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打造长乐之乡 实现绿色经济崛起

2014-01-08廖伟军张炳锋

源流 2014年1期
关键词:五华五华县园区

廖伟军+张炳锋

近年来,五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的决策部署,抢抓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和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的大好机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和打好“五大会战”的部署要求,认真谋划,抢抓机遇,结合自身实际,以工业、交通、城建为抓手,制订“两新两特两重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特色休闲高效农业、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造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1+10”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园区产业,认真做好惠民生、强工业、增效益等各项工作,推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如今,红色苏区五华正鼓足干劲,阔步前行,朝着人民安居乐业目标进发。

◇惠民生◇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乡环境

“这条路叫水潭东路,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居民的一些生活废水有时候都会排到路面上,非常脏乱。”五华县委新闻办的一位同志直言不讳。然而,透过车窗,我们却看到一条平整的柏油路,路面上交通标志清晰规范。路边枣红色地砖铺设的人行道非常平坦,刚刚种下去的绿化树尽管还没长起来,但给道路增添了不少绿意,路边,崭新的LED照明路灯和繁忙的车流相互交映,显得十分协调。为什么水潭东路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原来,这是五华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和城乡环境大会战,提升宜居宜业水平的结果。在五华,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场面可谓随处可见,兴水利、修公路、建公园等等,涵盖了各个方面。

2013年以来,五华县把改善交通环境作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全市高速公路建设主战场的五华县投入15亿元,快速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构建珠三角和周边地区快捷通道。同时,主抓县城交通优化、旅游专线交通改造以及水毁道路桥梁重建等重点工程,全力打好交通建设大会战。长期以来,五华交通基础与其他市、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高速公路总量少,全县通车高速仅梅河高速,国、省道总通车里程297.48公里,仅占全市的14%。在该县的公路路网中,大部分是乡道和村道,且公路技术等级低、路况差,旅游公路建设滞后。

路不通,则财不通。该县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据统计,2013年投入公路建设的资金达15亿元。其中,高速公路11亿元,国、省道1.28亿元,县乡公路2.72亿元。

为构建对外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该县全力推进高速公路的建设。汕湛高速(五华段)、平兴高速(五华段)目前已全面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各标段基本达到无障碍施工。江西瑞金至汕尾高速公路兴宁至五华段(含畲华支线)五华境内长约81.15公里,途经河东、水寨、转水、横陂、安流、梅林6个镇46个村。至目前,先行点控制性工程梅江大桥已于近日开工建设。大丰华高速(五华段)已列入2013年至2017年省网规划。同时,该县还以旅游经济线路为抓手,全面完成热矿泥益生湖旅游专线公路、枫林至平安寺公路路基工程。

此外,五华县还着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努力弥补在硬件设施上的不足。按照新型城镇化的构想,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适度超前,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功能适用、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突破制约五华县城宜居城乡建设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推进县城的扩容提质。

2012年以来,该县以县城第三次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统筹安排编制好近期发展规划和绿色工业、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各功能分区规划、专项规划,优化城乡整体布局。特别是县城中心城区36.6平方公里,按照打造“工业新城、长乐之乡”和“重点向南,优化河东,适度向北,向西融调”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拉开发展架构,扩大县城范围,推动县城扩容提质。五华计划用3至5年时间,打通“六堤”,并实现堤桥互通,使两江四岸架构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根本上改善整个县城交通状况。同时打造靓丽河堤,让河堤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场所。为改善城区环境,五华县上下同心,都鼓足干劲,加班加点,为全面推进长乐大桥、亲水公园、环城大道、员瑾堤、澄湖堤、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城市功能性配套项目建设而努力。

2013年11月,投资2800万元的五华“十二五”环保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式动工兴建,设计规划为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将有效解决五华县城处理污水能力不足的问题。而容积为80万立方米、日处理垃圾300吨的县城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也已接近尾声,即将交付使用,这将终结五华县城没有标准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的历史。

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五华县同样不遗余力。2013年是五华省级水利示范县建设的第二年。下半年以来,该县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建管并举、质量为先”的原则,计划投入3.2亿元,重点实施水毁工程修复、县城重点水利工程和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等三大工程共97宗,掀起了新一轮水利建设大会战高潮。至目前为止,三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8亿元。

据了解,为打好城乡环境整治大会战,自2012年以来,五华县投入1500多万元开展“和谐美丽镇村”创建活动,加快“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华城、安流2个中心镇和岐岭、转水、长布等特色镇建设工作,打造横陂小都村等10个示范村,积极实施圩镇市场改扩建、街道延伸、道路硬底化、绿化亮化工程,完善镇村配套设施,努力改变了“脏、乱、差”等现象。

五华县委书记张映平在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中明确要求,2013年,要“优环境提品质,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畅交通兴水利,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五华县委、县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条件,改善城乡环境,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

◇强工业◇

加快园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

五华县工业园区位于县城规划区内、县城主干道水寨大道旁。2013年12月10日,记者一行来到了这里,并参观了这块欣欣向荣的工业新区。汽车通过高大雄伟的园区正门,顺着宽敞的大道往里行驶,顿时,眼前开阔了。园区大道宽阔平坦,大道两旁分布着一幢幢整齐的建筑,辉胜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辉骏电子科技、富胜五金、华阳包装、创盛工贸等等数十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分布在园区之内。endprint

“2013年以来全县引进了23个项目,截至目前,进园企业70家,投产43家,总产值预计达25亿元。”被问到目前园区的发展情况,该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邹国东这样回答。

在邹国东等园区管理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园区里的辉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穿上防尘鞋套,我们进入到一个整洁宽敞的装配车间,只见车间里数十名穿着统一的工人正在有序地装配着路灯半成品,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装配区、检验区、智能风沐通道、成品展示区等等,我们参观了该公司生产LED灯的整个流程。“路灯”、“投光灯”、“球泡灯”、“可调灯”、“面板灯”,辉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LED灯可谓种类繁多,诸如“充电灯”之类的产品我们并不多见。“我们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所有的LED灯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介绍到自己公司的产品,辉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刘厂长骄傲地说。

在参观园区的过程中,邹国东向我们介绍了园区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的情况。据了解,2013年10月,总投资10亿元首期投资3亿元的冠华传导有限公司顺利投产;11月,总投资15亿元首期投资5亿元的辉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顺利投产。“老板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建厂置业,是因为五华近两年发展得特别快,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场前景好。”刘厂长说,“政府在土地、税收等等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这让我们感觉到了浓浓的乡情。”

据了解,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五华县在完成“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的同时,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加强与在外五华籍工商界人士的联系,实施“回归工程”,发动他们回乡投资创业。可以说,在五华县委、县政府的科学谋划和狠抓落实之下,招商引资工作正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

邹国东介绍道,五华正围绕三年内进园企业达到100家以上的目标,全力加快扩园步伐。在原有基础上将园区规模扩大至20平方公里,以5平方公里作为启动区进行规划建设,加大园区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为强化服务,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五华县积极落实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加快企业建设和发展步伐。2013年5月,五华专门出台了扶持奖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资扩产项目暂行办法,每年预算安排400万元,重点扶持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企业实施利用外资项目、新上规模以上工业项目、增资扩产、实施技术改造创新等,增强企业发展后劲。2013年以来,已为20家企业成功申报各类政府补助资金1190万元。

如今,五华的招商引资已形成了“信息回家、感情回归、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的良好局面。至目前为止,全县引进项目23个,计划投资总额83.3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2.1亿元。国际健康城、天东通信等9个项目落户经济开发区,计划投资总额45.48亿元。

邹国东表示,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科学运转,少不了企业的进驻和其良性发展,而企业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不可或缺的大基础、大前提。“县委、县政府的高瞻远瞩和科学决策为五华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邹国东说,“我们园区的同志,基本上是没有周末的,但是为了园区的发展,为了五华经济的崛起,值了。”邹主任的话,代表了园区所有工作人员的心声,也道出了五华上下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园区工业的决心。

◇增效益◇

注重生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生态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五华县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五华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按照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一消灭三改造”,加快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围城、乡村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出台《五华县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强化种、管、护、防一体化管理。五华县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96.84万亩“一消灭三改造”工程建设任务。至目前,该县已全面完成2012至2013年度碳汇造林26.77万亩,封山育林21.65万亩,森林抚育补贴10万亩,造林补贴1.64万亩,种苗补贴225万株。

为把五华县的土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进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实现耕山致富,2013年早些时候,五华县财政部门制定了《推进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和耕山致富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对建设特色农业基地,积极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发展,创建特色农业品牌等个人和企业进行奖励。在建设特色农业基地方面,五华对新开垦种植水果、茶叶、南药、蔬菜示范基地,对发展特色水产(甲鱼、丰产鲫、胡子鲶等特色水产品)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后,给予相应的奖励。在积极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方面,对经营理念较好、运作较好、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挂扶;对新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五华县还在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加强指导服务等方面,给予“发展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和耕山致富”个人及企业更多的照顾及服务。该县有关部门狠抓落实,积极做好耕山致富示范点工作。2013年,该县新开垦连片100亩以上基地87个,新增特色水果2.1万亩、茶叶1665亩。

同时,结合各地的特色农业,抓好主导农业产业规划,全县基本形成了“一镇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如大田果合柿、河东茶亭岗金柚、周江百香果、双华板栗、潭下鹰嘴桃、棉洋桃驳李及有机茶、华阳三华李、龙村高山云雾茶等。

通过几年的努力,五华县生态农业获得了长足进步。2013年,预计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1.89亿元,比增13%;农村人均纯收入6878元,比增11%;农业总产值45.9亿元,比增6%。

五华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拥有粤东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七目嶂自然保护区、有广东“千岛湖”之称的益塘水库、全国独特的天然热矿泥等生态资源。同时还拥有秦汉遗址、狮雄山塔、长乐学宫等人文历史资源。近年来,该县依托独特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遵循生态优先,打造以“长乐古城、生态五华、养生胜地、田园山水、乡野休闲”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品牌,集聚开发,串珠成链,形成联动发展,强化旅游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该县注重培育形象佳、资源特、见效快、带动广的龙头景区,强化旅游龙头的带动作用,重点开发以热矿泥为核心的养生度假旅游、以益塘景区为核心的生态休闲旅游、以长乐古城为核心的文化特色旅游。

同时,该县着力抓好五华酒香美食文化节、泥浴狂欢节、益塘荔枝节、石雕工艺节、“球王”健身周活动,以现有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五华地方特色文化及“长乐古城”古文化为支撑,延伸产业链,创新文化旅游,提升旅游品牌,形成特色文化旅游新格局,把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

随着五华县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五华县进一步擦亮红色旅游品牌。2013年1-9月,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11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亿元多元,分别比增36.5%、41.4%。

◇促和谐◇

改善重点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来,五华县积极加大改善重点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力度。8月,该县遭遇特大洪灾,全县第一时间组织抗洪抢险和灾后复产重建,到目前为止,已投入救灾复产资金5000多万元,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全倒户重建和水毁道路、桥梁、水利设施修复重建加快推进。依法对河道内的“鱼生船”等经营场所进行整治拆除,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采砂场管理,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与此同时,该县加快推进创建教育强县工作。目前,全县8个镇通过省督导验收,2013年规划3个镇的创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积极推进县城“新三校”和龙村高级中学规划建设,华侨实验中学开始动工建设。

此外,该县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立新风树正气,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扎实推进“平安五华”创建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深入开展河道采砂、交通安全、烟花爆竹、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社会和谐取得明显成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这一举措的不断深入推进,五华县委、县政府科学制定的一系列符合该县实际、切实可行的政策,正一个个得到有效落实。“工业新城长乐之乡”必将指日可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五华五华县园区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引航
——五华县特殊教育学校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
五华狮雄山遗址的考古收获及其性质——与《五华狮雄山》考古报告作者的商榷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忆孔明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五华红木文化产业园开业
五华县开展补贴机具质量跟踪调查暨安全宣传活动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