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部队患病官兵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014-01-11邓顺涛柳治国

政工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总数患病官兵

●邓顺涛 柳治国

对部队患病官兵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邓顺涛 柳治国

我部从组建初始就驻扎在三类艰苦地区,常年处于国防科研一线,曾被习主席称赞为“英雄的部队”。如此高的赞誉,是部队一代代官兵用青春、鲜血乃至生命奏出的壮丽凯歌。近些年来,在创造辉煌成绩的同时,患病官兵人数也有所增加,不但影响了战斗力提升,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安全稳定。针对这种情况,前段时间我们组织力量,采取翻阅资料、走访座谈等方式,对10年来患病官兵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进行了一些分析思考。

一、患病官兵特点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梳理分析后,我们发现患病官兵集中体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一)从患病群体上看,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调查的患病官兵中,军官占50.5%,士官占42.9%,义务兵占6.5%;35岁以下患病官兵共占总数的68.9%,其中患病军官占军官总数的49%,患病士官占士官总数的87.7%。

(二)从患病种类上看,慢性疾病易发多发。调查数据显示,官兵患强直性脊柱炎、肾炎、腰椎间盘突出、哮喘、高血压等治疗见效慢、易复发的慢性疾病占总数的66.1%;间歇性精神分裂、白血病、肾功能异常、肿瘤、肝硬化、视网膜病变等治疗终结难的大病占总数的14.7%;四肢、头部意外受损等突发性伤病占总数的19.2%。

(三)从患病原因上看,防范意识弱占多数。通过研究分析,把官兵患病的原因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把关不严,带病入伍”占总数的22.9%。当前征兵体检只涉及常规检查,有的属于家族遗传,具有一定潜伏期,比如强直性脊柱炎,在应征入伍体检时很难被发现;有的属于术后引发,具有一定隐蔽性,比如视力矫正手术恢复期短,容易在体检时蒙混过关。第二类:“压力较大,身心受损”占总数的24.5%。有的由于婚姻生活不顺,压力过大,致使精神失常;有的因为自然条件艰苦,理想与现实差距大,郁郁寡欢,导致病痛缠身。第三类:“粗疏大意,意外受伤”占总数的52.6%。有的盲目操作机械设备,上肢被截;有的登高作业不慎坠落,脏器受损。

二、患病官兵给部队安全稳定带来的影响

身心患病的官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安全稳定,甚至制约单位建设发展,主要存在“四难”:

(一)身心承受压力大,教育转化难。有的患病官兵特别是致残后,一定时间内难以接受,不能正确面对现实,思想心理包袱过重,对今后生活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不愿参加任何工作和活动;有的患病官兵家长、亲属难以承受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经常到部队找领导讲条件、要待遇,提出一些政策规定范围外的要求;有的官兵因心理不平衡,组织已给予照顾但还不时给部队添乱子、给领导找麻烦。

(二)情绪自控能力弱,安全管控难。有的年轻患病官兵怕被别人瞧不起,自我防范意识强,思想波动较大,情绪起伏不定,容易被外界因素激惹;有的官兵担心自己的病情不易恢复,产生暴躁急躁心理,与周围战友经常发生摩擦;有的官兵患心理疾病,病症表象隐蔽性强,不易被及时发现妥善稳控。

(三)病痛折磨时间长,治疗终结难。由于现行医疗体系不够畅通,医疗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官兵的疾病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小病变成了大病,短时间内难以治愈;有的苦于找不到配型脏器,无法进行移植手术,只能长时间靠药物控制病情;有的尽管已经进行了手术治疗,但怕病退脱离部队失去组织保障,个人不愿申请启动医学治疗鉴定程序。

(四)未知风险因素多,妥善化解难。有的官兵长期在外治病、休养和陪护,脱离组织管控,思想动态难掌握,管理教育跟不上,失管失控失教容易引发问题;有的官兵因患精神病在家接受治疗,由于病情治愈难、易反复,一旦监管不力,极易发生伤害他人或自残等问题。

三、对策措施

习主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这些重要指示都为做好患病官兵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好患病官兵的工作事关部队建设发展、事关部队安全稳定、事关强军目标实现,既需要有力领导,也需要政策给力,更需要真情解难,着力在“三不”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把住关口不松劲。官兵患病成因多样复杂,必须紧紧把住关键环节,严格抓好落实,做到严把“三关”:一是严把入伍体检关,及时修改完善入伍体检标准,加强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摸底调查。二是严把新兵复检关,复检不合格以及3个月内有严重问题不适宜服役的,要坚决予以退兵,防止小病酿成大病,甚至成为伤病残人员。三是严把选取体检关,选取士官要逐人建立体检档案,由司令部、后勤部门主管领导签字把关。每次体检都要将肿瘤、精神病、心理疾病等列入专项检查,并充分运用核磁共振、CT、彩超、心理测试软件等设施,加大技术筛查力度,最大限度消除隐患。在此基础上,加强安全常识教育,引导官兵自觉做到“时时想安全、处处讲安全、事事抓安全”,避免贪图省事、盲目蛮干引发问题。

(二)关爱暖心不放弃。各级领导和机关要过细做好“知官兵、知思想、知基层”工作,定期梳理分析患病官兵情况,完善帮教措施,指定责任人,做到“三真”:一是真心教,采取党员骨干经常谈、单位主官随机谈、上级领导适时谈等方式,掌握患病官兵的思想脉搏、病情底数、困难诉求,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政策、正确对待病情、正确对待得失。二是真心爱,端正对待患病官兵的根本态度,建立“一帮一”“二帮一”对子,适当给机会、交任务、压担子,做到感情上常交流、生活上常关心、工作上常帮助,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生活的阳光。三是真心帮,积极探索建立患大病官兵“基层——总院”就医“直通车”机制,减少申请、转诊等手续程序;开辟患病官兵外出就医“绿色通道”,必要时专车接送、专人陪护、专款补助,做到就医快、诊断快、治疗快,最大限度减轻官兵思想压力、就医压力、经济压力。

(三)依法办事不逾矩。患病官兵应该给予必要的照顾和关心,但不能一味迁就照顾,否则,就容易因思想状况难掌握、规章制度难落实、管理工作难到位等引发矛盾。因此,在患病官兵的管理上必须区分层次,做到“三个从严”:一是管理教育从严,对病情较轻和康复情况良好且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官兵,要与其他人员一视同仁,按时参加学习教育、集体活动,从事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消除这部分人员心理上的特殊观念,使他们自觉遵守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长期在外医治的官兵,要安排专人陪护,定期派人探望,并与所在医院建立共育共管机制,加强沟通联系,及时准确掌握情况,防止失管失控失教。二是落实责任从严,对患有精神病、肿瘤、白血病等重症且长期在家人陪护下休养的官兵,及时与其亲属沟通,协商签订管理教育措施办法,明确相关责任,切实把责任落实,确保不挂空挡、不做虚功。三是处理问题从严,身体患病官兵对涉及个人切身利益问题较为敏感,如若处理不好极易引发内部矛盾,进而影响部队风气建设。因此,在评功评奖、提职晋级、入党提干、费用报销、评残鉴定等事项上,要严格依据组织纪律、原则要求、办事程序和标准规定,真心实意帮助患病官兵解决问题,客观公正地做好工作,充分尊重和维护官兵个人权益。

【作者系空军某试验基地政治部主任、干事】

猜你喜欢

总数患病官兵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
当今孩子患病,可获哪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