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客运售票电子商务实践

2014-01-12李大鹏

山西交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汽车站网银客运站

李大鹏

(山西省交通运输管理局 科技信息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道路运输市场的全面开放,道路运输进入了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大发展时期。依托新技术、新理念、新手段,积极推动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服务系统建设与发展,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省市客运站动态客运信息共享和多元化售票,对方便公众出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降低客运站经营成本、准确采集动态客运信息、规范客运市场经营行为、提升行业监管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1 山西道路旅客运输现状

山西省幅员辽阔、山脉纵横,区域位置和交通条件决定了公众对道路客运出行依赖度较高。全省公路线路里程13.8万km,高速公路5 011.1 km,道路客运汽车站共有等级汽车站326个,其中一级站19个,二级站61个。2013年全省客运站平均日发班次发送量为2.8万班次。仅2014年春运客流量统计就有2 006万人次,联网售票市场需求旺盛。山西省营运客车1.4万辆,其中班线车辆1.2万辆,共有629条跨省、跨市的长途班线,提前购票是乘客最稳妥的选择。逢春运、暑运、黄金周等时段,旅客需要提前购票,长途班线更是“一票难求”。

2 客运联网售票建设情况

近年来,不少大中城市纷纷推出了由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主导的区域性道路旅客运输联网售票服务。2007年底,江苏省实现了全省100多家二级以上汽车站联网售票;长三角地区、京津冀跨省道路旅客运输售票联网实现了异地互售、实时结算。之后,辽宁、四川、江西、吉林部分企业也尝试进入这个平台,进行客运站外的售票联网试验。目前,北京、广州、江苏、吉林、海南已经得到了非常成熟的应用。据统计,75%的省市将省域客运售票联网系统建设列入建设规划,93%的省市希望将省际、区域道路客运联网系统建设列入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些省域和跨区域联网售票系统的建设,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区域道路客运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提升了客运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3 山西道路旅客运输售票电子商务实践

3.1 网银联网售票系统设计

山西道路旅客运输网银联网售票系统建立了类似淘宝商城一样的电子商务平台,汽车站就像商务平台的“店商”,客票就是“店商”的“商品”,引导全省一、二级汽车站将自家的“商品”上传到电子商务网站。旅客使用自己的网上银行卡直接到汽车站网上电子售票窗口购买车票,票款直接转入汽车站的网上商务账号,减少了汽车站之间的票款结算。此外,在为旅客提供线路查询、网上售票等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不会增加旅客订票和查询等其他额外费用。

3.1.1 体系结构

由于客运站往往隶属于不同的经营主体,而且在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初期,客运站售票仍是售票的主要方式。因此,在系统建设中,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系统结构,即每个客运站使用各自独立的智能站务管理系统,通过专线网络与联网售票系统数据中心实现票务信息与数据交换,建立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的“票源池”。各售票点和多元化售票方式通过互联网或专线上传或访问数据中心的“票源池”实现联网售票。联网售票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联网售票体系架构图

3.1.2 软件架构

山西道路旅客运输网银联网售票系统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采用分布式多层软件架构。应用系统业务逻辑过程是基于各客运站智能站务管理系统、票务系统数据库和其他站级应用系统,应用中间件和数据库接口技术,实现票务信息和其他服务信息数据到联网售票中心数据库的整合。各客运站、代售点、订票网络、自助终端等各类应用均通过业务请求以web服务方式访问数据层,待做出处理后将结果返回客户机。社会代售点、网络订票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性,采用B/S结构。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应用系统结构图

3.2 网银联网售票系统建设

3.2.1 网银联网售票系统框架

从应用系统架构来讲系统可分为3个层级:服务层、交换层、应用层。服务层主要以汽车站为主,为联网售票平台提供车站班线和票务信息服务,票务信息用于网上道路客票的订购与销售。交换层主要是为服务层和应用层提供高效的通讯链路和数据交换服务,实现用户网上注册、购票、结算、查询统计等数据服务功能。应用层为联网售票服务系统,主要为公众提供客运班线的汽车票查询与网银购票服务,采用了J2EE技术架构,与现行客运场站售票系统对接,与银联在线支付进行对接,为移动12580提供班线信息服务。

3.2.2 网银联网售票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主要完成旅客网上票源查询、车次查询、车票订购、订单管理、常用联系人管理等功能。网银联网售票系统与各汽车站票务管理系统对接,及时获取票务信息、锁定座位、释放座位、确认订票、确认支付、设置网售比例、更新票务信息等。网银联网售票系统与银联在线支付系统实现对接,网上订票成功后,旅客通过银行卡网银功能,完成款项的支付,即完成了在线购票。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用户数量增加,系统将逐步实现与银行、支付宝、财富通等第三方支付接口的对接,更大限度地方便广大旅客购票支付。

3.2.3 网银联网售票系统售票流程

通过门户网站,开通道路运输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网站,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在线出行客车班次、票务等信息查询服务,提供在线订票服务。旅客进入网站,以实名制加真实身份证件信息进行用户注册,注册用户登录成功后,在线查询客运车辆班次信息和票务信息;选择预购车次车票后,点击网上售票进行订票;在线支付票款,通过网银进行网上支付,购买电子车票;随后持二代身份证到所购买车票的汽车站取票窗口换取车票;旅客持票通过安检,检票上车。

图3 网上购票流程

3.2.4 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为适应山西省公众出行和长途客运服务发展需求,2009年山西省首先选取太原市5个一级汽车站作为试点,对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的长线班车进行网银联网售票。初步搭建了联通各汽车站的网络系统,实现了不同站点间长途客运票务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建成了联网售票数据库,系统网络架构图如图4所示。

2012年春运期间,山西省道路旅客网银联网售票系统在全省范围开始试运行。目前,系统整合了全省一、二级汽车站的客运信息资源,全省有19个客运站已实现网银联网售票安装,累计注册人数3 420人次,访问人数11.3万人次,可供售票票源445个线路趟次,每日可供网上出售车票2 000余张车票。

图4 联网售票系统网络架构图

4 展望与思考

通过山西省道路客运售票电子商务实践,我们认为未来客运联网售票“发展之路”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a)制定联网售票系统涉及的各方面政策、制度和标准。以顶层设计的理念,制定全国道路运输旅客联网售票系统建设的规划。在规划基础之上,制订联网售票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研究道路旅客运输联网售票整体发展框架体系及推进策略,指导道路旅客联网售票建设和发展。

b)建设国家层面的道路旅客运输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将全国二级以上客运汽车站定点班车线路票源整合到平台中,为社会公众提供网银购票服务;加大道路旅客运输出行宣传力度,吸引旅客采取道路方式出行,提高车站和旅客网银售票的积极性。

c)建立长效安全稳定的运行维护机制。明确全国联网售票系统平台的运营管理主体,鼓励客运站参与建设运营,制订相关运行与维护资金保障体系,保障客运联网售票系统长效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道路旅客运输联网售票是道路旅客运输服务社会的一次新尝试,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山西道路旅客运输网银联网售票系统的开通,将逐步实现同城和异地的客运站之间、代理售票点与客运站之间等多元联网售票。随着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的不断建设发展与推广应用,必将更好地服务广大旅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提高道路运输行业整体服务和管理水平,推动道路旅客运输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汽车站网银客运站
My City
浅谈客运站规划原则及流线组织——以武清汽车客运站为例
浅析汽车站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乌鲁木齐高铁国际汽车站投运
大型铁路客运站畅通工程的现状及推进措施
企业网银支付结算方式的内部控制
高铁客运站分区式自然通风设计研究
公路客运站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第三方密码网银支付预收电费探讨
超级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