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液体罐区灭火救援准备工作的思考
2014-01-12■李敏
■ 李 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港口通过储罐中转仓储易燃液体、危险货物越来越多。在仓储中转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而准备不充分、处置不当更会延误战机,扩大火势,造成更加复杂和困难的局面。本文仅灭火救援的准备工作探讨如何控制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
一、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考虑灭火救援的复杂性
(一)危险特性。
易燃液体属于《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中第三类危险品,其危险特性主要有:蒸发性(即挥发性)、易燃易爆性、流动性、受热膨胀性、带电性、毒害性、腐蚀性等。不同品种的易燃液体其危险性又有所区别,有的具有沸溢性、喷溅性,有的易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等,灭火救援措施也各异。
(二)引发事故因素。
人为因素:思想麻痹、违规违章、恐怖袭击等;设备因素:储罐、管道、阀门、法兰、破裂渗漏、防静电设施失灵等;自然因素:雷电、雨雪、洪涝、地震、风灾、沉降、高温、冰冻、海潮、腐蚀等影响。
(三)危害后果。
易燃液体罐区发生事故,因数量、环境、引发原因等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一般后果是泄漏流淌,在一定范围内爆炸燃烧。严重后果,罐体局部垮塌,发生连环爆炸,易燃液体冲破防火堤四处流淌,火势猛烈,并伴有中毒、高温辐射、环境污染等后果。
(四)事故案例。
1.1989年8月12日9:55时许,青岛港黄岛油库储存2.3万m3原油的5号混凝土油罐遭受对地雷击突然爆炸起火。燃烧了4 h后,罐内的原油猛烈沸溢,点燃了相邻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又先后引起3号、2号和1号油罐的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大约600 t油水流入胶州湾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胶州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事故发生后,紧急调运了全国各地153 t泡沫灭火剂及干粉用于救灾,北海舰队也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运伤员。青岛市全力投入灭火战斗,党政军民1万余人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山东省各地市、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公司的公安消防部门,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及部分企业消防队,共出动消防干警1 000多人,消防车147辆。黄岛区组织了几千人的抢救突击队,出动各种船只10艘参与抢险救援,至14日19时将大火扑灭。此次事故共造成1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 540万元。
2.2010年7月16日18时许,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一条输油管道因一艘30万 t级外籍油轮在卸油的过程当中操作不当引发输油管线起火爆炸,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导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事故造成作业人员1人轻伤、1人失踪;在灭火过程中,消防战士1人牺牲、1人重伤,造成大连海域至少50 km2的海面被原油污染。据统计,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22 330.19万元。
这两起事故燃烧面积大,现场情况复杂,处置困难。调动了跨区域消防力量和社会力量,是易燃液体罐区火灾处置的典型案例,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进行灭火救援战略思考,充分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
二、全面提升灭火救援能力
全面提升灭火救援能力,除了掌握正确的灭火救援指导思想、战术原则、基本方法以外,更应拓宽思路,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社会保障应急体系。
面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必须树立“消防保障社会化”理念,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着力构建消防保障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要推动政府将港口消防应急保障纳入政府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专门制定消防应急保障实施方案,成立各级指挥机构,指挥、协调、调动人员、装备、物资等资源,形成由政府统揽协调,消防专业队伍为主力,社会各单位积极参与的应急保障格局。
(二)掌握灭火救援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灭火救援可利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周边消防队、驻军、企事业单位人员等),灭火剂(片区单位、船舶现存灭火药剂、灭火剂生产厂家等),可用于筑堤、围堵、挖坑、蓄液、运输沙土等各种机械车辆。对可利用资源要登记备案,并制定调集使用的方案。
(三) 提高区域监测与预警能力。
为了实时掌握易燃液体储罐区仓储状况,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与人员监管系统,监视保护区域有无火灾发生或液体泄漏,并与港区消防部门或政府指挥中心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系(网络、电话等),形成片区统一的监控、预警、联络处置体系,实现在第一时间调动最有效力量处置突发事故。
(四)加强灭火救援队伍建设与装备配置。
队伍是影响应急救援能力的根本因素,起着主导作用。现代灭火救援的专业化、知识化、复杂化,要求救援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体能、技能和智能。因此,加强队伍建设非常重要。
1.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2.提高人员待遇,出台留住人才的相应政策。
3.建立合理的人员进出流动机制,让消防队员留有奔头、出有去处,使队伍始终保持合理的梯次结构和旺盛的战斗力。
同时,要以重大危险源评估为依据,配备足够数量的先进车辆装备,以适应救援需要。在港口建设、船舶修造时,增加配套的消防设施,建立消防船、消拖两用船对岸供水系统,提高事故现场供水能力。
(五)做好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工作。
1.编制灭火救援处置预案。
应急处置预案应明确组织机构、成员单位及其各自分工职责和日常工作事项,设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如抢险救援组(查明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可能后果,制定抢险救援方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疏散人员和物资,开展救援工作等)、综合协调小组(协调现场应急救援人员、交通通讯和装备等救援资源的调配)、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保卫维护治安)、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医疗救护工作)、后勤保障组(组织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及装备,保障应急救援通讯畅通,提供后勤保障)、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查明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宣传报道组、专家咨询组等。应急预案还要设立启动程序,明确启动条件,以便及时启动,应对突发事故。
2.开展演练。
灭火救援预案演练首先要明确演练对象、地点、设定灾情规模等具体细节,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演练。为了方便易行、突出重点、提高效率,也可以进行单项演练,即某一环节的演练,如储罐灭火演练、堵漏防流淌扩散演练等。全面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单项演练每年应不少于两次,对演练情况要及时总结评估,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使预案贴近实际、符合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在突发事故到来时,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效控制火势,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