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
2014-01-09罗宏
罗 宏
永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大理 6726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急性冠脉综合症为主的冠心病疾病种类病发率和致死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并且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年龄呈现下降趋势。尽早诊断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高敏C 反应蛋白及肌钙蛋白水平检测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诊疗的价值,文章选取2012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50例和健康人25 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2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50例和健康人25 名。根据患者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将50例患者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梗两组,分别简称为UA 组、AMI 组。UA 组患者共27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40~75岁,平均年龄52.5岁。AMI 组患者共有2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是42~78岁,平均年龄54.5岁。将健康人25例设为正常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是41~74岁;没有心脏病、糖尿病、肾病以及肝病等病史。
1.2 方法
采集75例实验对象静脉血,并且立即进行血清分离操作,然后逐一进行高敏C 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血清水平检测。
1.2.1 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检测 本次试验中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检测选用设备为BN100 特种蛋白仪(德国进口),检测方法选用ITA 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过程中所需试剂全部采用设备配套试剂。
1.2.2 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检测 本次试验中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检测试剂盒选用标准心肌肌钙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选用ELISA法进行定量检测。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0.0 软件进行χ2统计学检验,α=0.05 为检验水准,P<0.05 说明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正常组、AMI 组(急性心梗组)以及UA 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三组血清中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UA 组与正常组血清中肌钙蛋白含量水平差异不明显,AMI 组血清中肌钙蛋白含量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含量水平,两组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果见表1。
表1 正常组、AMI 组以及UA 组高敏C 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水平比较
3 讨论
目前我国冠心病病发率和致死率迅速上升,作为冠心病疾病种类中的急诊,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迅速、准确诊疗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很大影响。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临床中又根据患者病情危险度对急性冠脉综合症进行层次划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急性冠脉综合症进行类型的划分。本次试验中,将5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梗患者两大类型。
根据相关医学研究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必定有炎症伴随,并且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变化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症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因受到细胞因子刺激而发生异常,这些细胞因子就是由局部炎症组织形成、释放出的;同时斑块也会因炎症释放的细胞因子对细胞基质合成的损伤而破裂[1]。另有医学研究结果证明,高敏反应蛋白能够特异性结合死亡或者损伤细胞、修饰过的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2],结合后能够活化补体,所以急性心梗和动脉粥样斑块中都会出现高敏反应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心脏生化指标,处于心肌纤维蛋白中,属于心肌收缩调节蛋白种类之一,对心肌损伤具有很强的灵敏度和特异性[3]。当心肌细胞膜没有破裂时,心肌肌钙蛋白不能够穿过膜进入血液循环中[4],因而健康人血清中肌钙蛋白水平非常低,而心肌梗塞患者(含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细胞膜受到损伤[5],与LDH、CK-MB 相比,心肌肌钙蛋白在病变早期即进入血液中,所以心肌肌钙蛋白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有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肌损伤中能够长时间存在。所以可以说,心肌肌钙蛋白血清水平是心肌梗塞等心肌损伤疾病的最佳早期诊断指标。
本次试验中,正常组、AMI 组以及UA 组三组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差异显著;UA 组与正常组血清中肌钙蛋白含量水平差异不明显,AMI 组血清中肌钙蛋白含量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含量水平。实验结果与以上各种医院研究理论结果相符合。实验结果同时也证明了肌钙蛋白血清水平检测对于急性心梗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综合高敏C 反应蛋白血清水平检测,能够有效促进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两种临床症状相似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分型诊断。
[1]颜京瑞.肌钙蛋白、高敏C 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2,29(1):8-9.
[2]王临光,王海波,付强,等.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中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J].河北医学,2011,12(1):1-3.
[3]何真,郑远明,张晓东,等.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高敏C 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J].华西医学,2011,19(2):264.
[4]杨敬,华琦,徐东,等.高敏C 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0(4):556-559.
[5]龚瑞莹,刘明,庞永诚,等.急性冠脉综合症中三种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分析[J].云南医药,2010,13(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