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2014-01-09钟丁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终末期内瘘动静脉

钟丁丽

成都铁路分局医院资阳分院,四川资阳 641300

目前,对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案,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主要的替代疗法。血管通路问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关键所在,要建立永久性的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其常用方法,此方法具有血流量大、不受活动限制等优点,且操作简单,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很易引起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等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内瘘的使用寿命[1]。有关研究显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笔者近年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内瘘选用血管均为手腕部静脉及桡动脉,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1~75岁,平均(51.35±7.42)岁;病程3 个月~12年,平均(5.15±1.36)年;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7例,原发性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2~76岁,平均(51.51±7.54)岁;病程3 个月~12年,平均(5.18±1.37)年;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8例,原发性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7例。全部患者预计血透时间均在3 个月以上,每次透析4 h,2~3 次/周。本研究均排除伴有其它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它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相关基础护理,观察组根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内瘘并发症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血栓形成护理:由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血管弹性较差,血液黏稠度较高,尤其是伴有糖尿病患者,行内瘘术后很易形成血栓或吻合口狭窄。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这一特点,严密观察内瘘使用情况,遵医嘱给予抗凝及调节血管弹性药物,在进行穿刺时,要检查穿刺针头的锋利程度,应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定时听诊,一旦发现有血栓形成,立即报告主治医师,以采取相应措施。②出血护理:内瘘术后,静脉血压升高,加之透析过程中抗凝药物的使用,若操作不当,很易引起局部出血。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时,其穿刺点要距离吻合口2 cm以上,穿刺血管选择以震颤感较强的血管为宜,两次穿刺点应避开瘢痕处,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应保持10 cm 以上,每次穿刺点应与上次穿刺点保持在1 cm 以上,千万不要定点穿刺。每次透析结束后,采用标准的压迫止血法止血。③感染护理:由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此类患者往往伴有营养缺乏、贫血等症状,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内瘘术后,由于上述原因很易发生感染。因此,在内瘘术后应加强对吻合口的护理,术后当天指导患者不要接触水,以防止污染伤口,按时更换药物。在穿刺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穿刺,穿刺点尽量避开皮肤破损处,以防止合并感染。若发现有感染迹象患者,立即报告医师,给予抗生素及相应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栓形成、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血栓形成、出血及感染的发生率为2.63%、2.63%和5.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9%、7.89%和10.5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情况[n(%)]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而延长患者生命的一种替代疗法,是挽救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终末期肾病患者不仅包括原发性肾病而致的尿毒症,同时也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的肾功能衰竭。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的增多,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动静脉内瘘术是将手腕部位的动脉与邻近静脉进行缝合,吻合后动-静脉形成一个内瘘,静脉中流着动脉血液,此方法具有血流量大、不受活动限制等优点,动静脉内瘘术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动静脉内瘘术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很易发生血栓形成、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诸多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固然重要,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也不容忽视[3]。我国学者李红等[4]观察了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提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血透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刘建英[5]观察了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给予强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笔者近年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血栓形成护理、出血护理、感染护理等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血栓形成、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内瘘的使用寿命,减轻了患者痛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栓形成、出血及感染的发生率为2.63%、2.63%和5.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9%、7.89%和10.5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笔者认为,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穿刺时,技术一定要规范,手法一定要熟练,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以减少内瘘并发症,同时要注意避免过早使用内瘘,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时间要在20 min 以上,以免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1]侯卫洪,陈翠杰,袁士仿,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原因探讨及护理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122-123.

[2]唐銮玲,卢喜娥,周顺妹.护理指导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中的作用[J].中国血液净化杂志,2010,9(5):283.

[3]冯玉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40例围术期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25-26.

[4]李红,何梅,谭君.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7-1138.

[5]刘建英.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3(1):125-126.

猜你喜欢

终末期内瘘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分析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