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者 ——国防动员领域的新兴力量

2014-01-11

国防 2014年5期
关键词:民兵组织预备役民兵

喻 军

当今社会由小政府向大社会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志愿者的出现有利于发挥民间能力,弥补政府应急救援、公益力量的不足。近年来,我国志愿者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等许多领域都留下了足迹。如今,全国累计约有1亿多人次的志愿者向社会提供超过45亿小时的服务,反映出我国民间蕴藏着的巨大志愿资源和潜力。国防动员工作要创新思路,顺应形势需要,像医疗、教育、城市管理等领域一样向志愿者拓展。

找准共同点,在资源共享中扩充力量。联合国将志愿者(英文Volunteer)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从概念上看,志愿者与民兵都是以自己的特长、专业为社会、为国家服务,奉献精神相同;民兵、志愿者都来自于民间,平时有各自的工作,需要时集结在一起,来源相同;服务社会、抢险救灾是和平时期国防动员的重要任务,也是志愿者服务的基本目标,二者之间工作、任务有重合。在国外,许多国家志愿服务包含“民役”和“兵役”两个方面,民役指参与公益服务,兵役指为国防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援。如瑞典的国民警卫队就是由瑞典各地招募的没有报酬的22000名志愿者组成。志愿者与国防动员属性的“不谋而合”,需要我们拓宽视野、有所作为,将民兵预备役编组对象向志愿者拓展,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查找薄弱点,在拓展延伸中完善加强。在民兵编组中,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少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人员流动大,易造成漏登;大量小微企业涌现,不符合建立民兵组织条例,许多人才没有编入民兵组织,造成少登。民兵组织向志愿者拓展,可使民兵队伍专业性更强、民兵工作更具群众性,符合我国普遍民兵制度的基本要求。在组织结构中,由于强调退伍军人的比例,各类民兵预备役队伍中军事专业人才多、军民通用专业人才少,尤其是信息、医疗、通讯等高科技人才不足,结构相对单一,需要补充专业性强、有技能、有经验的志愿者,使民兵组织结构更趋合理。在民兵管理中,由于条块分割现象较为普遍,需要一种跨地区、跨行业的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将散落的人才管起来,将参加抗灾抢险、服务社会等活动统起来,使不同单位、不同体制、不同行业人员围绕国防动员工作履职尽责,确保步调一致、形成合力。

找准结合点,在高效融合中达到双赢。指挥机构整合。以人民武装动员办公室为主体,吸收团委、工会、高校、协会等机构人员参加,将包括志愿者在内的社会各类人力资源统一管起来。与共青团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志愿者协会、分社协议会、地区协议会、基层服务会等机构建立会商沟通等机制,积极探索“一个平台、多重任务”军地联合指挥模式。人力资源整合。对医疗、工程、通信、机械制造维修、信息网络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领域的志愿者,要加大吸纳力度,编入民兵预备役队伍;对数量多、专业性不强的志愿者,与志愿者协会共同统计、核对和储备;对因各种原因不便编入民兵预备役组织的高技术专业志愿者,采取合作、远程服务等创新形式为国防动员服务。教育引导整合。针对部分志愿者吃苦精神不强、不能持之以恒等现象,通过大力宣传志愿者无偿服务、助人为乐行动,强化其奉献精神;通过服务国防动员工作、编入民兵预备役组织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战斗精神教育,提高其吃苦耐劳、守纪服从意识,等等。开展活动整合。在国防动员机构指导下,以志愿者为载体,民兵预备役与志愿者队伍共同行动,通过公益活动普及国防教育,通过演训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法规政策整合。我国尚无全国志愿服务立法,在部分省市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中以及国防动员一系列法规政策中,均没有对志愿组织和个人在国防动员工作中的义务、关系等进行明确。为此,应在法规政策和条例中明确志愿者的国防义务、职责,规范各方的法律关系,确保志愿者开展服务有章可循、志愿者合法权益能得到有效保护,推动国防动员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民兵组织预备役民兵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的历史沿革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垦区集团化后民兵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梅州市梅江区高度重视民兵组织建设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巴民兵打死上百武装分子
“民兵”一词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