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路径探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视角

2014-01-07

理论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制造业转型

刘 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一、引言

《经济学人》在2012 年4 月发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与创新》专题报道中描述了目前正在发生的由技术引领的制造业的深刻变化。同年6 月美国著名未来学学者杰里米·里夫金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中文版的面世,使得“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年度最炙手可热的词汇之一。毋庸置疑,无论视角或语境有何不同,对于人类正在迎来一场划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大变革这一判断,人们越来越趋于共识。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等已成为描述和讨论这场变革基本特征的“关键词”。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制造业生产方式将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变,这一转变将型塑全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垂直结构、中央集权、自上而下、企业巨头的组织模式将向扁平化结构、分散分布式、社会化、竞合化的网络状的组织模式转变。作为产业运营的组织载体,产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在影响着企业绩效和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大小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强弱。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内涵及其对产业组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发展趋势与特征表现,科学设计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模式与路径,在此基础上做好前瞻性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准备,是实现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与转型、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组织模式的特征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技术创新的步伐日益加速,市场趋向于不断波动,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复杂性加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应对这一压力,纵向一体化大企业开始实施“归核化战略”与“集约化战略”,逐步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产业组织呈现出内部规模经济逐步弱化,生产池效应逐步显现、产业集中度和规模起点逐步下降、市场进入壁垒逐步下降、中小企业的创新与生产优势逐步显现,可竞争市场结构逐步形成等趋势。然而,纵向一体化大企业的垂直解体并不是从一体化的科层组织简单地回归到原子型市场,而是形成了一种产业组织模块化的趋势,企业之间为达到双赢而开展了大量交易和合作,并逐步形成模块化的生产网络。

首先,模块化生产网络具有适用性更好、抗风险能力更强的特点。模块化生产网络无须像纵向一体化企业一样将价值链中所有的业务活动全部集中在企业内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系统集成商①可以采取外包、灵活的雇佣制、企业联盟等形式,将市场风险分散和转移到组织内的其他企业。这样,系统集成商无须自己花费成本承担风险来组建和维持庞大的企业组织,他通过利用外部生产网络,可以专注于产品创新、市场开发、品牌管理等核心业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新产品的开发、制造和推广,而模块供应商基于专业化分工,可以有效地获得专业化优势,化解风险并获得市场份额和利润。

其次,模块化生产网络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和组织柔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模块化生产网络是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专业化分工的结果,系统集成商集中于创新和新产品的推广,而模块供应商集中于生产和制造能力的提供,这样的一种生产与创新相分离的产业组织模式,使得系统集成商可以在市场需求旺盛时期快速增加产品产量,而在市场疲软时又可以快速地减少生产,同时,在新产品推出的情况下,模块供应商可以快速地从生产老产品转换为生产新产品,从而获得系统内生产的柔性。

第三,模块化生产网络体现了一种新兴的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为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和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一家企业的创新成本和代价往往过高,这就需要网络内的所有企业的相互合作与交流,从而降低创新成本,加速技术和知识的流动,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价值创新,而创新的加速又进一步地加剧了市场的波动,企业之间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利润,竞争亦随着加剧。

第四,模块化生产网络可以产生协同效应。系统集成商和模块供应商根据自身的核心能力差异,形成差异化的但又是互补的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体系,并通过二者之间的合作、创新和竞争以及资源、服务、品牌和文化等的整合,将各种能力要素协同在一个产业网络之中,产生“1 +1 >2”的协同效应。每个企业都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仅专注于“长板”,系统内企业之间基于“长板”的合作与竞争,构造出一个“更大的木桶”,获得“新木桶效应”(李海舰,2004)。

第五,模块化生产网络扩大了创新空间,降低了创新成本,增强了创新能力。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创新活动通过分散与集中、合作与竞争,形成了与市场型和企业型不同的创新体系,系统集成商通过集中于产品创新的业务,可以实现生产与创新的分离,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创新的整体成本,拓展了产品创新的空间。而编码化知识在企业之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传递与扩散更为便捷,有利于知识的创新与创造。

三、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总体思路

产业组织模式是随着产业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可以驱动产业组织模式朝某个特定的方向和状态演进,从而形成不同型构的企业间关系的产业组织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业组织模式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演进的。

一方面,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制造业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催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又重构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经济系统的创新性变革迫使产业组织模式进行有效转型以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通过产业组织内部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重新界定与优化调整,产业组织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纵向一体化大企业模式逐渐演变成网络经济时代的生产网络模式,产业组织可以获得更大的系统柔性和更高的组织效率,从而增强产业组织与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型塑的经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在全球化个性化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下,产业组织要在以合作、社会网络和行业专家、技术劳动力为特征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选择与经济环境特征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模式,也就是说,新通信技术与新能源体系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倒逼机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具有自我演化的特征和趋势。

另一方面,正如生物组织的变异、自选择、存续的演化往往需要数代百年的传承一样,产业组织的变革与创新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既不是可以铲除社会病毒的灵丹妙药,也不是能带我们进入极乐世界的鸦片,在现实的经济实践中,新通信技术与新能源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涵盖技术范式的转型、机制体制的创新、市场体系的构建等诸多因素,涉及到企业、协会、社会组织、政府机构、消费者等众多的市场主体,因而以全球化个性化的大规模定制为基础的全球化生产网络的形成和演进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此同时,即使是在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条件下,产业组织也会因其自身的僵化而抵制变革,往往必须经历长时期的摸索和实验才能有效地实现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而且产业组织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能力的形成也是需要时间和成本的,复杂生物和社会系统所内含的“冲突性妥协”特征决定了系统往往无法处于适应性最优的状态(Kauffman,1993,1995),而科学的局限性决定了产业组织往往无法获得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过程注定是缓慢而曲折的。

综上所述,我们将经济环境、市场主体与产业组织之间的动态关系图绘制如下。

如上图所示,经济环境的变化驱动市场主体的适应性变革和调整行为达致产业组织的形成,而市场主体在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将反作用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通过强化或维护经济环境要素条件,维护其特定产业组织形态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是经济环境与市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协同演进的结果,是经济环境与市场主体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长期动态博弈的结果。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众多外部约束条件,环境要素、主体行为以及产业组织之间是相互作用、协同演进的。

应该指出的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不会凭空而来,经济革命并不会从创造者和企业家的组合中不可阻挡地迸发,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一旦有了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市场就会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新通信技术和新能源的融合也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需要政府通过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对新兴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并通过不同的税收激励机制和补贴确保新经济秩序的发展与稳定。

四、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路径设计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具体路径设计上,我们应该以制造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与制度条件为基础,以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式发展的特征、现状和问题为出发点,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从经济环境和市场主体两个层面入手,推动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参见图2)

如上图所示,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组织模式转型涉及到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相关辅助产业的支持以及政府政策体系的扶持,这是经济环境系统层面的优化,是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还需要制造业企业在多样化的需求条件和复杂多变的市场波动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开展技术创新、设立与完善产业标准、强化市场竞争,形成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技术驱动力、标准驱动力与竞争驱动力,这是市场主体微观层面的行为,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推进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手段和过程。在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各个市场主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大、中、小企业共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协调发展,通过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融合,最终推动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应该指出的是,在现实的经济实践中,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产业组织不是总能对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最优反应的。遵循“经济环境驱动主体行为,主体行为型塑产业组织”这一基本思路,我们尝试性地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的“三阶段”路径,具体如图3 所示。

在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第一阶段,我们必须从市场经济机制、社会服务体系、政府政策体系以及辅助产业支持四个方面入手,优化制造业发展所处的经济环境,健全相应的制度机制,这是产业组织模式转型不可逾越的最基础一环,是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更是制造业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出路所在。在市场经济机制方面,应协调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以及土地市场,进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层次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应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打破区域垄断和行政垄断,强化市场竞争机制,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各个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组织应通力配合,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市场拓展、筹资融资、创业辅导、人力资源等服务,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社会网络。在辅助产业支持方面,应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引导生产制造网络成员企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促进成员企业间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和信息共享,从技术的学习与创新、人力资本与技术经济、知识经济的融合发展等方面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为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提供产业支持。在政府政策体系方面,应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加强服务意识,提供高效服务,优化政策供给,引导和推动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良性发展。

在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第二阶段,制造业企业之间在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的驱动下展开充分有效的竞争与合作,推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制造业价值链的垂直解体和扁平化发展,形成系统集成商与模块制造商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制造业企业是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最重要市场主体,制造业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产业竞争力具体表现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这是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是产业组织模式转型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制造业价值链在纵向上垂直解体,实现技术的归核化,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集成商。技术实力强、掌握核心技术和市场渠道及标准制定能力的制造业企业逐步将生产制造等非核心业务剥离,外包给其他专业的生产制造商,自身专注于技术创新、标准设定、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核心业务环节。为实现企业大而强的目标,这些企业之间为获得技术领先地位、掌握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而展开创新、标准和服务的竞争,不断强化技术创新的机制和动力。与此同时,为实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制定出适合产业发展的标准,企业之间将在竞争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联合,共同推动整个制造业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构建。另一方面,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生产制造的比较优势,为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这些企业之间也开展直接而有效的质量与价格竞争,降低生产与制造成本,通过自由竞争的优胜劣汰,专业化的模块制造商逐渐形成,制造业生产集约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在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第三阶段,制造业产业中的系统集成商与模块制造供应商同生产性服务企业、各个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共同组成模块化的产业网络。生产性服务产业为模块化产业网络的构建提供辅助产业支持,社会服务体系为模块化产业网络的形成提供社会保障。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协同发展、整体推进,共同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网络,获得网络经济效益和整体竞争优势。应该指出的是,产业组织模式转型后所形成的具体的生产网络形式可以是控制型生产网络、关系型生产网络或者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一种或其混合形式。经济环境与产业组织之间是否具备适用性、是否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效益、是否能显著提高组织效率和提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是选择具体的生产网络形式的标准和出发点。

五、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促进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政策建议

首先,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市场体系。中国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条条块块的市场分割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技术、信息等高层次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所形成的行政垄断则进一步阻碍了市场竞争,而基于归核化战略与集约化战略的生产网络的构建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开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无异于空中楼阁。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解决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市场分割、区域和行业垄断、缺乏竞争等现实问题,是推动产业组织模式转型必不可少的制度基础。我们应转变将资源过多投入到大中城市、沿海城市的发展思路,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从制度体制上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协调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完善区域间交通网络,疏导体制弊端,减少企业物流成本,促进市场经济中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自由流动。通过积极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以及土地市场,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其次,强化市场竞争机制,营造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竞争环境。只有在激烈和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下,效率高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效率低的企业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也唯有此,由有效率、有竞争力的企业所组成的产业网络才会具备生命力,才是形成产业竞争力的有效组织载体。中国制造业企业目前存在的“大而不强”、“小而不专”的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制造业企业的国有行政垄断以及条条块块的地方市场分割所形成的区域垄断,基于此,应该强化市场竞争机制,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政垄断与区域垄断,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戚聿东,2008),以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推动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

第三,加强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社会网络。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所型塑的产业组织模式是涉及众多市场主体的模块化产业网络,其组织效率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众多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等提供的全方位社会服务。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是产业网络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保障,可以促进产业网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与交流,降低产业网络与其他市场主体间的协调成本,提升产业网络的运营效率。在构建信息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筹融资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产业组织模式的成功转型。

第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产业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深化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延长产品的生产链、降低社会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是提高制造业生产率的前提和基础(顾乃华等,2006),也是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产业保障。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物流、融资、信息、商务、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产业组织竞争力的提升,影响了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因此,在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与联动发展。一方面制造业要通过“归核化”与“集约化”的战略实施,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形成模块供应商与系统集成商协同发展的生产制造网络;另一方面,要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充分认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强化生产性服务产业市场竞争,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制度条件。

最后,明确政府职能定位,优化政府政策供给,为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保驾护航。林毅夫(1989)曾指出:“为了一个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冒超一般化的风险去建立一种鼓励个人生动活泼地寻求并创造新的可获利的生产收入流的系统,和一种允许用时间、努力和金钱进行投资并让个人收获他应得好处的系统……没有政府一心一意的支持,社会上不会存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产业组织模式转型可以说是产业组织层面的制度创新与制度安排,离不开政府力量的推动。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等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在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应十分注重政府的服务、引导和推动作用,但也必须防止政府行政权力过大的问题,要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避免出现政府直接干预和主导企业运营、行业发展等市场微观经济事务的情形,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政府对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运行环境的优化与政府政策的供给上。政府要通过完善相应的法规法律体系,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来促进制造业企业间的有序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扭转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式的顺利转型,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六、结论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新通信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有效结合将最大程度地释放合作性权力的效用,打破垂直、自上而下、中央集权的组织模式,向分散化、民主化、社会化的合作模式转变。它对制造业产生的最深远影响便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即由大规模标准化制造向个性化大规模定制转变,这一变化将驱动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由纵向一体化大企业转向全球化的生产网络。

产业组织模式转型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条件下,产业组织也因其自身的僵化而抵制变革,产业组织模式转型所内涵的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能力的形成也是需要时间和成本的,环境要素、主体行为以及产业组织之间必然是相互作用、协同演进的。尤其应该指出的是,目前中国的垄断行业包括传统能源、电力、电信等行业的改革远未破题,传统垄断行业所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已成为一股可以与国家就公共利益进行博弈的势力,具有干预和把持改革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组织模式转型的进程。基于此,我们必须通过发挥出政府在促进产业组织模式转型中的积极作用,从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构建市场体系、营造竞争环境、优化社会网络、提供产业支持等各个层面入手,推进产业组织模式在我国的顺利转型。

当下,美国和欧盟“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战略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它们意欲牢牢掌控制造业的高端环节,而中国周边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制造领域的低端环节抢占市场。在两头挤压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把握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以新通信技术和可再生新能源技术为支点,推动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型,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才是实现中国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根本。

注释:

①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系统集成商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是非垂直一体化的领导企业,负责创新和市场开发,推动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而模块供应商则具有高度功能专业化的特点,又可称为交钥匙供应商(Sturgeon,2002),负责提供包括物流、工艺流程、零部件采购、制造、组装、包装、分销、乃至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生产服务。

[1]Chandler.A.Scale and Scop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World Bank.Reforming Infrastructure——Privatization,Regulation,and Competition [R].World Bank Report,2004.

[3]Schilling,M.A.Toward a General Modular System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nterfirm Product Modularity[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2).

[4]Sturgeon,T.and R.Lester.Upgrading East Asian Industries:New Challenges for Local Suppliers[R].Prepared for the World Bank's Project on East Asia's Economic Future,Industrial Performance Center,2002.

[5]Kauffman,S.A.At Home in the Univers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6]Kauffman,S.A.The Origins of Orde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7]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

[8][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9]李海舰,聂辉华.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4,(8).

[10][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杨人楩,陈希秦,吴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1]黄群慧,贺俊.“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3,(1).

[12]戚聿东,柳学信.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模式与路径:整体渐进改革观[J].中国工业经济,2008,(6).

[13]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14]刘健.中国生产性服务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2007 年数据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3).

[15]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J].卡托杂志(美),1989(春季号).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制造业转型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转型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