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014-01-03杨凤怡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方式的阐述,阐明其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整体性思维在现代可持续发展观中的重要性,说明中国传统整体性思维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依赖于整体性思维方式。
关键词:整体思维;可持续发展;意义
1 中国传统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如果要了解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首先要理解思维是什么,柏拉图曾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思维就是人脑的活动,是人类大脑储存、遗忘、检索、整理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所以爱因斯坦也认为:“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思维方式简言之就是思维的方法,是一定群体的人所习以为常的惯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思维方式的特点能够体现各个不同群体所具有的独特思维习惯。中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这个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思维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与中国传统的社会环境以及哲学致思方向等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大多是关于社会政治、人生哲理以及对历史的思考方面,传统哲学都注重思考整体事物的发展及其关系问题,中国的思维方式的重心是在哲学思维。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擅长于从具体的同一性出发,以整体的观念认识对象。其中著名的“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就是在看似无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时空结构,以便把这些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自此事物了解彼此事物的目的。“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注重整体性的理性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就是将天、地、人以及社会看作是整体,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古代传统思想中关于整体性的表述有:“人之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同样在《易经》圜道观与阴阳五行说中都有整体思维观的体现。中国古代通过了解天、地来推知人事,因为天和地的规律是很容易被发现并且能够在长期的实践之中被掌握。耗散结构的创始人普里戈金在《从存在到演化》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与协和的。”宋代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中城市的布局就体现了整体性,使“天、地、人”合一,可见古人很重视环境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在整体系统中体现“以人为本”,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和制约。
综上所述,就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相当先进的,中国的思想家们早已运用了整体的观念来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践。
2 整体观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整体思维方式要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中明确地指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另外,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表述还有“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新提供的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多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以及“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属性是既要满足当代人需求也要满足未来子孙后代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国家发展的问题,国家之间要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要促使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世界的整体性发展的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国际合作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社会的进步是人发展的必然性条件。追溯历史的发展历程,人类从最原始的“看天吃饭”到现代社会主动地改造、利用自然,由此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人类开始占领了主导地位后便开始用征服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失去了理性的利用自然和开发自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人类也遭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人类不能忘记人是依赖着大自然生存的,是以自然为基础开展各类事件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人类的发展之路,它是从整体出发思考人类、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之中不能夸大人类的作用同样也不能太过消极的看待人类的地位,这样才能在以自然为基础,人类发挥积极作用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人及其活动是发展的关键性力量。人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要站在整体的角度这改造,做一个“谨慎”的改造者和勇敢的调控者。
其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是整体性思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進,可持续发展观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发展观念,科学技术虽然使社会与人类迅猛地进步,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人类不知道以后的人类社会究竟是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而可持续发展就向我们提供了今后发展的蓝图。各国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现实,运用整体思维方式憧憬未来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将整体性思维作为思维的方法把发展及其过程作为思维的核心,对现代社会与今后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决策。
总而言之,整体性思维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内在的联系,可持续发展要立足于整体性思维才能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整体性思维的思维产物,二者内在关系密切。
3 传统整体思维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乃至今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传统思维方式的研究可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发展。面对当今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给环境带来破坏以及环境资源浪费的现象,中国传统整体性思维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就可以给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一些启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该以中国传统整体思维中的精华部分为借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崇尚整体概念与协同理念,将万物与人看作整体的组成部分,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反对将人与自然的割裂与对立。另外,传统整体性思想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制定的而且实施者也是人,所以以什么思想指导人们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实施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人们应摒弃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思想,这样急功近利的发展只是一时的不是长久之计,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指导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刘昌铭.中华生态环境文化[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3年版.
[3]张岱年.中华的智慧—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未来十年的生态文明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5]金建萍.人的发展和社会的一致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6]自然辩证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杨凤怡(1989-),女,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