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120例临床观察
2014-01-09钟素华韦继流陆丽梅
钟素华 韦继流 陆丽梅
1.鹿寨县中医医院内科,广西柳州 545600;2.鹿寨县中医医院针推科,广西柳州 545600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患侧肢体的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较为常见的表现,出现在脊髓休克期之后。患者肌张力明显上升,肢体僵硬,将对其日后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且随着其痉挛状态时间的延长,康复难度将不断增大[3]。早期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以缓解患者的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本研究采用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 疗法对偏瘫痉挛状态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针推科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在取得患者或者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性有35例,女性患者有25例,患者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为(59.12±6.96)岁,脑卒中病程0.5~6 个月,平均病程为(2.24±1.57)个月,改良Ashworth 分级1~4 级,平均改良Ashworth 分级为(2.84±1.31)级;对照组中,男性有38例,女性患者有22例,患者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为(59.85±5.13)岁,脑卒中病程0.5~6 个月,平均病程为(2.19±1.81)个月,改良Ashworth 分级1~4 级,平均改良Ashworth 分级为(2.79±1.27)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上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脑卒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头颅CT 扫描或者磁共振检查,确定诊断为出血性脑卒中或者缺血性脑卒中。同时排除脑卒中病程在半个月内以及超过半年的、发生多次脑卒中(≥3 次)、生命体征不稳定,不能接受康复训练的以及弛缓性瘫痪的患者。
1.3 治疗方案
1.3.1 观察组的治疗方案 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结合Bobath 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上肢的针灸选穴为:天井穴、清冷渊穴、肩贞穴、臑俞穴、天宗穴、曲池穴、手三里穴。下肢的针灸选穴为:承扶穴、殷门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条口穴、阳陵泉穴以及外踝后缘上3 寸处。在进行针刺治疗时,患者取健侧卧位,穴位定位完毕后,局部皮肤采用碘伏消毒液消毒,通过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以指切进针法进针,进针到肌肉层为止,不可过深或过浅。在穴位肌层进行提插,同时询问患者感觉,针刺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每次行针持续时间为1 min,每15 min 行针1 次,每次治疗持续约40 min,每天治疗1 次,1 个月为1 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同时,在针刺治疗后,给予行Bobath 疗法治疗。患者以良肢位摆放,通过Bobath 运动疗法改善患者上下肢各个关节的活动度。对于肌张力增高的肌群,采用针对性的降张力手法进行治疗。同时注意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运动训练,并加强对患者康复训练的督促,保证Bobath 疗法的临床疗效。
1.3.2 对照组的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Bobath 疗法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 次,每次训练时间为半个小时,训练1 个月为1个疗程,经过2 个疗程的训练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改良Ashworth 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痉挛状态的变化程度进行评价,具体为,经过治疗后,改良Ashworth 分级比治疗前下降超过2 级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改良Ashworth 分级比治疗前下降2 级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改良Ashworth 分级比治疗前下降1 级为改善;经过治疗后,改良Ashworth 分级比治疗前没有明显下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改善率三者之和。同时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6]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对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数据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验证,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痉挛状态变化情况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的有19例,占31.67%,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效的有11例,占18.33%,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痉挛状态的变化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为(8.41±4.58)分,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为(14.79±5.24)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变化情况对比(分)
3 讨论
偏瘫痉挛状态是脑卒中疾病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由于患侧肢体痉挛僵直状态,不能运动,对其生活质量构成严重不良影响。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增高的机制主要是脑卒中的早期,上运动神经元出现损伤,而脊髓处于休克期,这时患者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的弛缓性瘫。当脊髓渡过休克期后,而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和控制功能未能恢复,肌梭维持持续的兴奋而产生肌肉长时间的痉挛状态[7]。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变化,临床上越来越重视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早期的康复功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脑卒中后的偏瘫痉挛状态是康复治疗的关键[8]。
Bobath 疗法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通过对肢体各肌群痉挛状态和异常反射的抑制,达到缓解偏瘫痉挛状态的目的。Bobath 疗法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采用各种手法作用于相应的肌肉、皮肤、肌腱的神经感受器上,由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再由大脑皮层发出神经运动信号传回支配相应的肌肉,从而达到缓解偏瘫痉挛状态的目的[9]。本研究两组患者均接受了Bobath 疗法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Bobath 疗法治疗,取得了63.33%的总有效率,且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说明Bobath 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状态有一定疗效,刘晓林等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10]。
脑卒中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中风”范畴,祖国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针刺疗法[11]。本研究选取的穴位均位于上肢和下肢相应痉挛肌的拮抗肌上。一方面可以通过毫针的刺入,更有效的刺激相应的肌腹、肌腱的感受器,提高大脑皮层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支配作用。同时,所选穴位本身具有疏通局部经气,治疗局部肌肉挛急痹痛的作用[12]。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疗法进行治疗,其治疗后的改良Ashworth 评分结果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两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对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状态的改善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其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这与蒋鹏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
综上所述,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 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石铸,郑伟成,苗海锋,等.东莞市2004—2007年脑卒中发病率趋势及住院直接经济负担调查[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3,7(1):386-389.
[2]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7-189.
[3]何小花,赵雪岩,王科英,等.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43-44.
[4]汤治中,徐应乐,易进科,等.不同方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8):75-76.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等.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 完全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6):55-76.
[6]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61-62.
[7]顾明慧,李建,朱毅,等.脑卒中后肌痉挛的部分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1,26(5):375-376.
[8]冯小军,高晓平.脑卒中后肌痉挛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5):391-394.
[9]彭豫忠,王轶昭,吴伯涛,等.姿势控制对脑卒中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痉挛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4):39-41.
[10]刘晓林,林坚,田亮,等.推拿结合Bobath 技术对脑卒中痉挛期肢体康复作用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9):706-707.
[11]张红岩,李佩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0):73-75.
[12]曾登辉,周文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2):71-74.
[13]蒋鹏,郑祖艳.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 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