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阅读行为调查
2014-01-10韩娟娟,李琳
韩娟娟,李琳
摘 要:本文以2013年在上海大学的调查为基础,重点考察了大学生的微阅读行为,并辅以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众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为寻求信息主动在各种零碎时间进行微阅读,主要目的为寻求咨询,最受欢迎的微阅读内容是新闻信息类,其次是娱乐类。受众对于微阅读的满意度超过七成,八成以上的受众会主动寻求利己信息。
关键词:微阅读;使用与满足;媒介系统依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39-02
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交网站的出现,改变了网络的生存化境,信息内容变得微观化、多样化、实效化,同时改变的还有人们的阅读方式。微阅读应运而生。信息化时代的人们需要接触和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迫使人们用一种新的方式来链接新信息。对微阅读的研究是有必要的,“微阅读把握住了 Web 2.0 时代的‘自由、开放、共享的文化主题,使得细微服务、细小存在、分散个体的文化传播登上了大雅之堂。[1]”对于微阅读的研究,剖析现代人的媒介使用习惯,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发挥最大的媒介效果。由于微阅读是伴随着各种移动终端盛行而流行起来的,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大多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也是各种新潮设备的使用者,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本文以大学生的微阅读的调研内容为分析文本,从受众的使用动机,阅读内容,媒介满意度等方面考察微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使用情况的媒介效果。
一、研究假设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基于需求主动使用传播媒体。本研究通过分析受众的使用动机与满足程度来来探讨受众的阅读行为。据此理论,受众持续选用并接触传播媒介内容的行为,事实上是具有功利性与选择性的。受众对大众媒介基于不同的使用动机、使用态度,而且从中获得的满足也有所不同。本文中的另一理论依据是“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个人媒介系统依赖。本研究主要采用媒介依赖理论微观的角度,试图理解受众对媒介的消费脉络及成因。个人媒介系统依赖关系指出,个人的行为是目标导向的,而媒介提供资源帮助人达成目标。
二、使用与满足以及媒介系统理论的整合及应用
使用与满足的假设是:受众使用媒介是具有目标导向的,其主要的目的是以媒介来满足社会或心理上的需求。受众使用行为是有意向的,且与本身的需求以及使用动机是有关联性的。这与个人媒介系统依赖理论相似,人们建构不同的媒介系统依赖关系,以满足目标背后的不同需求,受众对媒介的依赖也是目标导向的。两个理论都肯定了受众的主动性以及理性。
由此可知,微阅读的受众是具有目标导向的,也就是说,这么受众与其他媒介或活动相比较之后,认为微阅读与自身的需求相结合,主动去阅读。受众在阅读前的满足需求因素若与其他在阅读后所获得满足需求相符,即形成了受众的主要阅读动机,如此便会影响其阅读行为。首先要了解受眾是基于何种动机或目标来利用媒介系统,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是否获得满足以及所需要的咨询及目标。当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越高时,会越注意媒介上的内容,并对媒介产生较高的情感及认同感。如果能了解到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关系的要点,即可以据此来设计更加吸引受众的阅读内容,更有效的引导受众的阅读行为。
基于理论的整合,本研究假设:
假设一:微阅读的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行为及满足程度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存在。
假设二:微阅读的受众使用后满足程度赋予媒介讯息的注意力呈现显著正相关。
三、研究结果
1.样本总体构成分析
本次的调查对象为上海大学延长校区的大学生,总计47名。统计显示,在这47名学生中,男性为31名,占总数的66%,女性为16名,占总数的34%。在总数中选择网络阅读作为第一阅读形式的人数为36人,占总人数的76.6%。在调查中,会使用手机阅读的人数为66%。手机的作用远远超越了通讯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粘合度最高的媒体。被调查的同学中,网龄超过4年以上的占总人数的85.1%,表明大多数人都会而且经常使用网络,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较深,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他们对于随时入网的需求要比不经常使用网络的人要高。同时也符合大多数人选择网络阅读这一选项的现象。
2.微阅读行为的动机分析
微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形式,成功的利用了受众的零碎时间。27.7%的受众持续进行微阅读半年,23.4%的受众进行微阅读的状态在半年和一年之间,25.5%的保持微阅读的时间在一年至两年之间,保持微阅读行为两年以上的受众在23.4%。数据表明微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使用行为,一直在持续的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微阅读的行列,而且这种增长是平缓的。既然是“微”阅读,那么每次的阅读时间必然是短暂的,87.2%的受众的阅读时间在30分钟以内。 27.7%的受众会选择微阅读来打发等人、等车的时间,44.4%的受众临睡觉前也会再来10分钟的阅读时间,进行每一天的最后一次阅读。8.5%的受众在外出无法用电脑上网的时候,也会选择用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联网进行微阅读,保持信息更新的速度。23.4%的受众会因为需要获知最新消息选择微阅读。微阅读的受众是基于不同的自身需求,主动通过一些媒介获取自己所需的咨询信息,保持自己与社会与其他人的紧密联系的状态。不过总体上受众进行微阅读的时候对于外在环境要求不高,36.2%的人都没有留心环境的情况。这更表明受众进行微阅读是基于一种内在的需求,而不是情境需求。
3.微阅读内容分析
新闻消息类的信息是受众最为喜欢阅读的内容,占阅读内容中的比例为56%。其次是娱乐消遣类的信息,仅次于新闻信息类,占31.3%.。知识类信息排在第三位,占6.4%,专业知识类信息和文学类的信息分别占4.3%和2.1%(如图1所示)。受众对于零碎时间使用媒介的需求归根到底还是对于外界讯息的需求。
图1 大学生微阅读内容类型
图文结合的内容方式是受众最喜爱的方式。在被调查的受众中,59.6%的受众都选择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是自己最喜爱的内容方式。其次是文字类内容,占21.3%。图片类的内容也受到10.6%的受众喜欢,视频类的内容受到8.5%的受众喜欢。概因“微阅读”的时间较短,如上文分析大多是30分钟以下,视频的连续性差,视频类的内容会受到时间限制。
非线性的内容传播方式。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传者不再牢牢把握传播主体地位。传者与受传者之间的良性循环的互动已经现代传媒运动的时代特征。在受调查的受众中,87.2%的受众都会参与传播内容的制作。受众不仅是浏览者、观看者,而是参与者。分享功能也是网络化功能之一,61.7%的受众会通过网络链接等方式将内容传送给他人。受众在微阅读时也会与其他使用者进行互动,14.9%的受众会经常参与互动活动,比如回复微博,编辑评论,写微小说等。63.8%的受众偶尔会参与与其他使用者的互动。意味着78.7%的受众在微阅读时是参与了互动的。随着互动人群的扩大,话题的多样化,受众的互动已经从“焦点互动”拓展为环状的互动结构。人类社会是作为一个交流共同体而发展的[2],但随着传播科技日益的进步,人类的交流也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吉登斯所说,“时空分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形态的一个重要特质,即人类生活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束缚[3],在场与否已不成为社会互动展开的必要条件。
4.微阅读行为的满意度分析
受众的对于媒介使用效果是否满意,先分析受众使用媒介的的目的然后再对比受众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受众进行微阅读是基于自身的需求,40.4%的受众是因为需要获知最新的信息,21.3%的受众用微阅读来打发无聊的时间,17%的受众则希望通过短暂的阅读方式自己,娱乐一下,19.1%的受众希望能够获取一些新知识。83%的受众都是认可微阅读的使用效果,这种片断式的媒介使用也逐渐成为满足日常信息供应的,形成一种新的媒介使用体验(如图2所示)。
图2 大学生微阅读目的
在阅读过程中,是否主动寻求利己信息也是衡量一个受众是否对这种媒介具有依赖感和信任感的重要评标准。85.1%的微阅读的受众会在阅读时主动寻找利己的信息,比如个人爱好摄影,就积极的去寻找关于摄影的微博;想学韩语的受众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各種语言学习团体。
受众因自身对外在信息的需要进行微阅读,以满足自身的社会或心理需求。同时受众的微阅读行为也是理性的,为了自身的兴趣利益和使用动机,并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来。调查结果也表明当受众对媒介的的需求越大,对媒介的情感认同也就越高,同对媒介的关注度也就越多。在调查中,所显示受众进行微阅读的第一需要是新闻信息类消息,证伪了大众关于受众进行微阅读是为了娱乐的观点。正如李普曼所说,“他生活在一个既看不见、又不理解,还不能掌握的世界中”,他即指受众。媒介联系了“身外的世界”,建构了“脑海中的图景”。随着世界的更新加快,人的生活节奏也会越来越快,人们可能没有办法安静的坐下来获取媒介信息,而通过微阅读这种片断式的媒介使用方式来获取信息将成为一种常态。
参考文献:
[1] 白晓旭,李玉斌.促进大学生微阅读行为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2(7).
[2] 库利.人类本质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 Giddens Anthony,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u, Cambridge Polity,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