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本原性问题驱动物理概念教学——以“物质的密度”为例
2014-01-08王俊
王 俊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1)
“物质的密度”是中学物理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首先,密度是学生后续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的基础.其次,密度是学生涉及的第1个物质的物理属性,它是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建立密度概念的科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物质的其他物理属性具有代表意义.一直以来,密度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密度概念的教学备受教材编者、课改专家以及一线教师的关注.如何以更宽广的视野透视密度教学的内涵,并彰显其物理本质与教学逻辑?笔者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和做法,与同行们交流.
1 所用教材中密度概念的建构思路与评析
现行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关于密度概念的建构思路是:讨论交流——怎样区分表面被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提出问题——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猜想假设——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其质量与体积很有可能成正比,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应该为定值.→实验验证——分组实验,每组选择两种不同的物质(如铁和塑料,或铜和铝等),每种物质选3个体积不等的物体.分别测出质量和体积并记录,计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由此可见,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这种物质特有的性质.在物理上,我们就把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定义为密度.→知识应用——通过比较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区分表面被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
笔者认为,如果按照教材的处理方式进行教学,主要会产生以下2方面的问题.
(1)设置的问题情境缺乏明显的探究方向.
教材设置了“怎样区分表面被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的问题情境,意图是让学生能够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但是,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情境,很自然地就会偏离预设的“轨道”.学生根据自己原来的认知会提出很多方法,例如:刮开涂层观察颜色、比较软硬程度、观察能否导电、观察能否被磁铁吸引等等.这时要把学生拉回“正轨”,就会把“问题”生硬地强加给学生.
(2)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密度是什么.
课后,如果你问学生,密度是什么?他们会告诉你: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如果你再问,为什么把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他们会告诉你:因为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物体的这种比值不同.显然,学生认为“比值一定”是建立密度概念的原因,其实这是“因果颠倒”的错误.如果你继续问,密度反映了物质怎样的一种特性?学生根本不知道.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两个问题?可以借用哲学上对“本原”的思考方式从物理学科教学的角度来寻找答案.
哲学对“本原”的思考凸显为一种刨根问底的探询精神,即始终把理解一切事物的“最初根源”、“始基”作为第一问题.“本原性问题”是指能够揭示某一学习主题中最为原始、朴素、本质的观念、思想和方法的问题.[1]“问题驱动”是指让课堂教学围绕问题展开,用问题引领学生思维,有效激发学生理解和体验学习主题的本质.
建立密度概念的“最初根源”是什么?密度概念所包含的“最本质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是什么?苏科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完全回避了“物质分布的疏密程度”和“比值定义法”,从而未能合乎逻辑地解决密度教学的两个“本原性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把质量与体积相比?二是为什么要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
2 运用本原性问题驱动密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怎样才能解决以上2个问题?这时就应该摆脱教材的束缚,但并非抛弃教材,而是回到“密度”概念形成的源头,运用本原性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原来的认知进行科学探究.“比较不同物体物质分布的疏密程度”就是建立“密度”概念的源头.
以下是笔者运用本原性问题驱动密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1 从生活情境到物理情境——概念的引入
师:展示照片.一张是所有班级的学生在操场上做早操的情景,一张是少数班级的学生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的情景.比较学生分布的疏密程度.
生:发现学生的分布有疏密程度的不同.
师:出示两个物体.一个是厨房里用来清洁餐具的长方体海绵块,一个是实验室里经常用到的长方体木块.比较物质分布的疏密程度.
生:发现物质的分布也有疏密程度的不同.
师:体积都是10cm3的实心铜柱和实心铁柱,谁的物质分布更密集?
对初学者来说,在形成某个概念的初始阶段,教师应该以日常生活中能够反映概念本质的那些最为朴素的、直观的经验事实为基础,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运用原认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2 从物理情境到方法归纳——概念的建立
师:体积都是10cm3的实心铜柱和实心铁柱,谁的物质分布更密集?并说明理由.
生:需要比较它们的质量.
师: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托盘天平比较铜柱和铁柱的质量大小.
生:铜柱的物质分布更密集.铜柱和铁柱体积相同,但铜柱的质量大.这就说明在相同体积内铜柱所含物质更多.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比较方法?请你归纳一下.
生:相同体积比质量,质量越大,物质分布更密集.
师:质量都是100g的水和酒精,谁的物质分布更密集?并说明理由.
生:需要比较它们的体积.
师:先用天平和烧杯称取100g的水和酒精,然后用量筒测出它们的体积.
生:水的物质分布更密集.水和酒精质量相同说明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但水的体积小.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比较方法?请你归纳一下.
生:相同质量比体积,体积越小,物质分布越密集.
师:实心物体A的体积为100cm3,质量为790g;实心物体B的体积为10cm3,质量为89g.谁的物质分布更密集?并说明比较方法.
2.3 从方法归纳到实验探究——概念的确立
生1:1滴水、1杯水、1桶水.
生2:1块橡皮、2块橡皮、3块橡皮.
生3:1枚1元硬币、2枚1元硬币、3枚1元硬币.
生:不同吧?
师:如何证明?
生:实验验证.学生进行分组实验,3组测橡皮,3组测1元硬币,3组测段状胡萝卜,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每组只需完成1个实验.
师:将各组数据汇总,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生: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或是一个定值);不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师: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由什么决定?
生:由物质的种类决定.
2.4 从实验探究到联系生活——概念的深化
师:澳门的总人口约为6×105,地区占地面积约为30km2;香港的总人口约为7.1×106,地区占地面积约为1100km2.比较两个地区的人口密度的大小.
生:人口密度就是总人口与地区占地面积的比值.通过计算可以发现,澳门的人口密度更大.
比值定义法有着广泛的日常经验基础.这一环节就是要联系学生最朴素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丰满学生对比值定义法的认识,真正提升其科学素养.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了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
1 杨玉东,徐文彬.本原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理念、实践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9(20):69.
2 陈琦,刘德儒.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