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车

2014-01-10

经营者·汽车消费报告 2013年9期
关键词:车辆发动机

答疑

Q:夏季停车,停在太阳下温度很高,车里很烫,

停在树荫里又会有好多树胶,应该怎么办?

A:第一肯定是尽量找这二者之外的选项,比如地库,或者房屋阴影。如果没有其他地方可停,我肯定选择避免停到树下,太阳下面虽然热,毕竟对车没什么伤害;而在树下落上树胶虫胶就不同了,一来难看,二来难清理,三来容易腐蚀漆面。一旦落上树胶,还是尽快洗车清理为妙,时间越久,越难清理,而且容易腐蚀漆面留下痕迹。清除顽固的树胶,使用沥青清洁剂或洗车泥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另外在夏天,树胶、雨水比较频繁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打蜡的次数是保护漆面的有效方式。

Q:车主手册上说1万公里换机油就成,4S店却说每5000公里的就该换机油机滤,我该听谁的?

A:车主手册是厂家根据车辆的技术标准,和以往车辆的使用情况,包括维修情况,出故障的情况总结、制订出来的,它的要求本身就考虑了一定的富余量。比如规定每10000公里做保养,一般情况下每11000公里做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10000公里的间隔已经考虑到车辆使用中比较有负荷比较低,运转条件比较好的,也有负荷比较高,运转条件比较差的。除非这段时间车辆负荷特别高或者使用条件特别差,才需要考虑适当缩短保养间隔。至于4S店的建议,或许有经营利益上的考量,大家也都容易理解。

Q:我有时候开着空调在车里等人,可朋友说这样很危险,会一氧化碳中毒,一不留神就挂了,吓得我只好在车旁边找地方蹲着。他说的这是真的吗?

A:这个说法很可能是来自美国。把车停在车库,空调打开,放一曲布鲁斯,就着威士忌吞下几片安眠药,然后就此睡去,等汽车尾气逐渐充满车库,人也就彻底挂掉了——这真是典型的美式死法,至少在那里,大多数车主都有自己的车库,狭小的空间能够被尾气在短时间充满。如果换做露天环境或者公共停车场,想要让尾气达到令人窒息的浓度,不用管子把排气管接到车内恐怕是难以办到的。当然了,虽然在室外开着空调等人不至于窒息,但是污染空气和增加积炭的后果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如果等待时间较长,还是找个凉快地方踏实呆着为好。

Q:关于汽车的FF、FR是什么意思?

A:FF和FR分别是“Front Engine, Front Drive”和“Front Engine, Rear Drive”的缩写,也就是“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和“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早期的汽车大部分都采用FR的布局,也就是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因为前轮已经要承担转向的作用,如果同时要起到驱动的作用,机械结构上比较复杂。今天一些除了卡车、大客车等商用车之外,一些跑车、性能取向的轿车或大功率的豪华车也保留了前置后驱的布局,因为这种布局在操控性和加速性上具有优势。而现在大部分的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前置前驱的FF布局,因为这种布局首先适应发动机横置,又取消了传动轴,有利于减少发动机和传动机构对车辆空间的占用,提高了空间利于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车辆的总重量,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Q:汽车配置表里的ESP是指什么功能,这个功能有必要吗?

A:ESP全称是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即电子稳定程序,它是由博世公司研发的一种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大众、奥迪等品牌都使用了ESP,而其他很多品牌的汽车也有类似的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只是各个厂家的叫法不同而已,比如本田叫VSA、丰田叫VSC,宝马叫DSC等等。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一种主动安全系统,它通过轮速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横摆角速度传感器等监控车身姿态,发动机输出,转向轮角度,刹车制动力等数据,一旦程序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发现车辆有姿态失控的倾向,系统会控制单个或是多个车轮进行制动、调整发动机输出,有的还会干预转向轮角度,通过这些来调整车身姿态,使汽车在变换车道或是过弯时能够更加平稳而安全。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能在一定条件下有效地避免车辆失控,是很值得选择的一项安全配置。

Q:汽车水箱里的防冻液是什么成分,能用清水代替吗?

A:防冻液的最主要成分是水和防冻剂,比如无氯化钙、乙二醇、甘油等等。它们使水的冰点降低,沸点升高,冬天不容易结冰,夏天不容易开锅。此外防冻液里还有很多其他添加剂,比如缓蚀剂防止水箱锈蚀,防垢剂避免结垢,消泡剂避免起泡等等。所以如果用水代替,那防冻液的防冻、防沸、防锈、防垢等等功能都无法实现,是有害无益的做法。即使缺少防冻液需要用水作为临时补充的话,也应该用纯净水、软水,并且及时更换合格的防冻液。

Q:儿童汽车安全座椅要从宝宝几岁开始用?

A:正确答案是0岁开始。没错,即使是新生儿,坐车的时候也不应该抱在怀里,而应该选用针对新生儿的可躺式或提篮式安全座椅。实际上,大人把孩子抱得再紧,在车辆撞击事故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面前都是徒劳。另外,孩子越早接触安全座椅,就越容易适应它。数据显示,安全座椅、增高垫等汽车使用的儿童专用安全装置可有效地将儿童受伤害的几率降低70%左右,伤亡的比例从11.5%减少至3.5%。但目前在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的配置率还不到0.1%。当然,这个数字正在逐渐增加,因为更多的家长逐渐意识到安全座椅的重要性。选择了安全座椅之后,正确地安装和积极地使用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孩子对安全座椅都会有适应的过程,耐心引导孩子,在安全的原则面前不妥协,是每一位负责任的家长应该做到的。

Q:自动挡汽车,D挡之外的3、2、1挡有什么用?

A:请您翻到随车手册的xxx页……说真的,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对说明书敬而远之呢?每每连翻都不翻就打入冷宫,而且还给人家扣上个晦涩难懂的帽子。虽然不排除个别说明书质量不高,但大部分还都是清晰可懂的。其实车也好,电器也好,说明书能帮我们解决使用中的很多问题——人家专业就是干这个的,放着专业的不去请教,自己瞎琢磨或者问朋友,这又何苦。这个问题,我就帮说明书做个预告:自动挡D挡之外的3、2、1挡,是人为限制变速箱能选择的挡位范围,以调节牵引力和发动机制动的效果,想知道相关细节的话,请查阅随车使用手册。

Q:为什么我一洗车就下雨,为什么?

A: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答。第一个角度:晴天和下雨是交替出现的。如果我们不论晴天或下雨,随机选择洗车的时间,那么洗车之后晴天或下雨的机会是均等的。但在生活中,我们一般不在下雨天去洗车,而选择晴天洗车,既然选择了晴天洗车,那洗完车下雨的可能就大大增加了。第二个角度是心理学的角度:如果我们洗完车后的几天没下雨,这和我们原本的预期一致,我们不会觉得运气好,很庆幸,也不会在意。而如果我们洗车后不久就下雨了,这和我们的预期不一致,我们会觉得倒霉,蒙受损失,难免和家人朋友抱怨几句,或者到说说、微博上发泄几句。这种事发生过几次,难免就会仰头高呼:天呐,为什么我一洗车就下雨。所以说即使洗完车下雨或不下雨的发生率是一半一半,由于我们心理关注程度的不同,洗完车就下雨的情况也会被突出出来。

Q:长途驾车出行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A:除了粮草盘缠、线路筹划等之外,围绕车辆也应做一系列检查和准备工作。首先是全车油液、灯光、电瓶的检查,可能的话把车升举起来检查一下底盘,看连接部位有没有松动,轴承减震有没有漏油,胶套有没有破损,如果快到保养里程了,可以在出发前先把保养做了。然后是轮胎的检查,看看有没有亏气,有没有破损,特别是平常难以看到的内侧胎壁,也要检查有没有伤口,还要提醒的是,备胎也要检查好。第三是随车工具,灭火器、三角警示牌等要清点好,如果路程比较艰苦,还可以考虑带应急补胎工具、拖车绳、搭火线等。第四别忘了清点随车的证件,行驶证,驾驶证,交强险证明,还有那个小绿本的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也应该随车携带。最后是根据要去的地方做相应准备,比如要去炎热的地区,就应该清理水箱散热片,检查空调制冷;要去寒冷地带,就要检查防冻液冰点;要去风沙比较大的地区,最好先做些打蜡的准备,预防漆面损伤。

Q:听说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麻烦、保养贵、寿命短,是这样吗?

A:早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确有一些特别的使用要求,比如停车不能立刻熄火,而且涡轮增压器的故障率较高,寿命偏短。现在的涡轮增压技术已经更加成熟,增压器的故障率降低,寿命得以延长,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使用上也与普通发动机没什么区别。至于保养费用,涡轮增压发动机一般使用的机油规格较高,造成保养费用的增加,但是考虑到涡轮增压带来的动力增加、节油、税费节省等好处,多付一点儿保养费用还是值得的。

Q:有一种说法是早晚加油比中午加油更划算,有根据吗?

A:根据就是汽油的热胀冷缩,加油机是以体积计量,冷的汽油密度大,加同样的升数,获得的汽油质量会多一些。当然还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加油站的储油罐一般埋在地下,早晨与中午的温差很有限,以及加油计量结构也会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有人曾经做过实验,温差15摄氏度的情况下,加50升汽油,出入大概在100克,也就是每加400元能省1元,请自行决定是否采取这一节约办法吧。

Q:等灯排队时,加塞儿的车总爱冲我下手,为什么,怎么办?

A:也许是因为你有一个慈悲的气场,也许是因为你的靓车魅力无限,但是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因为你与前车之间的距离比起其他车之间要大一些。其实开车遇到加塞儿,最重要还是保证安全——万一蹭上了,谁的责任不说,耽误的是自己的时间。然后是自己做好心理建设——别人加塞儿,估计是真有急事儿,这谁都难免不是?就算真是马路流氓,也有警察叔叔和报应管着嘛,保持好心态,其他就都好说了。另外,在保持安全的情况下避免加塞儿,除了保持适当的跟车距离,跟车的时候适当偏向车道右侧,让自己的车比前车更向右错开一点儿,可以有效避免右侧的加塞儿;反之,偏左跟车则可以避免左侧的加塞儿。

Q:网上的照片里或是录像里,总能看见各种牛人、牛车越野涉水的镜头,水或者泥浆正好在机器盖子下面一线,他们怎么知道水就那么深,而不会更深,难以通过呢?

A:越野不是玩命、碰运气,通过陌生积水、河流是要预先人工下车勘察的。要通过脚踩判断河床质地,通过身体高度参考确定会不会淹过进气口,寻找硬河床和水浅的地方过。经勘察判断过不去的,则要另找地方通过或者就不过了,开车进去试着过的明显是和自己过不去。拍照片或录像时,可能勘察已经完成了,另外如果你在网上找,涉水失误导致陷车甚至淹没的视频也是有的。

Q:我在开高速的时候总爱犯困,有什么好办法吗?

A: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休息站小憩一下,养好精神再上路。困意会严重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反应速度,抽烟、聊天、抽嘴巴等办法虽然能防止你睡过去,但判断力和反应速度的下降是没法弥补的。还有一个防止犯困的小窍门,别吃太饱,尤其是午饭,吃六分饱,对防止下午犯困特别有效,而且还有减肥的附加好处。

车祸

火车安全吗

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所以有人才想要建造安全性又高、速度又快的“铝制胶囊”列车了!

Editor:王剑/Design:郭梦康

虽然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近四年来每10亿公里的里程,汽车会导致276个人受伤,而火车的这个数字只有2.7个人。

但最近欧洲火车问题频出,简直比连环撞车的后果还吓人,无论缘起铁路老化、零部件丢失还是超速驾驶,都足以让我们重新思考:坐火车还安全吗?

是不是正因为如此,所以美国电动车品牌Tesla的老板艾伦·穆斯克(Elon Musk),着手要建造一个新玩意——Hyperloop——使洛杉矶到旧金山只要30分钟就可以实现位移,从纽约到北京也只要四个小时就可以往返一趟。关键是,这套城际交通系统除了更快,还会更安全。

比利时-毒气弥漫

2013年5月4日,比利时西北部城市根特附近,一列有13节车厢、载有化学物品的火车脱轨后起火,至少造成两人死亡14人受伤。由于起火后的化学物品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事发地周边500米内的3000余居民被疏散。这是继去年5月发生两起类似事件后的又一次化学物品泄漏。

法国-意外出轨

2013年7月12日,法国一列城际火车,由于一块重10公斤、被四个螺栓固定的铁道道岔部件缺失,造成火车出轨,导致6死10余受伤。这是自1988年造成55人死亡的列车事故后,巴黎里昂车站近年来发生的又一次严重事故。

西班牙-高速过弯

7月24日,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自治区首府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附近,一列火车用每小时190公里的车速过弯,而弯道限速为每小时80公里,另外,该弯道还是著名的事故多发地。所以,一场灾难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至少造成80名乘客的死亡。

瑞士-两车相撞

7月29日,瑞士西部沃州格朗日-马尔南地区,两列火车相撞,多人在事故中受伤。

汽车安全

顾远及近

长途自驾安全守则

Text:谷兆琳/Design:郭梦康

想要去很远的地方,

自驾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当我们在顾盼远方的同时,

也一定不要忘记“关怀”一下近在我们眼前的车辆。

在长途自驾前后,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是

非常必要的。而除了所需检查事项之外,

本文也总结了关乎长途自驾的种种注意事项和

安全事宜,希望能够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长途自驾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检查车况

注意是否有漏水、漏油的现象,查看机件、灯具、电瓶、轮胎气压都要正常。

加足燃油、机油和冷却液。

启动车辆后,检查仪表、充电是否显示正常,发动机和底盘有无异响,刹车、喇叭、转向灯、刹车灯、照明灯、雨刮器等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特别提醒:长途自驾前,一定要保证刹车、转向灯、刹车灯、电瓶、胎压以及三液(燃油、机油和冷却液)正常,否则任何一项出问题,都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准备一个小工具箱

即使在出发前已经去4S店做好了车辆检修工作,我们还是要带一些应急装备。除了车厂本身配置的备胎、换胎工具、三脚架外,车主还应准备好手电筒(光线要强)、连接线(两头带鳄嘴夹)、电工刀、电工胶布、拖车绳、灭火器等这些小工具用来应付点火系统出现故障。

建议带上车用充气泵,可以随时给轮胎补气以及清洁空气滤清器。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带上自助补胎工具,非常简单易操作。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可以自行补胎。

规划好路线

出行前一定要规划好路线,计划好要走哪些主干线,途中要经过哪些城市(选好休息的地方)。至于其他道路,可灵活对待,具体可依靠路牌和车载导航系统(智能手机亦可)。比如从北京到开封,走大广高速是比较不错的路线,至于怎样进入大广高速,车主可根据交通状况、便捷程度等情况灵活选择从南二环、南三环或南四环等进入。

需要指出的是,导航系统有时候不一定完全可靠,经常会出现实际道路与导航指示不符的情况。为稳妥起见,要牢记“路在嘴上”,多向当地人打探最新路况。

准备好应急食物

高热量食物巧克力是个不错的选择。充足的水也是必需的,特别是纯净水。不但人需要喝水,车子有的时候也需要。比如发动机冷却液缺乏,纯净水可以应急。长距离下坡刹车过热,可以使用纯净水降温等。

准备个小药箱

把退烧、头痛、腹痛、感冒药和自己常用的药品都准备好。

最好再有个急救包,预防意外伤害。

其他物品

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可以有效缓解旅途的寂寞和疲劳。

钱、身份证、驾驶证、行车证等这些东西就不必多说了,而且这些东西最好随身携带,不要放在车上,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内。

可以带上口香糖,不仅无聊时可以嚼一嚼,底盘油管有漏油时,它还是一个非常好的补漏剂。

汽车用品,如火花塞、机油、防冻液等。纸巾、创可贴、刀具、咖啡(或其他提神饮品)等。

最好不要一个人独挑大梁

为避免疲劳驾驶,司机最好有两个人。这样可以轮换驾驶,保证开车的人精力充沛,其他人可以休息,或查看地图、检查路线等。

利用定速巡航系统减轻操作强度

现在很多车型都配备有定速巡航系统,顾名思义,这套系统能够使车辆按照驾驶者理想的速度,自动保持车速行驶。当需要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车时,使用定速巡航系统,驾驶者就不用再去用脚踩油门踏板,减轻了疲劳,更容易集中精力进而增加安全系数,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车速变化,可以节省燃料。

主动定速巡航系统

主动式定速巡航控制,也叫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daptive Cruise Control,简称ACC),是一种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定速巡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工作原理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车辆前部的车距传感器,持续扫描车辆前方路况,同时轮速传感器采集车速信号。

当车辆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ACC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与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协调动作,对车轮适当制动,并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以使车辆与前方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

与此同时,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在控制车辆制动时,通常会将制动减速度限制在不影响舒适的程度,当需要更大的减速度时,ACC控制单元会发出声光信号通知驾驶者主动采取制动操作。当与前车之间大于安全距离时,ACC控制单元控制车辆按照设定的车速行驶,可以说非常智能和安全。下面我们就以沃尔沃的主动定速巡航系统为例,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这项功能。

沃尔沃ACC使用说明

1.在一定时速下按方向盘左侧“curise”键,巡航功能开启。

2.两个“?”按钮作用是调整与前车距离的远近。

3.“+”键是加速,“-”键是减速,单次按可按比例调整巡航速度,长按时可使车辆加/减速。

4.箭头圆圈是恢复巡航,用于短暂解除巡航后再次恢复。

5.踩刹车踏板则关闭巡航设置。

使用技巧

我们在试驾沃尔沃车型的时候,测试过沃尔沃的ACC系统,这套系统不仅操作简便直观,使用感受也很不错。一般大家都会在高速公路这种车辆较少的道路上使用,其实,我们可以把定速巡航当做是一种驾驶模式。以下我们介绍一些沃尔沃ACC系统的使用技巧。

1.在不需要急加油和急减速的情况下,可以完全使用定速巡航系统驾驶。

2.缓慢加减速,可采用连续按动“+”、“-”按钮实现,每按动一次,时速变化1km/h,加减速的力道非常柔和,乘坐者几乎没有感觉。

3.持续按住“-”按钮不放可以实现正常驾驶时的收油门效果,在离开高速公路驶入匝道时使用非常方便。当认为速度减到合适的时候松开“-”键,此时即可按照松开时的瞬时速度保持定速巡航。还可以在持续按压“-”键的同时使用制动,直到减到合适的速度时松开制动,然后松开“-”键,车子也将保持巡航(只要不低于30公里/小时)。

4.急加速时,也可以采用持续按住“+”按钮来实现,但是车辆加速的动作会比较僵硬,只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

长途驾驶后的车辆保养及检查事项

检查转向和刹车系统

当进行长距离的行驶后,受路面或当地气候条件等影响,往往会使方向拉杆和轴承上的防尘附件受到损伤,导致方向系统不灵活或自动回位不够好;另外,长途行驶对于刹车盘的损耗会比较明显,所以我们要对转向和刹车做检查。

检查发动机油路

远距离出行,各地加油站的油品质量参差不齐,如果遇到汽油品质的相关问题,比如汽油中胶质含量过多、标号不够等,就会造成加油后加速不良、油耗上升、尾气不合格等现象,很容易使三元催化器失效,因此遇到上述状况时,就要对油路、油箱和喷油器进行清洗。

检查全车油

由于发动机一直处于一种高转速的状态,这对机油、变速箱油、冷却液的损耗是非常大的,我们长途驾驶后最先检查的就是全车油液是否需要填补。

检查胎压与磨损

当我们长距离归来后,一定还要测定下轮胎的气压与磨损程度。如果某胎的胎压偏小,我们应该细心的留意一下是否轮胎有破损的地方,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修补还是换胎,如果自驾的距离过长或路况复杂最好做一次四轮定位。

猜你喜欢

车辆发动机
德国车辆来波兰加油
我是人体的“发动机”
车辆购置税法公布税率为10%
车辆
TWP100C涡喷发动机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中国航发携多款先进发动机亮相珠海航展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2016国际年度发动机大奖公布
揭开发动机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