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愿当西方“应声虫”
2014-01-10刘洪张月
刘洪+张月
普京:“我要绞死(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
萨科齐(大吃一惊):“绞死他?”
普京:“为什么不?美国人绞死了萨达姆·侯赛因。”
萨科齐:“但是,你想搞得像布什那样吗?”
普京:“呃,你这话有道理……”
2008年8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爆发战争,俄军大军直入,兵指第比利斯。据法国《新观察家》周刊披露,以上这一段谈话就发生在普京和紧急前往莫斯科调停的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之间。
谈话也显露出普京作为政治强人的霸气,按照他本人的话说,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不能扮演西方“应声虫”的角色。
出击格鲁吉亚
美俄龃龉,与普京有关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就是2008年8月8日。
这一天是北京奥运会盛装开幕的时刻,也是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短兵相接的时刻。
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自治州,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并与格鲁吉亚中央对抗。南奥塞梯一直得到俄罗斯的护持,但2008年8月8日,意图一统江山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下令格军突然攻入南奥塞梯。
南奥塞梯守军节节败退,这将俄罗斯脸面置于何处?三天后,俄军全面出动,在南奥塞梯大败格鲁吉亚军队之后,乘胜进入格鲁吉亚内地,前锋直指格首都第比利斯。
俄罗斯的行动,给了美国一记耳光。要知道,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是美国外交官的最爱,他曾在哈佛就读,政策也以亲美自居;而在格鲁吉亚的军队里,还有超过100名美国军事顾问。
在这个事件的全过程中,俄罗斯在前台放话的一直是梅德韦杰夫,但在很多人眼里,这应该是普京的决定。尽管之后普京“澄清”说,他和梅德韦杰夫在战争问题上没有矛盾,“动用武力的决定是责任非常重大的决定,因为只要战斗一开始就会开枪,就会有人员伤亡,在作出这样的决定之前要深思熟虑”。他补充说,在是否发动战争惩戒格鲁吉亚方面,他“想了三天”。
但不怕用兵,更敢于向美国盟友用兵,也体现了普京说不的胆量和魄力;而“三天思考”,则反映了普京的审慎和对局势的判断。
一切果然如普京所料,华盛顿对莫斯科出兵的举动大吃一惊。据披露,以美国副总统切尼为首的强硬派,一度要求猛力回击普京的举动,总统小布什也声称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是“错误的、令人难以接受”,但最终,美国上下都一致认为,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将是灾难性的。
美国没有出兵,调停任务落到了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的身上,萨科齐紧急飞赴莫斯科。这才有了文章开头法国《新观察家》周刊披露的一段萨科齐和普京当时的对话。
普京拿捏这场战争的尺度,也显现了他对地区格局的判断。格鲁吉亚虽追随美国,但毕竟是美国身边可有可无的小兄弟,美国不大可能因此与俄罗斯兵戎相见。而俄罗斯果断出击,遵循的也是美国在科索沃问题上攻打南联盟的相同路径:既然科索沃可以宣布独立,为什么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就不可以独立?
英国《卫报》评论俄罗斯出兵原因说:“普京一直等着这个机会来羞辱一个他痛恨的人,同时对企图加入北约的俄罗斯周边国家来个杀一儆百。”
硬汉也有悲情时
对于普京的强硬性格和政策,包括他时常对美国说不,世人有很多种解释。他的遗传因素、他的生长环境、他的克格勃特工生涯……但是更多的人相信,从当时的俄罗斯境况来看,普京有着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普京从叶利钦手里接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这是一个不仅经济和军事上羸弱,而且还仰赖西方接济的俄罗斯。普京自己也很清楚,他说:“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50% ……大概这是俄罗斯近二三百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二流国家,甚至沦为三流国家的危险。”
普利策奖得主戴维·E·霍夫曼说:“普京的硬汉形象是他早年间吸引俄罗斯民众的关键所在,在苏联解体后的10年里,俄罗斯遭遇了变幻莫测的局势并且受到羞辱,而普京成为一剂广受欢迎的解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渐衰,美国则步步紧逼,普京不服输的硬汉个性,以及对美国强权的挑战,得到了不甘于大国沉沦的俄罗斯人的强烈共鸣,增强了民众对普京的支持度。
这是一场国际政坛的激烈博弈,有看点,有笑料,而且注定会持续很多年。
美国《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评价,普京实在是太“高深莫测”——“即便在镇压国内反对派和民主的时候,普京也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即便在摧毁车臣持不同政见者的时候,普京仍在参加国际首脑会议时露出灿烂的笑容;即便在破坏美国对伊拉克及中东其他地区的政策时,普京仍能使布什总统着迷。”
但即便如此,再强硬再强健的人物,也终有人生的另一面。
夜间独自在空荡荡的场地上打球,在黑色拉布拉多犬“科尼”陪伴下游泳……这是在2012年的一部德国纪录片里揭示的普京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部名为《我,普京》的纪录片试图展示这位领导人更私人的一面,不是大摆硬汉姿态,而是竭力摆脱年龄的影响,让自己显得依然强健。片中的普京是一个“孤独,老去和惊人地讨人喜欢的人”。
德国《明镜》周刊上的一篇影评如此说:“普京往往扮演硬汉角色,但纪录片展示了始终需要扮演这一角色带来的虚弱和悲伤。”
影片中,普京与自己的保镖组队参加一场冰球比赛,中场休息时,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显得颇为疲惫。与之呼应的是,近两年普京身体状况出问题的新闻频频见于报端。他让许多俄罗斯姑娘羡慕的婚姻,也出人意料地以分手告终。
不久前,在莫斯科出席完他的柔道教练的葬礼后,普京拒绝了警卫和记者的跟随,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留给人们一个向西方说不者略显孤寂的背影……
(摘自《环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