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重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为例
2014-01-04程征明
程征明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理论渊源
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原有系统进行某种程度的解构,各种社会矛盾对立激化,例如贫富悬殊的严重化、老龄化问题、家庭暴力、妇女被歧视、儿童被虐待、青少年与主流社会的对立、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的分化、弱势群体被边缘化、价值观扭曲、资源紧缩等等,都对社会整体系统的顺畅运行提出了新的课题,政府面临着新的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经济的繁荣发展,也通过福利资源分配等因素带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因而对各类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人才存在广泛的钢性需求。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出台,其中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1]2011年11月,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进行了部署,同时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此外还将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进行了具体说明。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社会工作的重视,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方向引导和政策支持。
根据《意见》的解释,社会工作是一项帮助人解决与社会环境发生问题的工作,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主要分布于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中,以政府为例,凡是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等岗位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参与。从专业输入历程来看,社会工作专业发轫于英国,经过美国的发展再向全世界扩展,并经日本传入我国,目前正处于向本土化转型的阶段。
从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来看,社会工作的理论可追溯到1883年美国社会学家Lester F.Ward出版的《动态社会学》(Dynamic Sociology)一书,Ward在书中认为无目标的动物演化及优胜劣汰的进化规则并不能套用于人类社会,进而提出福利方案与竞争管制对于社会整体有正面效益。Ward的观点与自由经济理念相抗衡,成为诸多催生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思潮之一。19世纪以来,这样的思潮进一步鼓励政府发挥新的功能,提供社会福利。进入20世纪,社会福利相关工作进一步专业化,并发展出一系列技术与方法。1904年,纽约慈善研究院(New York School of Philanthropy)就社会工作专业提供了一年的训练课程,从而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规范化的历程,此后,许多大学及专科院校纷纷跟进[2]。
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我国社会和学界对政府职能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各级政府正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国务院在2013年5月24日出台的《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将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作为未来的工作重点。由此可以预见,政府对社会工作服务者的需求正在进一步释放,这必将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时代发展契机。
(二)研究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短缺之间的矛盾愈加突显,因而,加快国家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实施社会福利政策当务之急。目前,学界一大批学者纷纷指出,社会工作专业面临一系列危机和挑战,包括社会工作者缺乏使命感、承诺与专业认同,学校教育与实务脱节,缺乏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发展,过度依赖教育或受制于国家体制,社会工作专业未受到社会普遍认同或高度认可等等。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推动着社会工作的发展,随着中国社会向全民福利阶段的转变,各级政府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将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施政目标,为确保全民福利水平的提升,无论政府还是教育界都意识到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的社工教育制度和社工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3]。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清晰描绘了中国宏观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状况,并提出了社会发展愿景与长远发展规划方向。统筹城乡发展、以人为本、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前的“时代主题”[4]。2010年以来,社会管理就是对人的服务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社会管理创新也成为国家社会工作战略重点之一,在公共服务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社会进入“以社会服务和个人福利服务为主”的新时代。
有鉴于此,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教育不仅有助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也是完善学位教育体系、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同时,正如《意见》所指出的那样,社会工作专业“对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因此,大力推进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适应了我国“加强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响应了中央提出的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指示,并能最终促进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高校开展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就成为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二、国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迅速。早在1987年北京“马甸会议”上就确定了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从1988年到1999年,国内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学校很快就增长到27个。特别是1998年社会工作专业改为“非控制发展专业”以后,很多高校纷纷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根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统计,2000年以来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校以每年20~30所的速度增长,2010年已经达到260所[5]。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从2010年开始招生,首次开办的社工专业硕士的学校共有33所,到2012年全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校增至58所[6]。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取得了诸多成就,“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成绩,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初具规模,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加大,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等方面作用日益显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应该指出,我国在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教育层次上已经具有了较大的培养规模。但由于本科阶段侧重于基础理论教育,缺乏实际操作知识,而社会工作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其学科生长与研究对象直接指向社会实践领域,再加上从校门到校门的连续教育,毕业生的社会阅历少,缺乏工作经验,很难胜任社会服务规划、社会服务统筹、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等高层次的社会工作任务。另一方面,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相比,在培养层次上也存在一定距离。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学位办于2008年召开第26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把发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作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列入专业学位发展计划。从2009年至今,共有58所院校具有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涉及全国24个省份,初步建立了推广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区域布局基础。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验,但是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和还是社会应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呈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科专业属性不够明晰。从学科建设和发展历程来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最初是附属于社会学,再逐步从社会学中独立出来。就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而言,基本都是采取挂靠在社会学下的社会工作方向的方式来招生,一般都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至今还没有社会工作专业博士(DSW)学位教育。社会工作在我国还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边缘性学科,一直作为二级学科寄居在社会学学科门下,社会工作学科没有独立性,较少有独立的社会工作学院,多挂靠在诸如法律、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人文等各种院系之下,也没有形成专门的学位体系。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层次基本上是由低向高发展,尚不具备学科独立发展能力,也没有形成具有特定功能和特色的专业教育体系。
第二,师资力量薄弱,师资素质有待提高。与其他新学科或专业类似,我国内地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起步较晚,近年规模扩张又过快,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建设跟不上发展需要。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相关学科转过来的。专业师资的学历水平整体不高,在岗的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在教学中时常面临自身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缺乏的尴尬,从而对提升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水平有直接影响。
第三、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手段单一,教材本土性不足。虽然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仍处于由引进西方理论和模式向本土化发展的转变阶段,社会工作学科研究缺乏完善的学术基础,尚未形成一套系统成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专业理论研究体系和教育模式。在专业教育及实务中采用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技巧主要沿用西方发达国家,具体体现在教师上课用的教材、案例很多都是从国外直接搬过来的,而缺乏对本土情况的研究。虽然近年来我国也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教材,特别是2004年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负责的8门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本土化理论建构的尝试,但是这些教材中,西方的理论和模式还是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另外,从近些年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的文献来看,理论探讨的研究占所有文献总量的七成以上,并且大部分论述都只是围绕相关的概念、特征以及研究假设,着眼于地方性实践并提升为本土性教育理论与模式的研究还不多见[7]。可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高校教育实践对本土性社会工作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索值得深入研究。
三、重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重庆大学是全国较早开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重点大学之一,在此领域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前已述及,随着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为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如今国内各高校纷纷将应用型硕士教育从传统理论型硕士教育中分离出来,形成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无论是对生源的要求,还是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都明显不同于学术型硕士,它强调的是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属于应用型硕士教育。
按照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其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要求培养对象“一般为具有一定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学士学位获得者”,教学内容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社会工作实务能力训练,兼顾研究能力培养”[8]。这种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有利于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因为只有经过专业学位教育的高层次社会工作者,才有能力对社会服务进行长远设计和统筹规划、对一线社会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领导,从而更好地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鉴于此,重庆大学根据国务院通过的方案,坚持方案要求的培养目标,设置了符合学校自身专业发展的教学培养模式和实习教育管理模式。重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予点设立于本校公共管理学院,2010年申报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点,2012年开始招生社会工作推免生,截至2014年度招收的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已达到38人,学院共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学院建设有教学实验室,设有各种图书、国内外期刊及各种报刊的资料室,为师生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还与一些行业组织(机构)合作,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和就业岗位。
(一)教学培养模式
1.学制
重庆大学规定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的学制实行以2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2.学习内容与目标
由表1可见,重庆大学规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学习内容由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构成,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构建研究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一般方法论与研究基础,完善知识结构、开拓视野、扩展思路,有利于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提高,尚不涉及具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教育课程则涵盖了社会工作领域主要的专业知识,既有理论教学也有实务教学,学生通过对教案中社会学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应的工作方法。一通一专的课程培养计划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在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的提升。
表1 2013级课程结构与学分
3.教学形式
采取讲座课和研讨课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传统讲座课的满堂灌缺陷,让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就相关问题进行更有效的互动和探讨。
4.学习要求
为保证教学效果,学生在讲座课需要做学习笔记,在研讨课上将自己的学习内容做专题报告,从而让教师得到有效的教学反馈,也有助于学生对讲座的内容进行深化和内化。
(二)实习教育管理模式
1.实习教育的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整合课堂所学知识与实务工作,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中国社会工作的行政功能、组织架构及运行和工作程序,了解中国社会政策;将社会工作的知识、方法与态度运用于实务工作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体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培养社会工作的专业精神、态度、价值与伦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9]。
2.实习教育安排及考核
为实现实习教育的培养目标,重庆大学规定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在实习教育阶段应当完成的实践目标包括社会调查方法实习、每周一日社区体验、老年社会工作实习、学校社会工作实习、毕业实习专业技能、毕业论文综合技能。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导师的研究方向及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参加及完成600~800小时的专业实践。其专业实习有专业督导的社会工作实习,可分成同步实习、集中(团块)实习两部分,在两年内完成,分别计学分。
在专业实践组织方面,学院贯彻和体现了“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校外实践与校内实验实践”相结合、“导师安排与学院统一安排”相结合、“校外督导和校内指导”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在专业实践考核方式方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实践之后,要求撰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活动工作日记》和不少于5 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填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考核登记表》。学院还组织校内外专家、现场实践单位负责人组成专业实践考核组,根据研究生的实践时间、实习督导的评价、实践报告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对研究生进行成绩评定,及格者可获得6学分,不及格者要求重修。
(三)专业实践的校企合作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社区以及各种NGO组织、社会工作机构等建立了一系列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场所,为其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实习基础。与公共管理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的单位包括重庆市民政局、残疾人联合会、重庆市慈善总会;社会工作机构包括仁爱、冬青、民悦、慧灵等社工机构;另外重庆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市儿童医院以及渝中区、沙坪坝和九龙坡区的多个社区均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对口实习基地。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不同组织机构形成了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具体包括如下:
1.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指导教师
公共管理学院在安排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时候,赋予企业优先受聘权。例如,公共管理学院在与重庆市民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合作中,就将重庆市民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具备条件的员工优先聘请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而民悦的负责人既是课堂教学的任课教授,也是实习的指导教师。
2.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科研实践机会
公共管理学院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开展见习、实习与科学研究。例如,公共管理学院在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合作中,公共管理学院的专业教师可在儿童医院开展社会工作、医院服务工作、儿童精神健康状况、儿童患者家庭状况等调研活动。儿童医院则负责安排调研、现场观摩等社会实践活动相关具体事宜。
3.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企业为公共管理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提供实习所需的相关技术、相关资料以及相应场地。同时,在学生实习期间,公共管理学院提供实习指导书,并安排专人定期联系指导学生并向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安排专人负责协助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并做好记录。
4.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机会
企业在职人员可以到公共管理学院攻读社会工作硕士或参加各类进修班培训。提供专题培训时,在不偏离培训目的的基础上,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由校企双方协商确定。
5.学校为企业提供指导
公共管理学院利用其专业教师资源和科研力量为企业提供各种专业指导。例如,公共管理学院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提供儿童患者精神健康疏导、医患关系协调、患者家庭的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工作。
6.校企共同开展科研合作
校企双方协商开展科研等合作项目。例如,公共管理学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积极开展了社会工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社会实践研究合作,并联合申报各种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归校企双方共同所有。公共管理学院无偿将调研成果提供给儿童医院用于指导其医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协调医患关系。
再如,公共管理学院和重庆大学附属中学的合作中,公共管理学院把重大附中的典型教育教学经验和模式编写成案例,录入重庆大学案例数据库,用于非商业性的教学和科研。
四、重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存在的不足
尽管重庆大学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培养模式的管理办法、教学计划、教育要求,但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又面临着重庆及西南地区复杂的社会工作环境和要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教育培养的摸索阶段,各种问题和不足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1.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不平衡的矛盾
总体而言,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且缺乏弹性,实践课程分配的学时学分较少。以2013年实际培养计划来看,实际学分为44学分,其中理论课学分为34学分,占总学分的77%;实践环节学分仅6学分,占总学分的13.6%,另外,学术报告1学分,开题报告1学分,毕业论文2学分,尽管部分理论课程中也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实践内容,但可操作性不强,更多地局限于发现问题层面,未能针对解决问题和锻炼职业能力加以指导。
2.课程设计中未能突出本土和地域特色,在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上,缺少针对后发性问题解决的课程
重庆作为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西南地区和亚欧大陆桥上的经济重镇。比如,重庆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多,外来打工人员增多,城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空巢”老年人口众多,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数量逐年上升等现实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都是社会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而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或探讨却极少出现在课堂中。这就不利于学生在学习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本土存在的现实问题,造成教育培养与现实需要的脱钩。
3.社会工作专业某些课程设置存在为适应社会工作系的师资状况而设课的情况
由于暂不具备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力量,只能沿用现有师资队伍承担教学任务。这就使得目前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是建立在教学目标基础上的“应然”结果,不是按照学科本身要求开设课程,而是因师资设置课程。这必然导致课程结构的不合理,从而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效果。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社会工作专业现有教师13人,本校教师1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占45%),副高职称4人(占36%),中级职称2人(占18%),社会工作硕士生导师9人。由于我国长期没有社会工作硕士或博士学位点,因此,我校现任教师和导师中均没有具有专业背景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或博士学位者。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教师或导师普遍存在缺乏实务经验的情况,几乎没有教师是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培训或在民政系统工作过,大多数教师自身也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客观上存在亟需理论教育和实际社会工作的整合问题[10]。
(三)教学方式陈旧
社会工作课程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教师更多的是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现象较为严重,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对社会工作问题的主动思考不足。此外,由于学院师资和课程设置的缘故,导致在实际的课堂教育和实习教育方面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脱节,老师注重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实践操作则有所忽略,导致学生针对实际社会工作的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毕业后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实务性很强的专业,专业实习则是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重视实践教育是发展完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
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务操作的问题,有部分老师还是用老一套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很少能结合实践工作经验进行具体务实的案例教学,即使有案例教学往往也是陈旧的老案例,未能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变化进行更新,给学生带来的指导和启示也大打折扣。很显然,传统的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本专业特殊的社会需求,这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工作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非常不利的。
(四)专业实习环节管理松散
社会工作是一份具有复杂综合性特点的工作,要求专业工作者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协调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专业社会工作者而言,只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才能对尊重、接纳、同感等一些社会工作理念形成切身理解,从而将社会工作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具体工作实践中。因此专业实习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然而,在实习教育模式里虽然安排了实习教育的内容,实习协议里也有较为具体的规范,然而由于缺乏管理和经验,实际的实习实践环节缺乏监督和指导,实际上,我校的学生第一年几乎都在上课,实习过程只有短暂而零散的时间,由于缺少规划、指导和监督,部分学生自己去到实习单位,或是采取应付心态,随便找个单位盖个章,实习日记的内容胡编乱造,致使重要的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这样的实习,对所谓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当然无从谈起,甚至使得学生初步建立的专业理念和从业积极性受到影响。
五、改进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的同时,还应更多地直接参与实务,及时总结和归纳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经验、方法、途径、模式、逻辑体系,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以实践促进研究,开发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本土化系列教材[11]。同时学校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经费支持,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大胆探索,勇敢尝试,编写出适应中国各地现实需要的社会工作教科书,从而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设置,充分认识社会工作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加重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操作的学分比例,提高学生实践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应该参考和借鉴美国和香港地区的管理经验,引进完善的测评体系,将学生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评定量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要求。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适合内地情况、具有本土化特点的实践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体系。
(二)采取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体验式、探讨式与启发式教学为主,用多样化、人性化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教师要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与实践、动脑与动手、思考与行动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带到生产、科研、管理等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去。导师或实践指导老师要把教学目标和产、学、研结合起来,而学生则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反思,要在实践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在学生之间,也应该把小组协作与互动教学的方式结合起来。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小组协作有助于锻炼学生运用团队精神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与合作意识,这些都是从事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导师与实践指导教师需要相互配合制订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实习反馈情况动态调整个人培养方案。
(三)加强实务型师资队伍建设
要实现将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关键,也是高校的使命所在。高校是人才输出源,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实习、调查研究等工作的主要指导者,他们的价值观、业务水平、理论素养、思维方式等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必须首先强化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由于社会工作特别强调实务,因此对专业教师的培训不能只限于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提供积累实务经验的机会,使教师能将教学、科研、实践三者较好地结合起来。学校应尽可能地为现任教师提供多种再深造或进修的机会,建立起定期培训的制度,每年派一定比例的学生和教师去西方社会工作教育先进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进行参观、交流与实习。同时,加强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兄弟院校及民政部门、机构、民间组织进行交流,邀请或聘请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专家、学者来讲学或担任顾问,传授实务经验和技巧,开展合作研究,以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改善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
(四)建立有效的实践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专业教育,强调应用性和经验性[12]。要切实解决现有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时间短、不规范等问题,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做到广泛建设与本土特色相结合,学校管理与基地督导相结合。高等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应同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民政部门、社区服务中心、慈善基金会及其他社会工作机构密切协作,建立具有长期合作性质的实习基地,提倡高校教师组办社会工作机构,为本校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平台,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实验场所,让学生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实践学习,缩短上岗周期,锻炼实务能力,从而更好地符合当前我国各地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例如,可以采取大学生社区工作营的实践形式,让不同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在一起认识社区工作,了解社区工作的使命,探讨面临的问题等等。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EB/OL].[2012 -06 -11].http://cpc.people.com.cn/GB/244800/244853/18135323.html.
[2]陈竹上,曾竹宁.法律知能与社会工作专业:跨界整合的探索及一位外籍配偶争取监护权案例的启发[J].Asian Journal of Arts and Sciences,2011,2(2):163.
[3]左芙蓉,刘继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进程研究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2012(3):73.
[4]邹鹰.发展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纪念《社会工作》创刊2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论坛”综述[J].社会工作·上半月,2008(9):39.
[5]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社会科学,2011(5):85.
[6]王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1):76.
[7]刘斌志.20年来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文献分析[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1):1.
[8]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EB/OL].[2010 - 09 -16].http://edu.sina.com.cn/kaoyan/2010 -09 -16/1546267733.shtml.
[9]江士方,尚金萍.社会工作专业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9):147.
[10]乔世东.浅析当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面对的问题和挑战[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3-15.
[11]马震越,周绍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若干问题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1):70-74.
[12]史铁尔.社会工作教育探索[J].文史博览:理论,2007(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