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摘下有色眼镜?
2014-01-07懒猫
懒猫
Goran和Sven是一对同性恋情侣,两人在结婚之后选择居住在一个环境优雅的社区中,而在他们二人中,Sven又是一个浪漫派的婚姻崇拜者,鲜花、草坪、友邻、爱人、孩子,这都可以说是Sven梦想和Goran的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于是,两个人做出领养一个孩子的决定也是不足为奇的了。经过冗繁的领养申请程序,两个人也终于期盼来了一个好消息:“一名1.5岁的小男孩将成为这个新家庭的一员。”兴奋异常的Sven和自己的爱人开始悉心地布置婴儿房。当一切准备就绪,他们静候而来的养子竟是一名15岁的问题少年。
“排斥和质疑”充斥在这部电影中的每个小细节中。同性恋虽然在瑞典这个北欧国度已是屡见不鲜的现象,但是在电影开始的时候当Sven在社区的迎新派对上面大方地向众人介绍自己的老公的时候,周围的人还是本能的戴上了一副副有色眼镜。毕竟,Sven一家是与整个社区的传统婚姻理念相悖离的典型。而在领养孩子的问题上面,虽然Sven和 Goran在法律上面已经具备了领养孩子的条件,可是“同性恋”情侣的标签还是将他们领养孩子的范围极度地缩小了。没有一个领养机构可以放心地把小孩子托付给这样一个“同性恋”家庭,即便是法律条文上允许,人们的心理防线还是很难轻易攻克的。而15岁的问题少年帕特里克从来到这个饱受争议的特殊寄养家庭开始,他的生活也并非是一番平静的。曲折的家庭背景、醒目的犯罪前科、叛逆不羁的个性,帕特里克从一开始就被定位成了一位“不受欢迎的客人。” Goran怀疑帕特里克有暴力倾向,同社区孩子们更是对帕特里克大嚷着:“玻璃,玻璃!”如此看来,帕特里克似乎和Sven一家所遭受的被“排斥”境遇是相同的,但两股阵营非但没有产生好感,反而因为帕特里克对‘同性恋“的蔑视和厌恶的态度而瞬间瓦解了。
如何才能打开让人压抑的心结,摘掉那一副副的有色眼镜呢?妙方之一便是尝试给彼此多一些的相处、交流的时间。当脾气急躁的Goran终于忍受不了摆在眼前的现状的时候,Goran离开了Sven,而性格柔和的Sven在此时选择了继续和帕特里克生活在一起,直到帕特里克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收养家庭。对于帕特里克来说,为了不被重新送回让他感觉苦闷的福利机构中,帕特里克开始试着接触并“讨好”Sven。两个人一起晨跑,拥有花卉才艺的帕特里克帮助邻居们修剪花草,Sven则将精力更多地专注于他的社区医生职位。时间久了,两人先前的既定形象也在周围人心中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养子十五岁》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导演埃拉·列姆哈根(瑞典的一位女性导演)用一种新的视角来阐释同性恋人间的琐碎的生活现状。抛开了诸如《断背山》一样的刻苦铭心的同性爱恋,也没有《周末时光》一样的暧昧的情意,电影将 Goran和Sven两人的生活放大的和普通的异性伴侣无异——两个人也会希望养育一个孩子,更会因为“过日子”中的立场不同而争吵。另外,影片在角色的设置上,古斯塔·斯卡斯加德饰演的Sven这一人物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故事的“调和剂”。Sven的谦和、不张扬的个性在电影中得以凸显,特别是在对待他人对自己“同性恋”身份的嘲讽,Sven的君子风度依然(除非忍无可忍,会动用“武力”予以还击):而对于帕特里克的收养问题上,Sven绽放出了专属其个性中的闪亮的光芒,Sven站在了帕特里克的角度——将心比心地思考难题的解决方案。“用心良苦”的Sven也得到了帕特里克由衷的信任。
电影的结局也沿袭了与影片的清新格调相搭配的温馨路线。Goran经过了一番思想挣扎后还是决定回到了Sven身边。帕特里克虽然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新家庭,但是帕特里克还是决定了要和Sven二人生活在一起。在影片的最后,当所有无谓的争执和敌对的眼光消散而去的时候,三个人静下心来喝茶谈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每一位家庭成员脸上最纯净、温暖的笑容。就算是在日后的生活中这个特别的家庭依然还是大家谈资的对象,那又何妨呢?自己和所爱的人在一起过得开心就足够了。
【责编/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