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G手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负面影响调查报告

2014-01-10孙一文

今传媒 2014年1期
关键词:负面影响媒介大学生

孙一文

摘 要:3G手机以其即时化、个性化、互动化、大众化等特点迅速占领高校大学生市场,其为大学生带来便捷性的同时,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本文主要从价值观、兴趣、情感这三个方面入手,以徐州九所高校大学生为例,进行详实细致的调查,研究3G手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关键词:3G手机 大学生 社会交往 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36-03

一、引 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通信技术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从单一的移动通信终端日渐向即时化、个性化、互动化、大众化的图文并茂、视音频结合的多功能媒介转变[1]。

3G手机以其小巧方便、易于携带、功能丰富等众多特性迅速吸引大学生群体,“拇指一族”成为校园独特的风景线。

3G手机为大学生带来便捷、娱乐等多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例如:3G手机辐射较强,长期使用容易危害大学生健康;部分不法分子通过彩信、手机报、邮件等方式传播黄色信息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上课、图书馆存在一大部分同学使用手机,极大影响学习效率。本文将主要从社会交往层面分析3G手机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常以社区、邻里为纽带,相处之道在于以和为贵,人际关系较为紧密,通常称为“熟人社会”。而手机逐渐兴起后,这种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愈发明显。人们开始以手机为媒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以价值观为纽带、以兴趣为纽带、以情感为纽带。笔者将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研究3G手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负面影响,进而结合调查数据,分析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结果

为了获得更加详实的资料、准确地了解3G手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负面影响,本文以徐州九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70份,有效回收率为94%。为了保证样本的科学性,我们在发放问卷时,特别注意样本性别、年级的比例,样本构成简况如图1、图2所示。

图1 样本的性别构成 图2 样本的年级分布

笔者发现,随机抽取的500名大学生中,每人都至少拥有一部手机,有的多达2、3部,从中不难看出手机普及范围之广。使用手机时长是衡量手机是否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较长,每天使用3~7小时超过半数,8小时以上者也占了小部分比重(如表1所示)。

以上调查结果证实手机确实存在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可能性,究竟会对大学生社会交往产生哪些负面影响?根据调查和数据整理,我们得出的结论如下:

表1 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长

1~3小时 3~5小时 5~7小时 8小时以上

23% 35% 28% 14%

1.3G手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是较为特殊的群体,处于脱离家长约束、较为自由的阶段,因而他们个性张扬,追求时尚。

在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的作用下,他们盲目购买、更换手机,走品牌路线,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不断追求潮流,以此来消除自身在群体中的孤独感与恐惧感。在“你会通过手机品牌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吗?”一题中,仅有35%的人选择“从不”,47%的人选择“偶尔”。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手机为较为高端的国外品牌,如苹果、三星、HTC等(如图3所示)。大学生群体大部分没有经济来源,依靠父母提供生活费,因而难以体会金钱的来之不易,长此以往,极易形成错误的消费观。

图3 大学生使用的手机品牌人数分布

笔者在小组访谈中发现,3G手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不仅在消费观方面,还会影响大学生的事物的判断。大学生以手机为媒介,通过短信、手机报、手机网络等方式,相同价值的信息得到不断的补充与强化,而相反的信息不断排斥,从而形成严重的分离、对抗,影响大学生对事物的整体判断。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手机中的信息会影响对事物的判断,认为不会影响判断的同学仅占32%。除此之外,刘博在《第三代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前瞻及对策思考》一文中提出:随身携带和无线高速互联的3G手机媒体,将越来越成为其文化渗透的全新介质。据报道,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利用手机这一新兴媒体,展开新一轮的文化干预,实现战争手段无法达到的战略目标[2]。

2.3G手机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手机因其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多媒体融合、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以几乎“病毒式”的方式占领了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站台旁、公车上、地铁上、教室、图书光等公共场所,时常可见低头使用手机的“拇指一族”。有学者认为,手机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掌上世界,手机媒体所体现出来的特征综合了其他媒体的优势,可以称之为“媒体之集大成者” [3]。3G手机以其强大的功能,吸引大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使用它。根据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常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以及浏览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大学生常用的手机功能

笔者在小组访谈中,邀请到7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互相交流大学期间的课余活動情况。在交流中发现,70后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较为丰富:定期舞会、各项体育运动、郊外远足、登山、读书等等,而90后大学生课余活动较少,甚至很多同学没有课余活动,大部分时间都被手机、电脑所取代。课余活动不仅仅在于培养自身兴趣,更多的是在发展兴趣的过程中,认识志趣相投的人,从而开拓眼界,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你是否觉得手机占用您的课余时间(多指用于拓展兴趣的时间)”一题中,45%的同学选择“有时会”,25%的同学选择“是”,也就是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手机占用了他们用于拓展兴趣的时间。3G手机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特别是自身兴趣这方面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但是有66%的大学生从未采取措施克服依赖手机的习惯。也就是大部分同学还未意识到手机的危害性或者即使意识到却没想过采取措施克服,小组访谈中一位同学坦言:“怎么能没有手机,我从来没想过不用手机,这简直无法想象。”这样的现象着实令人担忧。

3.3G手机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正如上文所提及,传统社会人们情感交流通常以邻里、社区为纽带,人们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来加深情感,而3G手机普及后,人们却更愿意利用手机进行交流,虽然手机交流更加快捷,但透过一层显示屏幕,千篇一律的文字,不够真实,不利于情感的表达,并且由于没有特定的语境,也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造成新的人际问题。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常用的联络方式中,仅有30%的同学选择面对面交流,剩余70%则选择通过手机应用与他人联络。同时在非必要情况下,52%的大学生选择不进行面对面交流(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常用的联络方式

手机网络应用 面对面 电话 短信

29% 30% 32% 9%

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1973年出版的《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提出“电视人”概念,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人,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4]。以此理论为原型,我们可以大胆提出“手机人”的概念:指伴随着手机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的情感呈现封闭、虚拟的状态,表现为喜欢通过手机方式与他人交流情感,而忽视面对面的交流。正如日前流行的游戏“手机叠叠乐”——朋友聚会时,全部人交出手机叠在一起,放置在一边不准使用,谁率先使用遭到既定处罚。其中不难发现人们对手机的某些排斥。3G手机对大学生情感的冲击不仅体现在交流方式上,更体现在日常行为习惯。通常,人们遇到新奇亦或是烦心事,会选择与身边人、朋友、家人进行分享或宣泄,在交流的过程中,当事人传播快乐亦或是情绪得到发泄,彼此关系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得到进一步的加深。而手机普及后,特别是3G手机的兴起,大大改变了人们宣泄的渠道。遇到新鲜事时,有41%的人经常用手机应用即时分享,在“当遇上烦心事,是否会通过手机去宣泄情绪”一题中,仅有11%的大学生选择“从不”(如表3所示)。

三、原因探析

1.手机有效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美国传播学者E·卡茨于1974 年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该理论主要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E·卡茨曾经谈道:“受众成员主动利用媒介内容,而不是被动接受媒介的控制,因此,它所假设的并不是媒介与效果之间的直接关系,而是推定受众成员能够利用信息,他们对信息的利用也会影响到媒介效果。[5]”显而易见,E·卡茨认为受众通过获取信息来满足自身需求。

以该理论作为支撑,我们可以发现手机正是因其强大的功能,从而使得大学生长时间使用时机,进而对社会交往产生负面影响。根据笔者自己用户体验与小组访谈交流,我们发现手机本身及其功能基本能满足大学生需求。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层次从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情感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调查中我们详细统计大学生生活费等状况,基本可以肯定大学生一般能保证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这两个最基本的需求。而其余三个需求,手机的短信和电话等功能基本可以维系大学生正常的社交圈,特别是可视电话等功能的发明,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加便捷;而手机QQ、手机人人、微信等软件可以帮助大学生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微博的兴起更是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大学生很容易通过关键词、热门话题、搜索名人等方式找到自己关心的信息从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另外,手机游戏、手机电视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娱乐需求;手机邮件、手机办公等软件的推出,对大学生利用手机学习也提供了便捷性。不仅如此,淘宝、支付宝、银行、铁道部等推出的手机服务,可以有效解决人们对部分生活的需求。综上所述,3G手机的功能基本等同一部小型电脑,又因其便携性,可以从学习、生活、娱乐、工作等方面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大学生沉溺于手机功能及其本身,而忽视与身边人的正常社会交往。

2.手机是获取社会资本的有效通道。在布尔迪厄那里,社会资本就是一种社会网络,是个人或团体“有意识的投资策略”的产品。他关注的是个人通过参与团体活动不断增加的收益以及为了创造这种资源而对社会能力的精心建构,并认为,特定行动者占有的社会资本的数量,依赖于和他有联系的每个人以及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经济的、文化的、象征的)资本数量的多少[6]。

如今,社会资本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能够融入社会的重要依据。大学生是主要获取理论知识却又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急于获取最大化的社会资本,以更好地迈入社会。适逢处于社会巨变时期,世界处于一个“地球村”,信息、思想、文化处于不断交流、碰撞、融合的阶段,传统的人际交流、群体交流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学生对社会资本的需求,他们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3G手机的出现恰巧满足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微博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刷微博”成为当今较为流行的方式。微博将字数限定在140字之内,信息精简,花费较短的时间就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倘若对于信息有兴趣,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私信、评论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无形中扩大自己的交友圈,更容易发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后续关注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信息内容,社会资本就在这样一个个“碎片式”积累中不断扩大。这样获取社会资本的方式极为便捷,但也显现出它的弊端——封闭式交往。人们运用3G手机的同时,反过来被3G手机所操纵,手机信息引导大学生如何获取社会资本,大学生一味运用3G手机,却忽视正常的社会交往,因而在这样的过程给大学生心里套上两层枷锁:一是交往焦虑。这种焦虑包含着对人际交往的心理期待,同时也包含着对交往的恐惧与厌烦;二是信息恐惧。保罗·莱文森有一种见解,即一切生命都依赖信息而繁荣,缺少信息,脱离接触社会造成的误解往往比接触过多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7]。即使手机对大学生造成这样的心里枷锁,但是由于其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还是会在一些社交场合不自觉的拿出手机翻看信息,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3.手机能够实现大学生“移情”心理需要。心理学将大学生时期称为青年学生的“第二心理断乳期”,笔者在前文也多次提到大学时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那么究竟特殊在何处?第一,大学生刚迈入大学校门,脱离初、高中阶段长期的升学压力,同时大部分同学远离家长的管教,较为民主与自由的环境与封闭和高压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部分大学生有时间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行为上表现为过度娱乐。第二,由于长期以来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教育方式认识不清,对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人生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与定位,从而导致学业的荒废。同时由于 “拼爹”、“啃老”思想的流行,大学生容易陷入悲观情绪,持“学习无用论”的看法。第三,大学生通常远离父母、亲友,在面对挫折、失败等消极因素时,自我排解的方式并不多。正是上述三个因素,构成大学这个特殊的时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移情心理,转移自己的关注目标,寄情于其他事物,而手机这样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家伙”成为大部分人的寄情目标。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大学生可以找寻亲友倾诉苦楚;通过游戏等方式大学生可以宣泄情绪;通过发表观点的方式大学生可以展示自身,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认可。保罗·莱文森在“补偿性媒介”理论中指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媒介的进化是人的选择的结果,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的媒介被保留了下来[8]。手机使以前一切媒介的非移动性得到了补偿,人们从心理、行为上越来越依赖高智能化的3G手机,渐渐产生依赖,出门携带手机日渐成為一种习惯,潜移默化的改编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交往模式。

四、启 示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与上文的阐述,3G手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不言而喻。虽然目前的负面影响表现不是很明显,但大部分同学并未意识到存在的危害性。因此,需要学校方面做出适当的引导,多开展丰富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正常的社会交往。同时社会多方也要营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吸引大学生多“走出去”,从而减缓3G手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魏丽宏.关于我国手机媒体研究的文献综述[J].新闻与传播,2011(6).

[2] 刘博.第三代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前瞻及对策思考[J].网络财,2010(10).

[3] 陈勇.手机媒体呼之欲出掌上世界无线风光[J].每日新报.2006(8).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 庾月娥,杨元龙.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上聊天的体现[J].当代传播,2007.

[6] 靖鸣,刘锐.手机人际传播的动机分析——“手机传播的人际动机、心理与社会学解构”之一[J].新闻知识,2008(6).

[7] 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3).

[8]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负面影响媒介大学生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书,最优雅的媒介
大学生之歌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当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
“微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