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
2014-01-07汪李平刘义满周国林
汪李平+++刘义满+++周国林
特约栏目主持:汪李平
男,博士,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蔬菜学系副主任,《中国瓜菜》、《长江蔬菜》编委。湖北省农业科技入户蔬菜作物组专家,武汉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导专家,湖北省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顾问,湖北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湖北省蔬菜标准园创建专家指导组成员。
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生理、设施园艺、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有机园艺等的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湖北省、武汉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编写专著5部,参编教材7本。
水生蔬菜是一类生长在水里的蔬菜总称。我国栽培的水生蔬菜种类十分丰富,主要有莲藕、茭白、慈姑、水芹、菱角、荸荠、芡实、蒲菜、莼菜、豆瓣菜、水芋和水蕹菜等。水生蔬菜喜爱水湿,不耐干旱,生育期间一般必须经常保持一定水层,但水位也不宜过深或猛涨猛落。根据对水深的适应性可分为深水和浅水两大类。能适应深水的有莲藕、菱、莼菜等,作浅水栽培的有茭白、水芹、慈姑、荸荠等。
水生蔬菜生育期都较长,一般都在150~200天,要求温暖,不耐低温,一般在无霜期生长,多为春种秋收。水芹和豆瓣菜较耐寒,长江流域可作越冬栽培。水生蔬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即从北纬20°到32°、东经101°到123°的广大区域内,包括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和澜沧江等江河流域,其中在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等大型湖泊周围尤为集中。而淮河流域以北,则仅在气候较为温和、水源较为充足的局部地区,如陕西的关中地区、山东的黄河沿岸等有少量种植。多利用低洼水田和浅水湖荡、河湾、池塘等淡水水面栽培,也可实施圩田灌水栽培。
水生蔬菜具有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一般含有5%~25%的淀粉、1%~5%的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本草纲目》记载,莲藕生食清火,茭白冷滑,慈姑、荸荠微寒,芡实涩,因此水生蔬菜产品多属于“凉性”食品,莲籽(心)、芡实、慈姑等还含有较多具有药效的生物碱成分,经常食用有较好的“降火”功效。我国莲藕、茭白、慈姑、荸荠、芡实、菱角、莼菜等水生蔬菜的加工产品均已出口到国外市场,遍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澳洲、北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1 园地要求
可参照本刊2013年第17期汪李平等的《有机蔬菜——根菜类生产技术规程》一文。但有机水生蔬菜生产要求产地四周设置宽度不少于10 m的缓冲带。
2 栽培管理要求
2.1 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强、品质优、产量高并且能适应长江流域栽培的品种,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湖北地区适宜的品种参见表1。
2.2 大田准备
①有机肥料准备 应在基地内建有机堆肥场,堆肥场容积应满足本基地蔬菜生产的需要。如有机水生蔬菜生产基地周边有畜禽养殖场,可在基地建立沤粪池或沼气池,将禽畜粪便就地无害化处理转化为沼液、沼渣使用。
应使用主要源于本基地或有机农场(或畜禽养殖场)的有机肥料,可使用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的动植物的粪便和残体,植物沤制肥、草木灰和饼肥等。经认证机构许可可以购入一部分农场外的肥料,外购的商品有机肥,应通过有机认证或经认证机构评估许可。
有机肥料应在施用前两个月进行无害化处理,将肥料泼水拌湿、堆积、盖严塑料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60℃以上,以有效地杀灭肥料中带有的病菌虫卵草种等。水生蔬菜产品器官多为地下根茎,土壤环境至关重要,因此有机肥料一定要腐熟后使用。
②整地作畦 宜于大田定植前7~10天整地,耕深25 cm以上,清除田间和四周田埂杂草和残茬,耙平泥面。基肥施用应符合GB/T 19630.1-2011中5.7的规定。每667 m2宜施入腐熟农家肥2 500 kg,或腐熟大豆饼肥130 kg,或腐熟花生饼肥150 kg,另加磷矿石40 kg及钾矿粉20 kg。其中,饼肥不应使用经化学方法加工的,磷矿石为天然来源且镉含量小于等于90 mg/kg五氧化二磷,钾矿粉为天然来源且未经化学方法浓缩、氯含量少于60%。另外,宜每3年施一次生石灰,每次每667 m2施用75~100 kg。
2.3 种苗准备
应符合GB/T 19630.1-2011中5.5的规定。即应选择适宜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抗病虫害的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中应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应选择有机种子或植物繁殖材料。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子或植物繁殖材料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或植物繁殖材料,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子和植物繁殖材料的计划。应采取有机生产方式培育水生蔬菜的种苗。不应使用经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的种子和植物繁殖材料。
①藕莲 品种纯度不低于95%,带泥量不高于20%,单个种藕藕支具有至少1个顶芽、2个节间、3个节,且未受病虫为害,无大的机械损伤,萌发率不低于90%。每667 m2种藕用量宜为250~300 kg,从种藕采挖到大田定植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0天。种藕临时贮藏可采用遮荫浇水保湿或水中浸泡等方法。
②子莲 种藕纯度不低于95%,单个藕支至少具有1个顶芽、2个节间和3个节,未受病虫为害,完整、新鲜。每667 m2用种120~150支,采挖后10天内定植。种藕临时贮藏可采用遮荫浇水保湿或水中浸泡等方法。
③茭白 茭白选留种应每年进行,去除雄茭、灰茭及混杂变异株,选留具有品种特征的正常茭白植株。
单季茭白品种及鄂茭二号、刘潭茭、广益茭等夏秋兼用型双季茭白品种:秋季选留具备品种典型性状、无雄茭、无灰茭、薹管低、结茭整齐、结茭早、单株首次采收时的结茭数不少于4个的植株。按每667 m2预栽大田选留350~400个种墩的量选留种墩。生长期间,随时连根挖除雄茭、灰茭及劣变植株。产品采收期间,对入选植株予以标记(宜用长50 cm的红色塑料绳绑缚于入选株薹管基部作为标记)。植株地上部枯萎后,齐泥割除,挖出选留植株的种墩用于寄秧越冬。寄秧时间宜为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寄秧行距宜50 cm、株距宜15 cm,深度以种墩根系入土为度。寄秧期间水深3~5 cm。定植前5~7天,将寄秧田内长势过旺、且茭苗明显高于周围大多数茭苗的种墩剔除。春季定植,每667 m2用350~400墩种墩。大田定植前1~2天挖出种墩,用刀纵劈,分成定植用小茭墩。各小茭墩均应带有至少1个老薹管、3个分蘖苗,且苗高30 cm。若定植时茭苗过高,宜截除叶片上部,留株高30 cm。
小蜡台、中秋茭、梭子茭等以采收夏茭为主的双季茭品种:夏季选留结茭早、多、齐、结茭部位低而且品种特征典型的植株上未孕茭的分蘖。从基部连根拔下,割除叶片上部,留长25~35 cm,假植行距20 cm,株距15 cm。假植期间田间保水3~5 cm,假植期30~50天。每667 m2大田宜准备45 m2假植秧田。假植秧田要求土质肥沃,充分耕耙,地面平整。秋季用种苗定植。从假植秧田取苗后,宜先打去基部老叶并齐割茭白眼上部叶片、留株高100 cm,每小墩留苗1~2个。
④芋头 单个种芋质量宜为50 g,用种量宜为多子芋125~150 kg/667 m2、槟榔芋50~80 kg/667 m2。宜于3月上旬采用塑料小拱棚或大棚育苗,播种间距15 cm,覆土厚度以盖住顶芽为度。设施内温度宜为20~25℃,稳定高于23℃时,揭膜通风。1~2片真叶时移栽定植。
⑤荸荠 催芽:种荠应外形圆整、表皮无破损、芽头粗壮、皮深褐色、品种特征典型、单个球茎质量不小于20 g。4月上旬开始催芽,宜在室内或采用塑料薄膜小拱棚覆盖。催芽时,将种荠顶芽朝上,排列在稻草上,叠放3~4层后,上铺一层薄稻草,每天浇水保持湿润,芽长1.5~2.0 cm时揭除稻草。亦可于阴凉处,排于平铺的细砂中,种荠球茎间隔1.5 cm左右,露出顶芽,适量喷水,并用薄膜小拱棚覆盖保温催芽。幼苗叶状茎高10 cm时,揭膜炼苗7~8天后假植秧田育苗。
假植:假植育秧田宜选择排灌便利、有机质丰富、地面平整的水田,每667 m2施腐熟粪肥3 000 kg或腐熟饼肥150 kg。秧田与大田面积比宜为1∶(20~25)。5月中下旬假植,株距60 cm,行距60 cm。每15天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腐熟人粪尿1 000 kg,共追肥2次。水深保持2~3 cm。
⑥慈姑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便利、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宜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3 000 kg,耕深20~25 cm,苗床宽1.3~1.6 m,过道宽30 cm。选具有品种典型特征的成熟球茎作种。顶芽直径宜0.6~1.0 cm,每667 m2大田宜选留球茎100 kg。4月下旬至5月上旬插播,株距15 cm,行距20~25 cm,顶芽基部第3节插入土中2 cm。播种后7~10天每667 m2施20%腐熟粪水1 000 kg,水深宜2~3 cm。之后,晒田7~10天,再灌水2~3 cm。苗高25~30 cm时,水深6~10 cm。
⑦菱角 大田直播:每667 m2备种15~20 kg。大田移栽定植:宜于3月上旬催芽。将种菱盛置于容器中,水面高出菱种表面2 cm,上盖薄膜,日晒加温,夜盖草帘,芽长0.5 cm时播种育苗。育苗秧田宜选择避风向阳、土质肥沃、水深10~50 cm田块,播种前清除浮萍、水绵等。秧田面积与大田面积比宜为1∶(8~10),每667 m2秧田播种量宜为80~100 kg。
⑧芡实 每667 m2大田用种量1.0~1.5 kg,育苗移栽或大田直播。
育苗移栽时,宜于4月上中旬催芽。洗净种子,清水浸泡,水深以浸没种子为度,每天换水,昼温20~25℃,夜温15℃以上。10天后(60%以上种子发芽露白时)播种。苗床要求平整、无杂草,且避风向阳。均匀撒播,每1 m2 300粒,灌水10 cm,随芡苗生长逐渐加深至15 cm。播种后30~40天,幼苗具2~3枚箭形叶时,移苗假植。假植间距50~60 cm,深度以种子、根系及发芽根入泥为度。初期保水15 cm,后逐渐加深至40~50 cm。
⑨莼菜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2~3年生莼菜作种苗,每根种苗带3~5节。每667 m2莼菜种苗用量宜为200 kg。
⑩豆瓣菜 有性繁殖品种:宜8月中旬至9月底播种,拌细土均匀撒播,每60 m2苗床播种100 g(可供1 000~1 333 m2大田用苗),播后覆遮阳网。出苗前宜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浇5%~10%腐熟人粪尿1次。
无性繁殖品种:从越夏种蔓上采集插条育秧,插条长度宜12~15 cm。秧田扦插前,每667 m2施腐熟人粪尿1 000 kg或腐熟厩肥2 000 kg。畦宽宜为1.2 m,畦沟宽宜为35 cm,并保持畦面湿润。宜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扦插,行距15 cm,穴距10 cm,每穴2~3株。扦插后保持土壤湿润或保持水深3~5 cm。
⒒水芹 8月中下旬,割取水芹种茎,切除种茎顶梢,剩余种茎切成长30~35 cm节段,每15~30根扎成一捆,交叉堆码。堆码前先垫10 cm厚秸秆,堆码高度不宜超过1.5 m,宽度不超过1.0 m,堆码后再覆盖5~10 cm厚秸秆,浇透水后覆盖黑色遮阳网。宜每日早、晚各浇水1次。宜3天翻堆1次,洗去残枝烂叶,浇透水。50%以上种茎腋芽长2~3 cm时即可播种。
⒓水蕹菜 种子的品种纯度不应低于93%,净度不应低于95%,发芽率不应低于70%,含水量不应高于13%。育苗移栽时,每667 m2 大田用种量宜为2.0~2.5 kg。宜先用55℃温水浸种10 min,再在25~28℃水中浸种18~24 h,或常温下浸种24~36 h,其间换水1~2次。之后,置25~35℃下保湿催芽2~3天。每1 m2苗床播种7 g。播后洒清水一次,并覆2 cm厚细碎细土。苗龄40~50天或苗高20 cm以上时定植。
2.4 大田定植或直播
大田定植或直播技术应符合表2的要求。
2.5 大田管理
①水深调节 宜按照表3的规定进行。
②追肥 应符合GB/T 19630.1-2011中5.7的规定。宜按照表4的规定进行。
③其他管理 茭白打老叶和割残株:7月中旬至8月上旬,宜从叶鞘基部拉除老黄叶1~2次,踩入泥中。宜在12月割除茭白残株地上部,割口与泥面齐平。
芋头培土:宜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配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并培土10~15 cm。
水芹软化:深栽软化栽培12月上中旬,当株高35~40 cm时,将植株连根拔起,按每穴20~30株合成一把,重新栽植,穴间距15 cm,栽植深15~20 cm,水位随气温降低逐渐加深,以顶部叶露出水面3 cm为度。
芹芽栽培:11~12月,先顺向理顺植株,再覆盖黑色塑料薄膜,或无色薄膜+秸秆,覆盖期30~40天。
3 病虫草害防治要求
①主要病虫害。病虫草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应符合GB/T 19630.1-2011的5.8.1的规定,即从作物—病虫草害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还应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②相关投入品的使用应符合GB/T 19630.1-2011中5.8.2的规定。
③莲藕腐败病、芋头软腐病、荸荠枯萎病、荸荠秆枯病、食根金花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宜实行水旱轮作及合理间、套作。
④茭白胡麻叶斑病、茭白锈病、菱角白绢病、菱角纹枯病、菱萤叶甲、食根金花虫、茭白螟虫等病虫害防治宜清除植株残茬、田间和田边杂草。莲藕腐败病宜及时拔除感病植株。大田准备时,应定期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适时开展防治。
⑤保护蛙类,捕食田间害虫;放养泥鳅、黄鳝等捕食食根金花虫幼虫等;利用赤眼蜂、草蛉、丽蚜小蜂、瓢虫、食蚜蝇、猎蝽等天敌捕食害虫。
⑥斜纹夜蛾的卵块和幼虫,藕田的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等可人工捕杀。
⑦斜纹夜蛾、白禾螟等采用杀虫灯诱杀,有翅蚜成虫采用黄板诱杀,斜纹夜蛾、菱萤叶甲、白禾螟、二化螟等害虫的成虫还可采用性引诱剂诱杀。
⑧设施栽培时,宜使用防虫网。
⑨斜纹夜蛾等亦可用苏云金杆菌和微孢子虫防治,芋头软腐病等可用波尔多液防治。
⑩生长期间及时人工除草。
4 采收要求
采收标准及技术见表5。
5 生产档案管理要求
可参照本刊2013年第23期汪李平等的《有机蔬菜——薯芋类生产技术规程》一文。
以上为长江流域有机水生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