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1-10巩远方
巩远方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河南南阳 473000
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兴临床诊断技术被逐渐应用到临床中,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被临床医师及患者普遍接受[1]。核磁共振的物理原理主要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的自旋能级被外磁场作用下发生塞曼分裂,并且共振吸收某一恒定频率辐射的物理现象[2]。从物理光谱学上看,核磁共振波具有专门的核磁共振波谱,当共振频率达到相应射频波段时,由核在塞曼能级上进行自旋跃迁。核磁共振技术是在1973年从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领域引入至医学领域,自引入此种技术开始,在临床诊断疾病上就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核磁共振成像可直接呈现3D 立体层级图像,有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三条轴线。因其自身所具有的性质,相比较影像学CT 断层成像技术,优势显著。除图像更为清晰、不会产生CT 伪像外,对人体无辐射作用。传统CT 技术或进行增强扫描时,需注射造影剂,而核磁共振技术成像无需注射,对人体伤害相对更小。如今,核磁共振技术发展迅速,经多年临床有关人士研究发现,此种技术对于诊断原发性肝癌、腰椎间盘突出、脊髓空洞、脊髓积水、脑部内外血肿、脑部肿瘤、颅内动脉瘤、椎管内肿瘤及动脉、静脉血管形态畸变、脑部缺血等疾病及症状具有很显著的效果。其中椎管肿瘤作为一类较为易发的肿瘤疾病,于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目前已较为普遍,成为必不可少的检查诊断方法[3]。本文就核磁共振技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探讨,选自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患有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均于手术前进行临床核磁共振检查,于术中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对于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患有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其中男44例,女21例,年龄均在18~68 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37 岁左右,患者临床首发症状为肢体麻木的有46例,占总患者数的70.77%,根痛的有22例,占总患者数的30.85%,肌肉萎缩的有14例,占总患者数的33.85%,运动障碍的有21例,占总患者数的32.31%,呼吸困难的有6例,占总患者数的9.23%。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及临床手术病理检查。
1.2 检查方法
本组65例患者于术前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具体使用飞利浦厂家生产,型号1.5T 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器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全方位扫描,常规采取T1WI、T2WI、STIR 及矢状、横断、冠状面等扫描方法进行扫描,发现病灶区域后,采用Gd-DTPA 增强扫描方法进行扫描,具体使用造影剂剂量由临床影像学医师根据其患者情况而定。扫描重点在于椎管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全方位扫描后经多位临床专家会诊确定肿瘤的定位及定性。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时取活体制作病理切片送检。由病理检查对核磁共振检查的确诊及误诊概率进行综合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本次研究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患者本次研究实验数据以P<0.05 作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共65例患者全部经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具体肿瘤类型及比例如下表1 所示。
表1 本组患者诊断肿瘤类型及比例
根据上表中数据所示,65例患者中诊断出血管母细胞瘤2例、星型细胞瘤15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2例、脊膜瘤12例、室管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脂肪瘤5例;于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血管母细胞瘤2例、星型细胞瘤15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2例、脊膜瘤12例、室管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脂肪瘤5例,发现两种检查方法检查出患有的肿瘤类型完全符合,符合率达到100%。
3 讨论
椎管肿瘤在临床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占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按照椎管肿瘤的发生部位,于临床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即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外肿瘤以及髓内硬膜内肿瘤。髓内肿瘤常见有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约占椎管肿瘤的15%左右[4]。多发生于20~50 岁,以疼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逐渐出现肿瘤节段以下的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表现为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和截瘫,肌张力和腱反射异常。髓外硬膜内肿瘤占椎管肿瘤60%,常见有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脊膜瘤等。多发生于20~60 岁,病程较长,典型症状为神经根疼痛,以后出现肢体麻木、酸胀感或感觉减退。随着症状的进展可出现瘫痪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髓外硬膜外肿瘤占椎管肿瘤25%,多数是转移瘤、淋巴瘤。多见于老年人,病程进展较快,疼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很快出现严重的脊髓压迫症。淋巴瘤常累及胸腰椎,主要表现为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症状,以局部疼痛最为多见,逐渐出现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5]。椎管肿瘤是一类具有特殊性的疾病,其早期症状轻,体征不典型,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疼痛,四肢肌力减弱,甚至肌肉萎缩,大小便失禁等,一般很难发现或者诊断[6]。临床上传统应用CT 或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诊断的效果略见一斑,目前新兴起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肿瘤诊断效果较为明显,并逐渐广泛的应用到临床。脊柱疾病由于其位置较为特殊,一般影像学设备伪像较多,并不可避免,然而此种诊断方法的介入解决了这个难题,使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有了相当重要的突破性进展。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患有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其中男44例,女21例,年龄均在18~68 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37 岁左右,根据本次研究所记录数据显示,本组患者手术前经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的检查结果相对来说诊断准确性较高。本次研究所有65例患者全部无意外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脊膜瘤12例(占18.46%),转移瘤12例(占18.46%),星形细胞瘤15例(占27.08%),神经鞘瘤3例(占4.62%),室管膜瘤9例(占13.85%),神经纤维瘤7例(占10.77%),脂肪瘤5例(占7.69%),血管母细胞肿瘤2例(占3.08%)。总结上述65例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椎管肿瘤在临床核磁共振成像上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本次研究中15例患者发现患有星形细胞瘤,其病灶脊髓部位有较为明显的变宽现象,呈现梭形,并可牵连附近3~4 个脊髓节段,此类肿瘤扫描多以T1WI 为低信号,以T2WI 为高信号,其中一部分肿瘤可伴有脊髓空洞表现,若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检查,可发现不均匀的结节状肿瘤信号,特点较为明显;除星形细胞瘤外,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髓内血管母细胞瘤也都相应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核磁共振检查特点,本次研究中有3例患有神经鞘瘤患者,其核磁共振成像有肿块样阴影,位置多在脊髓背侧,病灶边缘多圆润,界限较为明显,其病灶位置核磁共振扫描信号T1WI多为低信号或较低信号,T2WI 多为高信号;本次研究中发现有7例患者检查除患有神经纤维瘤,在此将其与神经鞘瘤相区别,具体区别在于神经纤维瘤属多发肿瘤,并且病灶的细致位置与神经鞘瘤有所不同;本次研究中发现有12例患者患有脊膜瘤,其核磁共振成像有明显位置性,多于胸髓部或颈髓部位后外侧,呈圆形的肿块影像,边缘较为清晰,一般与硬膜相邻,扫描信号T1WI 多为较低信号或低信号,T2WI 也多为较低信号或低信号;相比于以上几种肿瘤中核磁共振扫描T2WI 多为低信号或较低信号,血管母细胞瘤的信号表现有所不同,T1W2 为混杂高等信号,于增强扫描发现肿瘤有较为明显的结节状,在病灶周围脊髓有变宽现象,并于细胞瘤周围具有较为复杂血管流空的低信号,核磁共振成像相比较之前几种肿瘤有明显区别。根据笔者以上分析可知,核磁共振技术对于椎管肿瘤的诊断有很高的灵敏性,具体对于病灶的诊断多可通过扫描信号T1WI 与T2WI 进行,综上所述,核磁共振对于椎管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而且操作也比较简单,在临床具有广泛推广使用的价值。
[1]杨晓.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7):107.
[2]梁晋社.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4):107-108.
[3]王晓民,李明,郑艳明,等.垂体腺瘤核磁共振信号与质地之间关系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1,10:102.
[4]黄广全.核磁共振对42例椎管肿瘤诊断分析的临床价值[J].大家健康,2012,6(11):43-44.
[5]陈植荣.59例椎管内肿瘤的核磁共振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86-88.
[6]戴晓华,林明侠.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2):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