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中国经济周刊》
2014-01-10宋雪莲
中国经济周刊 2014年1期
宋雪莲
品牌部常务副主任
“哦,是《中国新闻周刊》吧,我看过。”这是2005年我刚到《中国经济周刊》做记者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话,每一次我都告诉对方,“我们是《中国经济周刊》!”
当时,《中国经济周刊》知名度还不高,想要在激烈的报刊市场中突围,靠的是一帮年轻人不服输的劲头。
清晰地记得,每次采访,我们都要用精心准备的采访问题和与其他财经媒体迥异的报道角度打动采访对象。那时,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即便做不到新闻独家,也要做到角度独家,并且新闻当事人的各方代表都要采访到位,以避免可能的报道的偏颇。
创刊时的年轻编辑李秀江、宋梅、朱宇新是给我留下最深记忆的优秀编辑的代表,他们凭借自己超凡的学习能力带领记者探讨选题的角度,为记者精心布置选题,提供采访对象,甚至在重大新闻发生后,不管记者的稿件多晚到达,都会马上投入工作,为记者的稿件奉上点睛之笔。
那时还是主编的杨眉更是超级工作狂,记得我采写的松花江污染的稿件,因为要抢在当期上版,一些段落是大半夜我在新闻现场口述、杨总在北京编辑部边听边打字的状态下完成的。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采访对象愿意并且希望只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每逢杂志出版的日子,我们的新闻都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并一次次掀起全国媒体跟风《中国经济周刊》的新闻狂潮……
很幸运,我和周刊一起度过了“用脚写新闻”的成长的10年。下一个10年,我依然想说的是:“我们是《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