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论视角下《变形金刚4》中国大陆与港台汉译名对比评析

2014-01-09高晓婷

科技视界 2014年24期
关键词:港台变形金刚意译

高晓婷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0 引语

2014 年 6 月,电影《变形金刚 4:绝迹重生》(Transformers:Age of Extinction,下文简称《变4》)在中国内地上映,首日票房即达1.9亿元且之后一直创造纪录。关于这部热门影片,从3D特效到融入的中国元素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随之,我国台湾某媒体的一则以《擎天柱、威震天是哪位?变形金刚差“译”》的报道则掀起了人们关于中国大陆与港台电影译名质量对比的热议,甚至两岸部分网友在译名雅俗、译文水平方面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升级为“口舌之战”。对此,笔者试从翻译功能对等论的角度,选取《变4》中出场的部分角色译名为例进行两地译名的探讨,希望能从学术的角度,理性且客观地分析两地影片译名的不同,也为其他译者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中国,由于大陆和港台地区的文化的差异性,英文电影的大陆译名和港台译名也各有特色。网络上关于两地译名质量的争论大多缺乏翻译理论的支撑,具有片面性与主观性,例如网友所选的部分港台译名是多年之前的《变形金刚》卡通版译名,以此作为参照则缺乏合理性。评价某个译文,不能仅仅从“气势”或是“洋土”方面来全面肯定或全盘否定,而是要以某一理论为前提,经过仔细的归类对比,分析之后再得出结论。

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提供了一个标准,即认为翻译过程应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忠实地再现原文形式,另一方面则要针对译语文化读者的需要对文做相应的改动。[1]该理论框架直观、易懂,在实际研究同一文章的不同版本译文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文即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支撑,通过网络搜索资料的方法,将《变4》中部分角色的大陆译名和港台译名整理出来,删掉其中旧版卡通版译名,保留通行译名,从而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能够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1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及“变形金刚”起源

尤金·奈达从功能角度对翻译进行的定义有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说明翻译重在内容,其次在形式;二是语言文化差异使源语文本和译入语文本只能是相对对等;三是考虑到译文的可接受性。[2]

在功能对等论中,奈达在早期提出了“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的区别。其中,“动态对等”的理论更强调语言交际功能。“动态对等”的原则是指让译文读者在译语文化模式下即可理解源语文化所表达的含义,而非为了理解译文的含义而刻意了解源语言文化。[3]换言之,该原则将译文的交际功能放在第一位,而将其形式放在第二位。

在英文电影角色名称翻译中,译者大多会综合原名的含义及读音,译出多个版本再对比译名的通顺度、识别度和记忆度,择优而用。[4]可见,在角色名称翻译过程中,交际功能较之形式更胜一筹,但这并非否定了形式的重要性。通常,在保证译语交际功能的前提条件下,译者也会考虑形式的对等。

“变形金刚”起源与1983年日本玩具公司TAKARA推出了两种分别叫做DIAKRON和MICROMAN的可变形机器人,而后美国孩之宝(Hasbro)与TAKARA达成了协议,可以使用他们的专利和形象来研发美版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并开发动漫作品。《变形金刚》系列起源于孩之宝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玩具制作的大型动画“广告”,后于1984年至2000年以动画连载并流传至世界各地。在中国,不论是大陆还是港台,在当时均出现动画版角色译名,其中一部分译名在后来的电影版中保留使用,也有一部分则各种原因未被沿用。2007年,《变形金刚》电影版全面上映,且至2014年已上映了四部系列影片。随着《变4》的热映,关于中国大陆与港台译名的对比质量也重回人们的视线,并在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掀起了激烈的讨论。

2 功能对等视角下《变4》译名对比评析

笔者对网络资料进行整理,将《变4》影片中部分译名归类整理成表格(见图1)。同时,从功能对等的视角下对大陆版和港台版的译名进行对比分析。

表1 《变4》大陆版与港台版部分译名对比

在《变4》影片中,绝大部分角色名字的大陆译版和港台译版有所不同,其差异性在于采取的翻译方法的不同,有音译、直译和意译等。不过也有少部分角色名字在两个版本中是通用的,例如“Bumblebee”在大陆和港台均被译为“大黄蜂”。根据功能对等论的“动态对等”原则来看,该译名之所以广为使用,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意义对等,即通过直译保留了原名与译名的含义一致;二是形象对等,即影片中的“大黄蜂”机器人在外形与性格上都与大黄蜂具有相似性;三是便于记忆,即“大黄蜂”这一动物名称较之于其他科技专业词汇而言令观众印象深刻。

对于其他不同版本的译名,笔者从音译与意译之别、意译之别以及直译之别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2.1 意译与音译之别

在《变4》中,变形金刚的两大派别的首领分别是“Optimus Prime”和“Megatron”,其中,“Optimus Prime”是正义的领袖,形象正直、善良且顾全大局;而“Megatron”则是反派大角,以心狠手辣的形象存在。在大陆版中,“Optimus Prime”和“Megatron”分别被译为“擎天柱”和“威震天”,显然是根据人物形象采取了意译。大陆版译名具有中国的华丽辞藻,如“擎天柱”一词既可表达其形象之高大,又体现出该机器人“砥柱”的领袖地位;而“威震天”一词不仅描绘了反派的力量之强大,而且从侧面体现了角色的霸道及可与正义领袖匹敌的能力。

而港台地区译者采用音译的方式,分别将 “Optimus Prime”和“Megatron”译为“柯博文”和“麦加登”(或“密卡登”)。 “柯博文”来自于“Optimus Prime”的缩写“Op·Prime 的粤语读音,而“麦加登”则是源于“Megatron”的英文读音。音译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保持译名与原名的读音相似或相近,符合“形式对等”的要求。巧用音译有时也能将译文翻成经典,如徐志摩的 《再别康桥》之中的 “康桥”就是取地名“Cambridge”中“Cam-”的读音与“-bridge”的释义构成的,成就了文学作品中唯美的意象。但是,在影视作品中采用音译也存在一些不足,即未能通过译名将人物特点展示出来,不便于记忆等。在“Optimus Prime”和“Megatron”的译名中,大陆版倾向于“动态对等”原则,力求突显人物特点;而港台版则保持“形式对等”原则,从音韵角度忠实于原名。

2.2 意译之别

变形金刚的两大派别分别是“Autobot”和“Deception”,前者是正面角色,以保卫生命、追求和平为己任;后者为反面角色,力图征服一切。从英文原文构词角度看,“Autobot”是“auto”和“robot”的合成词,字面意思是“汽车机器人”;而“Deception”是名词,原意是“欺骗”或“诡计”,可见前者的命名注重于机器人的外在构造,而后者则侧重于机器人的内在本质。在这两派角色名称方面,大陆和港台译者均采用意译的方式。 “Autobot”和“Deception”的大陆版译名分别是“汽车人”和“霸天虎”;而港台版译名则分别是“博派”和“狂派”。

大陆版译名方面,“汽车人”是参照“Autobot”的变形特征进行翻译——该派角色以汽车为变形载体,字面含义对等。而“霸天虎”则给予读者两条信息:一是“霸天”二字说明“Deception”中大部分角色的变形载体以军用航空器为主,且战斗力较强;二是加入“虎”字,体现该派角色极具野心与攻击性。然而,相对于“汽车人”而言,“霸天虎”这一译名有新造词的意味,因为原名并未出现“虎”的意象,因此该译名是译者为了符合汉语文化的语境,对应“汽车人”的构词法而新造的词。港台版译名方面,“博派”和“狂派”符合香港地区译者喜好简短译名的风格,这两个词从字面上与原名并无任何对等形式。这组译文以“博”字代表正义角色,体现了“Autobot”的博爱与宽容的一面,同时用“狂”字代表反派角色的狂妄与蛮横。

两种版本的译名兼具的优点是都能够总结出两派角色的主要特点,而二者之别在于大陆版更形象生动,港台版更言简意赅。

2.3 直译与意译之别

不论是大陆版还是港台版,译名中均有采用“直译”方法,但是双方并非所有角色都采取相同的策略,一部分名字在大陆采取 “直译法”,而在港台地区则采取“意译法”,反之亦然。

首先以“Lockdown”为例,其中大陆和香港地区被译为“禁闭”,而在台湾地区被译为“地狱猎人”。影片中,“Lockdown”是一名“赏金猎人”型变形金刚,接受“造物主”的雇佣来到地球,猎杀正派变形金刚,阴险狡诈,占有欲强。作为影片的重要反派角色之一,“Lockdown”名字的原意是“活动限制”或“行动限制”,这与中国的劳教所或劳改机关所实施的惩罚措施之一——“禁闭”有相近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禁闭”一词的含义是“(作为动词)把错误的人关在屋子里让他反省,是一种处罚”。大陆和香港地区将“Lockdown”译为“禁闭”也可能参考了源语言与译入语的文化背景。不过,英文中“Lockdown”是名词,而汉语中“禁闭”是动词,以动词作为角色译名,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在接受度与敏感度方面稍有欠缺。

而在我国台湾地区,译者则是采用意译的方式将“Lockdown”译为“地狱猎人”。这一译名符合了该角色“猎人”的身份,但是“地狱”一词则是译者的能动创造成分,也许是为了体现该角色是属于黑暗的阴险人物。该译名较之“禁闭”而言,作为名词更易于被译语使用者所接受,但在形式上与原文相差较多。

其次,“Hound”的译名则刚好与上例相反——大陆译者采用“意译法”,译为 “探长”;港台地区译者采用 “直译法”,译为 “猎犬”。“Hound”这一角色是头戴钢盔,嘴里叼着雪茄的变形金刚,性格刚毅勇烈,变形载体为防务军用战术装甲车。大陆版译名显然针对其形象特征而作,港台版的“猎犬”同“Bumblebee”直译成“大黄蜂”那般,保留原名含义,以动物形象给予他人深刻印象。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探长”还是“猎犬”都能够侧面反映出原来角色敏锐而豪爽的特质。

当然,同一名称也可能存在大陆版、香港版和台湾版三中译名,如“Ratchet”一角。 “Ratchet”是正义一方“Autobot”中的以员,其变形载体是一辆越野救护车,主要负责医疗维修任务,较少参与前线战斗。电影《变 4》中,“Ratchet”因不肯供出同伴下落而惨遭杀害。 针对“Ratchet”的特性,大陆版直接将其译成“救护车”,而香港版则保持其简约风格译为“医官”,这两个译名均为意译,通俗易懂,达到了功能对等的效果。与此同时,台湾地区译者参考“Ratchet”的英文原义“棘轮”,将其译为“飞轮”,虽然在字面意义上达到了形式对等,但是却无法直观地体现出该角色的主要特点。

此外,该电影名称的港版和大陆版译名还是比较相似的——大陆版译名为《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 而港版译名为《变形金刚4之歼绝世纪》。两个译名均采用四字格,且都体现出“背水一战”的剧情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3 结论

根据上文分析内容可知,大陆译者和港台地区译者在《变4》角色的翻译上都是经过思考,绝非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而草草命名。虽然,不同地区的译者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但是还是各有特色,其译文质量不可一概而论。在中国,大陆地区和港台地区的观众往往会对各自地区的角色影片角色译名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再看其他译名则觉得陌生且难以接受。但是,从翻译的角度而言,不同地区的译名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应当客观看待,不能过于偏执于某一方的优劣。因此,笔者在此呼吁其他学者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影片译名翻译的研究中,并通过不同的渠道为大众传播基本的翻译知识,以此提高对译文的客观鉴赏水平。

[1]张美.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64.

[2]贾秀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4):92-94.

[3]Nida,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With Special Refen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4:159.

[4]杜若冰.欧美影片译名的语言学特点[D].天津:天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港台变形金刚意译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可爱的“变形金刚”
香港成立「港台青年創意聯盟」
CEM之经济分析与管制模式——港台引进复数表决权股之介绍
变形金刚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衣柜界的“变形金刚”所有收纳难题都不是问题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