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生产力标准新论
2014-01-03温莲香
温莲香
摘要:传统的生产力标准多从技术维度、经济维度和社会维度来探讨生产力的发展,而对生产力标准的生态维度研究却明显不足。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需探讨生产力标准的生态维度,也符合马克思生产力范畴的基本要义。生产力标准的生态维度就是人的生产活动与周围生态环境是否和谐以及和谐的程度。这要求生态文明视域下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价值优先”原则,体现“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双重统一,实现物质财富生产和生态财富生产的双重统一,反映生产成本核算和生态成本核算的双重统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运行模式。
关键词:生产力标准;生态文明;生态维度;生态系统;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10-019-05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生产力标准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制度进步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多数学者从技术维度、经济维度和社会维度来探讨生产力标准,而对生产力标准的生态维度研究却明显不足。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产力标准的生态维度,更是生产力标准顺应时代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
一、生产力标准的生态文明视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形态,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否定之否定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进步状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立足经济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着眼破解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锐矛盾,积极应对当前和长远发展不可持续的复杂局面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遵循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建立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升永续发展的能力。由此看来,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词皆指向“生态”,旨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发展生产力。“传统标准所考虑的只是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至多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而没有考虑到生态效益。这样的生产力标准正是造成环境与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具有显著的不可持续性。”显然,传统生产力标准的技术维度(生产工具、科学技术)、经济维度(劳动生产率、国民收入、经济效益等)、社会维度(劳动者的全面发展、社会化的程度、社会效益),已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故生产力标准的内涵应与时俱进,探讨生产力标准的生态维度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目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遭遇到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瓶颈制约。据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1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2011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404.3万吨,比上年上升5.73%;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和农业污染物排放量大,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突出表现为部分地区农村生活污染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渤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严重,黄海、东海和南海局部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呈加重趋势。据有关统计,2010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的9.5%,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总能耗的19.5%。其中,一次性能源消耗达32.5亿吨标准煤,能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电力、钢铁、有色等8个行业单位产品平均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仅以技术维度、经济维度和社会维度来评价生产力发展的标准难以为继,重视生产力标准生态维度的研究,摒弃重经济增长,轻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畸形发展观,用生态标准规制经济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注重对生态系统损耗的修复、补偿和维护,提高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化解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突出矛盾的路径选择。
二、马克思语境中的生产力范畴是生产力标准的逻辑起点
所谓生产力标准,也就是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制度进步的尺度。要考察生产力标准,首先必须厘清生产力范畴的本质和内涵,即什么样的生产力才能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检验标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生产力即劳动生产力,是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加工劳动对象以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马克思正是从劳动和一般劳动过程出发,把劳动生产力看作是生产力的本质形态,并规定着生产力的本质特征。马克思用“新陈代谢”(物质变换)这一生态学概念来描述劳动及其过程,使生产力概念具有了生态学意义的内涵。他指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双向度的物质变换活动,这就意味着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规律:一方面,作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以消费自然资源来供养自身;另一方面,作为生态系统的供养者,以向自然环境排放生产、生活废弃物来供养自然环境,从而把社会经济过程纳入自然生态过程中。由此,人类社会的劳动过程呈现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变换和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变换相互融合的生态经济过程。这表明马克思所确证的生产力不是单纯追求“人类对自然控制、统治、占有”的单向度征服型的生产力,而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同进化的双向度和谐型的生产力。因此,马克思语境中的生产力概念内含着生态维度。正如有学者所说,“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概念中实质上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相互协调的生态平衡关系的精神。”
在马克思看来,不仅生产力的概念中内含着生态维度,而且影响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因素中也体现了生态因素。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由此,可将影响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技术因素,即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社会因素,即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和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三是经济因素,即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四是生态因素,即自然条件。也就是说,马克思主张生产力的发展是技术、社会、经济、生态四大因素的完美结合,缺一不可。
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的有机整体。“如果资本不把它所用劳动的生产力(自然的和社会的),当作它自有的生产力来占有,那么,劳动的这种已经提高的生产力,就根本不会转化为剩余价值。”“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马克思把由瀑布、土地、矿藏等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生产能力称为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是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自然再生产能力和社会再生产能力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彼此交织在一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协调发展,生产力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严厉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牺牲自然生产力换取社会生产力片面发展,致使生产力发展遭遇严重的资源环境威胁的不负责任的短视行为。“自然条件所能提供的东西往往随着由社会条件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的减少。……我们只要想一想决定大部分原料数量的季节的影响,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等等,就明白了。”劳动生产力并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提高,反而由于这种发展补偿不了自然生产力的下降而下降。
解读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可知,生产力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建设自然,使人类和自然在和谐统一中相互转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以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生产力标准的生态维度
依据马克思语境中的生产力范畴的内涵,生产力是劳动力、自然力、社会力以及科学技术力等各种能力动态结合所产生的一种合力,因而,生产力标准应是技术、经济、社会和生态多重维度的综合统一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生态内涵,这就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也就是说,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要看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多少,更要看生产活动是否尊重自然规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否有助于维护和改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即人的生产活动与周围生态环境是否和谐以及和谐的程度。
1.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价值优先”原则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形态是生态经济,它要求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的再生循环规律,因而是一种生态价值优先的经济。所谓“生态价值优先”原则,即生态价值优先于经济社会发展价值、以生态价值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它与生态经济学所强调的“生态合理性优先”原则是一致的,包含生态规律优先、生态资本优先和生态效益优先等具体要求。因此,生态经济形态是以生态资本为主导、技术资本为支撑、物质资本为基础、社会资本为保障的新型经济形态。在四大资本中,物质资本的损耗可以再生产出来,技术资本内生于人的智力创新,社会资本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得到修复,而生态系统的平衡能力与自我恢复能力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一旦被严重损害就很难修复,而生态资本的丧失会使其他资本失去依托,成为无本之木。因此,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生无法调节的矛盾冲突时,必须果断地舍弃眼前的经济效益,维护长远的生态效益。尤其在生产力的布局上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因素的状况,遵循生态规律,依据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优化原则,考察布局现状,评价布局效益,规划生产发展,调整生产结构,努力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协同共生。
2.生产力的发展应是“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双重统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内涵,它强调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和目的地位,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把全体人民的可持续生存和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以生态为本就是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要关心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自然,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生态文明视域下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摒弃把以人为本片面地理解为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唯GDP是图,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而要实现“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双重统一。
首先,以人为本的全面性规定包含着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涵义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们的利益需求多元化,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精神利益和生态利益等,其中生态利益、生态公平成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利益需求。人民群众生态利益是指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和良好生活环境的权利,具体包括让人民群众喝洁净的水、享受新鲜的空气、吃放心的食物,在赏心悦目的生态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尊重和保障公民环境资源利用权、环境状况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环境侵害请求权等权益。生态公平是指在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包括代内生态公平和代际生态公平。重视代际生态公平尤为重要,它要求当代人在利用生态资源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同时,要维护生态资源可持续的再生能力,给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生态资本。可以说,以生态为本,关心、尊重、解放、建设自然,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关心、尊重、解放、发展人类自己。
其次,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双重统一。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并非完全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达到一致的,因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共生性,这是由人类劳动的实质所决定的。劳动过程是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运动过程。一方面,人们通过占用和耗费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从生态系统中取走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生产出对人有用的劳动产品,即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人们还会把一些经济系统物质和经济能量再输回到生态系统中去,来补偿对生态系统的消耗。这样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带来某些影响,即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如果投入和耗费同样的劳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和生态平衡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就是生态正效益;反之,就是生态负效益。因此,当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通过认识和利用生态经济规律,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并运用一定的科技手段实现对自然界的合理利用、有序保护和科学管理,将人类的生产行为控制在生态承载力限度之内,尽可能预计现在行为的未来生态后果,努力调节和消除自己行为的消极影响,以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获取物质变换的合理性与协调性,就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生产力的发展应是物质财富生产和生态财富生产的双重统一
根据现代经济社会生产的社会总产品构成理论,社会满足现代人类全面需求的总产品由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生态产品构成。它们的各个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要得到补偿,无论在价值上还是在实物上,都要求它们的生产同社会对它们的需求之间保持平衡。然而,残酷的现实是经济再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自然再生产相对缩小的趋势的尖锐矛盾,导致生产力的发展陷入严重的困境。解决问题的出路:一方面,将经济生产总需求控制在生态系统的限阈值内;另一方面,增加生态系统的总供给,使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生态产品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保持平衡。据此,生态文明视域下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是物质财富生产和生态财富生产的双重统一。它必须既注重物质财富的增长,又要保证生态财富的存量。
生态财富是指能够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自然对象、自然条件。既包括作为加工对象的自然资源,又包括由森林、草地、土壤、大气等多种自然生态环境组成的生态体系。它分为天然生态财富和人工生态财富两大类。随着人类足迹的不断扩大,天然生态财富越来越少。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时代,生态财富再也不能完全凭借自然恢复能力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保持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对生态财富的再生产投入劳动,使自然再生过程和社会再生过程结合起来,增加生态财富的供给量。其途径之一是直接增加生态价值量:第一,对一些可更新、可再生资源,通过改善其生存生长环境和条件增加其存量;第二,扩大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领域,不断开发新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增加生态财富;第三,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品,以及不断发现自然之物新的有用性,以促进生态财富价值量的扩充;第四,以科技进步来创造人工自然财富。其途径之二是间接增加生态财富存量:第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现有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相对浪费而言,节约就是增值;第二,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利用生态工程工艺技术,把被污染的环境修复到未污染的状态,利用生态恢复技术,借助生态系统演替和自我恢复能力,使被扰动和损害的生态系统恢复到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实现生态恢复,这样就恢复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第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例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人类生态服务业(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生态服务业(物资还原、环境保护)等,最大幅度地减少自然成本和环境负外部性,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与利用,达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扰动最小化,有效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提升生态财富的生产效率。
4.生产力的发展应是生产成本核算和生态成本核算的双重统一
环境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商品的成本由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现在使用生态环境而放弃未来效益的价值)和外部成本(因商品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产生的损失)构成。但是目前,企业只核算生产成本,还没有核算包括使用成本和外部成本在内的生态成本,这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的要求,企业生产应是生产成本核算和生态成本核算的双重统一。生态成本是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以及因此而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危害所构成的负经济效益。具体构成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源耗减成本,包括保持原材料可持续性的成本和自然资源耗减成本;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成本,可分为自然资源基本存量必要维护费、环境污染的预防支出、治污费用及其他支出等部分,该项成本耗费的发生能有效消除因自然资源现状改变和环境质量下降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三是生态环境损害成本,主要包括废弃物处理成本和环境破坏修复成本,即恢复由生态环境质量、结构、功能下降等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的费用。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企业在核算传统的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有效利用及改善的成本、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与运行成本、修复生态环境影响所造成的损害成本等进行相应核算,把环境和资源因素充分考虑到企业成本和效益中来,以正确反映产品成本。将生态成本反映在产品价值形成机制中,实现生态成本内部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生态意识,变被动为主动,自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努力实现生产过程生态化,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避免走“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的传统发展道路,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运行模式。
总之,生态文明视域下生产力标准的生态维度就是要以“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为标准评价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谓代价小,就是要坚持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来支持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效益好就是坚持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筹,寻求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排放低就是坚持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用适当的环境治理成本将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可持续就是要坚持资源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相融合,以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孙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