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常性思想工作应着力克服的几个问题

2014-01-11廖建华

政工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经常性着力官兵

●廖建华

经常性思想工作应着力克服的几个问题

●廖建华

经常性思想工作既是基层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期,笔者对某部部分建制连队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感到各级普遍重视,并做了大量工作,成效也比较明显,但也存在工作思路单一、形式单调、方法不活以及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要进一步提高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各级应着力关注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能“一种思路”——必须着力改变“我说你听”的思维定势,树立端正科学的工作理念

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干部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姿态不够端正,习惯于高高在上,认为“我是官你是兵,说什么你都得听”;工作方法上不注重贯彻以人为本、疏导为先的原则,习惯于“指令压制式”的教育方法,不注重以情相疏、以理相导,影响了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实效。对此,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工作理念,确保工作实效。一要端正根本态度。经常性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靠真心去打动人、用诚心去引导人、用耐心去感化人。这就要求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主体在观念上必须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从内心里真正把官兵当亲人,尊重、理解、关爱他们;在行动上自觉放下架子,带着感情做工作,切实做到在官兵遇到困难时伸伸手、遭遇挫折时出出招、困惑迷惘时引引路。二要注重平等交流。着眼充分调动官兵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构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如,广泛采取诱导式、启发式、体验式、案例式等课堂教育方法,鼓励官兵表达看法、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政工网开通BBS、微博、建言献策等互动平台,让官兵以虚拟身份敞开心扉、倾诉心声,以键对键促进心贴心。三要注重寓教于乐。经常性思想工作不单是说教,说教也不仅限于课堂,必须注重赋予经常性思想工作鲜活的载体,在“愉人”中育人。如,通过举办军事体育运动会、球类联赛,广泛开展书法、DV、动漫展评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一方面为官兵相互交流增进情感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官兵搭建才艺展示的舞台,让官兵切身感到在军营有乐更有为。

二、不能“一个模式”——必须着力改变“课堂灌输”的单纯模式,积极探索官兵乐于接受的新型模式

新形势呼唤新思路,新特点需要新对策。当前一些单位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形式方法仍比较单一,偏重于课堂教学、集中教育,不乐意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工作,不善于将新的教育媒介与传统方式有效结合,不能很好地做到与官兵思想和兴趣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实效。为此,必须不断丰富载体抓手,创新形式方法,着力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时代感和亲和力。一要不断拓展传统载体功能。坚持见缝插针抓好随机教育,把思想工作做到训练、工作、生活一线;充分发挥黑板报、墙报、饭堂广播、DV、政工网、演唱组等“六小阵地”的功能作用,发动官兵将先进典型事迹拍成DV、把影评书评写进学习园地、把个人感悟发布在网上等,使大家在互亮观点中受到启发、接受教育。二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优势。要深入研究信息化对官兵思想、心理和沟通方式的影响,积极拓展现代信息传媒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的功能作用。如,可充分发挥军营网络建设日趋完善普及的优势,引导官兵利用网络来解答自己思想上的疑难困惑,使经常性思想工作更加经常、更加直接、更加有效。三要重视发挥心理服务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官兵心理问题逐步增多,而单纯依靠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难以有效解决官兵的心理问题。为此,必须正视官兵心理问题的存在,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要重视加强官兵的心理行为教育训练,不断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心理服务的软硬件设施,使官兵心中难以启齿的话能通过诉说得到解脱,遇到委屈的事能通过及时的劝解得到宽慰,缺乏理智的行为能通过合理的宣泄得到控制,确保官兵心理健康。

三、不能“一线平推”——必须着力解决“无的放矢”的突出问题,形成“发发上靶”的最佳状态

经常性思想工作有针对性才有实效性。当前,有的单位开展教育喜欢搞大场面,热衷于大呼隆,不善于区分层次开展教育;有的干部骨干对下属的了解仅限于一般的外在表现,而对性格特点、个人经历、认知能力等情况似知非知、若暗若明,致使解决思想问题往往是“概略瞄准”。对此,必须根据官兵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切实做到因时因地而异,因形因势利导,提高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一是在时机上要选择最佳。经常性思想工作是随时随地的,但要确保实效也需要选择最佳时机,才能收到最佳效果。为此,必须坚持经常、深入分析官兵思想状况,善于发现和捕捉官兵言行和思想的变化点,切实把握官兵思想产生、变化的规律,努力做到在第一时间里掌握第一手信息,作出快速反应。二是在对象上要区分层次。在做好普遍性教育的基础上,要区分层次和具体对象,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做到“对号入座”。如就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而言,思想觉悟较高的战士,只需提醒一下,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去努力改正,而思想觉悟较低、爱推卸责任的战士,则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甚至批评教育;对性格开朗的战士可以直言不讳,对性格内向孤僻的战士则要用启发、暗示等方式使其意识到错误而加以改正。三是在对策上要区分类别。实践表明,官兵的思想、心理和实际问题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官兵思想问题的症结,准确把握问题性质,找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突破口,而后灵活运用教育、疏导和帮困等方法,做到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四、不能“一己之力”——必须着力改变“单打独斗”的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当前,部分单位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仅靠政治干部唱“独角戏”、单凭少数人跳“光杆舞”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不少官兵也存在“经常性思想工作是领导和骨干的事,我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做”等认识偏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落实。对此,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重视凝聚多方力量,切实形成大家来做、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一要积极发动官兵参与。经常性思想工作没有广泛的群众性,就没有持久的实效性。要根据官兵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强的特点,鼓励和引导官兵积极登上经常性思想工作这个大舞台,积极开展互学、互帮、互助活动,大力营造“一人有困难、战友同帮助,一人有苦恼、大家齐分忧,一人有困惑、一起来疏导,一人要掉队、群众共帮带”的浓厚氛围。二要重视发挥组织作用。党委机关要加强对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指导帮扶,及时帮助解决个别人思想转化、官兵心理疏导等难点问题;严格落实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五项基本制度,加强对思想骨干队伍的帮带,重视发挥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两个群众性组织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三要注重联合外部力量。官兵有些现实思想问题虽然表现在部队,根源却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为此,经常性思想工作必须向部队“两个以外”延伸,善于整合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部队、社会、家庭共育的合力。如,每逢重大节日和官兵探亲休假等时机,通过给其家里和所属村委会居委会发一封慰问信、寄一张联系卡、打一个电话等方式,确保官兵的思想动态能及时掌握。

五、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着力改变“时紧时松”的工作状态,形成常态落实的工作机制

当前,少数基层干部骨干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不愿意耐心细致、不注重持之以恒,期待一两次谈心、几堂教育课就把部属的思想问题解决好;有的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上级强调时抓一抓,领导关注时动一动;还有的不注重与其他工作任务搞好结合融合,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等现象。为此,必须坚决破除“一锤定音”“一了百了”的思想,自觉做到越是费力大见效慢,越要凝神聚力不浮躁;越是任务重头绪多,越要狠抓落实不欠账;越是形势好荣誉多,越要头脑清醒不懈怠。一要跟踪抓。要建立经常性思想工作跟踪问效机制,尤其是对个别重点人员要建立思想档案,坚持跟踪问效,及时了解教育转化效果,为下一步确定工作方向、制定工作措施提供依据。二要反复抓。经常性思想工作既不可能“一抓就灵”,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当前大部分官兵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性格独立、思想活跃,另一方面思想又比较脆弱、反复性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决摒弃急于求成的思想,在对象、时间、效果上都要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确保教育对象的思想得到不断强化和巩固。三要持续抓。经常性思想工作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不能因工作忙,而把经常性思想工作置之一边,更不能因大项活动任务多、冲击大,而忽视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必须树立把经常性思想工作与其他工作一道去抓的观念,搞好结合渗透,确保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时期都能得到有效落实。

【作者系75106部队政治处主任】

猜你喜欢

经常性着力官兵
探讨笔夹夹着力的动态测量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关于扎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如何用经常性思想工作解决新问题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