼[11]运用Logit模型就吸收能力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加入定量分析,有利于客观反映因素指标对研究目标的贡献值大小,对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数据依据。因此,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展开研究,并结合专家座谈、文献阅读与项目实地调研等成果,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现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二、研究变量与数据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的变量选取
1.因变量——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制约着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笔者针对现阶段存在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产学研协同创新宏观管理问题,产学研参与主体自主创新能力问题,产学研创新主体发展需求问题。选取原因如下:
(1)崔旭等[12]提出,需出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明确产学研各方的权利、职责,规范产学研合作行为,为产学研健康发展提供宏观政策保障。宏观管理导向国家总体部署的战略延伸,直接关系着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方向,是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整体推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不足,将会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国家与地方、经济与科技部门统筹协调不力,整体动力不足。
(2)纪晶华和许正良[13]认为,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最主要依赖于自主创新,而并非核心技术的引进和模仿。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我国企业创新主体确立的新的战略部署,既要在短时间内看到发展的效果,又要慎重考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转变。保持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稳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3)市场代表各方需求,各方需求是产学研合作最终目的[14]。创新主体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最主要力量,对发展进程中人才、信息、科技中介服务、融资结构等有着最敏锐、最直观的反应,满足其需求是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进程和最终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将因变量确定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宏观管理支持力度不足,产学研参与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意识有待提高,产学研创新主体发展需求亟待满足。
2.自变量——主要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对影响现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做了深入的研究,如:邵力军[15]认为,政府调控与引导、创新的意识、利益分配合理、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是影响我国产学研发展主要因素;张海滨[16]指出,科技政策(科技投入、税收、知识产权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等)和利益分配是影响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因素;崔旭和邢莉[17]提出,制约我国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环境、相关法规;现行体制与机制、利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目标与理念等。结合现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态势,笔者选取影响我国现阶段协同创新发展的因素为:政策法规的支持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多赢”的合作利益分配机制、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流动、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融资渠道完善。梳理以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产学研协同创新宏观环境氛围,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协调与配置,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体系。为更好地进行客观定量分析,笔者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在调研问卷中设计了自变量二级量表(见图1)。
图1 产学研协同创新因素自变量等级层次分析
(二)研究数据选取
笔者先后赴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专家深度访谈十余次,参与中国科协和产学研促进会主办年会和论坛,形成大量的有效资料、数据等成果。调研发放问卷305份,回收问卷268份,问卷回收率达到87.9%。剔除填写不完整以及填写相似的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数为231份,有效率75.7%。
(三)研究数据的描述统计
根据问卷,笔者进行了产学研究协同创新研究,具体见表1。
表1 产学研协同创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描述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到因变量中“y2各参与主体自主创新能力问题”的得分数值最高,认同程度最高,即多数组织单位认为现阶段协同创新发展问题集中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自变量中“x3‘多赢’的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的认同度最高,其次为“x4产学研协同创新融资渠道完善”。描述统计信息与下文计量分析结果,都将是本文结论的主要参考依据。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问卷设计中问题为多值响应问题,如笔者设定自变量xi取值为5、4、3、2、1,数值对应的意义分别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同意、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即自变量xi为有序变量(其他变量亦同)。因此,笔者运用计量中的有序响应模型——有序Logit预测模型进行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有序Logit预测模型
有序Logit预测模型中因变量的观测值yi为排序结果,yi取值为有5、4、3、2、1(其意义与自变量xi的值相同),自变量xi为因变量yi取值的各影响因素,多个因变量xi都可能解释因变量yi的取值结果,因变量yi可以是多个自变量xi的线性表示,则可以得到因变量yi关于因变量xi的线性方程组。通过以上阐述,有序Logit预测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y表示因变量;y*是与y对应的表示潜变量;X表示因变量xi组成的向量;b表示因变量xi的估计系数,即各因变量xi对因变量y解释程度大小;ε表示随机误差项,即ε表示此模型暂未考虑的其他因素的加入,且ε服从Logistic Dis⁃tribution。
令wi,i=1,2,3,4,5为Cutoff Point(临界值或阀值),由于y值取决于y*与Cutoff Point的比较关系,则y值可表述为:
其中,y=5、4、3、2、1,依次表示实际意义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同意、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由上述y值的表述,根据数学中条件概率的知识,可得y对X的响应概率的方程组为:
其中,i=2,3,4,且f(x)为Logistic Distribution函数。
由于有序Logit模型估计系数仅反映各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程度的比较关系,并未直接说明各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大小,甚至系数的符号也只能说明该变量对第一和最后一个选择支的影响方向,而并不能说明对中间选择支的影响方向[18],所以,为了估计各因素对因变量的实际作用大小和确定方向,需要估计各因素边际概率,即其他自变量保持不变,某个自变量变动1单位对因变量的边际概率影响。由式(3)得:
其中,i=2,3,4,k=1,2,3,4,5,6。
(二)计量结果
笔者利用Stata 12.0计量分析软件,根据(2)对系数b与阀值wi进行估计,输出结果见表2。分别以表2中y1、y2、y3三列系数的估计值为基础,进一步估计各因素在均值处对因变量y1、y2、y3认同程度的边际概率,输出结果见表3、表4、表5。
表2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表3 各因素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宏观管理支持力度不足”认同程度的边际概率
表4 各因素对“各参与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和积极性有待提高”认同程度的边际概率
表5 各因素对“产学研创新主体发展需求亟待满足”认同程度的边际概率
(三)结果分析
1.各因素对因变量影响系数估计结果
表2中显示,因素x1对于各个因变量对应的潜变量y1,y2,y3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且都在10%以上水平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x1政策法规的支持程度”对因变量均有显著影响;“x4产学研协同创新融资渠道完善”对于y1,y2的潜变量参数估计值为0.363、0.842,且在1%水平上显著,具有统计显著的正方向影响;同样,“x2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对于y3的潜变量参数估计值为0.360,在1%水平上显著,具有统计显著的正方向影响。
2.各因素对因变量的边际概率估计结果
表3中显示,自变量x1,x3,x4对于y1取值的边际概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自变量x1,x3,x4对y1取值为1,2,3(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的边际概率为负值,例如:y1=1(完全不同意)时,自变量x1、x3和x4在均值时认同程度的数值分别每增加1个单位,则完全不同意y1的概率分别降低0.5%、0.6%和0.6%;自变量x1,x3,x4对y1取值为4,5(同意,非常同意)的边际概率为正值,例如:y1=5(非常同意)时,自变量x1、x3和x4在均值时认同程度的数值分别每增加1个单位,则非常同意y1的概率分别上升5.0%、5.2%和5.7%(y1取其他值时类似);其他自变量对y1取值在统计上不显著,不能说明其他自变量与“y1产学研协同创新宏观管理问题”之间有显著影响的关系。因此得出结论:同意因素x1,x3,x4的单位或个人,更趋于同意“y1产学研协同创新宏观管理问题”。
同样,通过表4可以看出,自变量x3,x4对于y2取值边际概率有显著影响。其中,自变量x3和x4在均值时认同程度的数值分别每增加1个单位,则完全不同意y2的概率分别降低0.3%和1.0%;非常同意y2的概率分别上升5.1%和17.3%;其他自变量对y2取值在统计上不显著。所以有:同意自变量x3,x4的单位或个人,更倾向同意“y2产学研参与主体自主创新能力问题”。
分析表5,可知自变量x2,x5对于y3取值边际概率有显著影响。自变量x2和x5在均值时认同程度的数值分别每增加1个单位,则完全不同意y3的概率分别降低0.7%和0.5%;非常同意y3的概率分别上升7.2%和4.7%;其他因素对y3取值在统计上不显著。可得到:同意自变量x2,x5的单位或个人,相对认同“y3产学研创新主体发展需求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笔者发现“政策法规的支持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多赢的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融资渠道完善”等因素在统计学上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显著影响。
(1)“政策法规的支持程度”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融资渠道完善”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调研中,很多专家学者也认为政策的支持程度与融资渠道对协同创新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郭晓川[19]研究表明政府对有合作行为的企业更侧重给予直接拨款和专项贷款支持,对无合作行为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融资渠道的畅通显现出重要作用,如何完善融资渠道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朱秀灵等[20]认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金融投入为支撑,以企业和科研院所投入为主体,以社会闲散资金投入为补充的模式尤其重要。企业自身融资、政府助力企业高校有效融资等都成为主体间协同创新关键要点,因此,维护好产学研协同创新融资渠道,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顺利高效开展,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政策法规的支持程度”、“多赢的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等因素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宏观管理问题”相关性较强。专家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当中政策支持以资金补贴与相关纳税优惠为主,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程度也会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Sherwood等[21]研究表明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决定产学研合作成败最为关键因素。数据结果与访谈、理论研究结果相一致。
(3)“多赢的合作利益分配机制”、“产学研协同创新融资渠道完善”因素对“参与主体自主创新能力问题”的影响较大。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各主体间协同创新合作模式趋于三维立体化、复杂网络化,不再是传统的点、线、面形式的简单合作,资金来源与利益分配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孙庆梅等[22]认为明确利益分配制度、激励发明人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于旭等[23]研究表明完善的筹融资制度可获得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和补助,引导、改善商业金融机构服务与融资环境,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数据分析结果也表明,利益分配与融资已成为创新能力与协同意识方面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4)“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流动”因素对“创新主体发展需求”这一问题影响较大。这一结果反映了企业、高校等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发展需求。Birkinshaw和Sheehan[24]研究表明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增强人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学、科研院所的需求则是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身的社会、学术地位。高效的成果转化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目标,而知识产权保护与人才培养两大因素是促进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人才培养流动是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举措。
(5)“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对“创新主体发展需求问题”的影响并不显著。产学研合作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能力提升有利于促进主体间协同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应发展立体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竞争有序的技术中介组织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技术中介组织发展中的作用,规范中介交易行为,完善中介立法。本文数据结果与理论研究不同的原因,笔者将做进一步分析研究。
[1]刘和东.开放中产学研政协同创新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30个省市的层级回归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
[2]冯叶成,刘嘉,张虎.政府—高校—企业协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与淮安市产学研合作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67-70.
[3]胡军燕,朱桂龙,马莹莹.开放式创新下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49-57.
[4]Ana Afonso,Juan J RamÍRez,JosÉ M.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in the Education Domain to Foster Competitive⁃ness and Employment[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46:3947-3953.
[5]Bodas Freitasa I M,Argou Marquesc R,Mirra de Paula e Sil⁃vac E.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emergent and mature industries in new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Research Policy,2013,42(2).
[6]Numprasertchai S,Igel B.Managing knowledge through col⁃laboration:two cases of managing research in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in Thailand[J].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fer⁃ence,2003(10):575-579.
[7]甄红线,贾俊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2):35-41,62.
[8]潘锡杨,李建清.江苏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3(9):40-43.
[9]魏奇锋,顾新.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5):136-140.
[10]杜兰英,陈鑫.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103-107.
[11]聂淼.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12]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6):45-47.
[13]纪晶华,许正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实现自主创新[J].经济纵横,2013(1)98-100.
[14]李雪茹,白少君,瞿小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解析——以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71-75.
[15]邵力军.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5):183-184.
[16]张海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构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04-107.
[17]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6):45-47.
[18]宗芳,许洪国,张慧永.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的交通事故受伤人数预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41-45,56.
[19]郭晓川.合作技术创新——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理论和实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0]朱秀灵,戴清源,季长路.影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8-19.
[21]Sherwood A L,Covin J G.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Univer⁃sity—industry Alli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From a Learning Theor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2):162-266.
[22]孙庆梅,李有刚.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14):1-5.
[23]于旭,李北伟,曹蕾.制度创新视角的产学研合作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6):31-61.
[24]Birkinshaw J,Sheehan J.Managing the Knowledge Life Cycle[J].Management Review,2002(4):75-83.
[责任编辑:张兵]
A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China—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 on Ordered Logit Model
HE Hai-yana,WANG Zi-wenb,JIANG Li-danb,CAI Jing-jingb
(a.School of Education Academy;b.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of 231 main participants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and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its influencing factors.It also estimates the impact degrees of six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by applying Ordered Logit pre⁃diction model.The research shows that,supporting degree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win-win”benefit distribution mechanism and improvement of financing channel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ain obstacle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the impact of the enhancement of service capabil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on the de⁃velopment demands of main innovation bodies is not remarkable.
enterprise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nfluencing factor;Ordered Logit
F124.3
A
1007-5097(2014)09-0106-05
10.3969/j.issn.1007-5097.2014.09.019
2014-01-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015)
何海燕(1963-),女,河北石家庄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科技与贸易政策;
王子文(1988-),男,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
姜李丹(1988-),女,山东淄博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创新;
蔡静静(1988-),女,河南开封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贸易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