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在“风花雪月”中为兵服务一辈子
2014-01-03王建柱
文/王建柱
201座 4谈年会10在月北1京5召日开,。文中艺共工作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现年84岁的阎肃在发言时称:“我称得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到现在依然在心里经常哼唱着‘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喘气’那些歌。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所以,我、我们心中常念叨的就是6个字:‘正能量、接地气’,在部队来说就是有兵味、战味!”
听过阎肃的发言后,习近平幽默地说:“我赞同阎肃同志的风花雪月。”全场响起会心的笑声。习近平接着说:“这是强军的风花雪月,我们的军旅文艺工作者,应该主要围绕强军目标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我特别赞同。”
80余年人生路,60余载“风花雪月”情,自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线一名老兵的阎肃,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作品。
快乐的老爷子
近些年,电视观众一定会发现,每逢盛大节日,但凡有个庆祝晚会什么的,那总撰稿或总编剧总是少不了阎肃。为此,同行们称他为“春节晚会专家”,他也笑说自己成了“晚会专业户”了
阎肃天生乐观爽朗,敢于直言,虽然身着戎装,虽然名叫阎肃,但他并非严肃得一本正经。当年,与来访者谈到即将到来的八十寿辰时,他半开玩笑地感慨道:“我终于成了‘80后’了!”
“我身子骨硬朗,腿脚好,还能够发挥点余热,作为一名老兵,参加这些活动也算是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做点贡献吧!”
只要是对文化建设有意义的活动,阎肃总是来者不拒,他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慷慨让很多人心生敬意。
半个世纪以来,阎肃下连队、走营房,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像《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 《长城长》等,这些歌曲不仅在部队,而且在社会上也被广为传唱。这些歌气魄大、感情浓,反映了阎肃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子弟兵的厚爱。除了军旅作品之外,阎肃创作的京味歌曲同样佳作甚多,比如《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北京的桥》,等等。这些歌词,写得如行云流水,细腻委婉,令人陶醉。作家苏叔阳评价说:“阎肃弄出来的歌词,大白话的居多,但他的大白话里满是学问,俗中见雅,耐人寻味。既不是白开水,又不装腔作势,是一首一首的诗!让人不得不服!”而阎肃认为,好歌不是凭空造的,它来自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同时也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因歌剧《江姐》一举成名毛主席亲切接见并加以勉励
说起阎肃的代表作,最著名的当数歌剧《江姐》,这是阎肃31岁时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一部歌剧。此剧于1964年公演后,立即引起轰动。那一曲“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的《红梅赞》,成了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经典歌曲。提到歌剧《江姐》的创作,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1962年,阎肃创作了独幕歌剧《刘四姐》,拿到300元稿费,他和同事们到北京东来顺吃了一顿涮羊肉。酒过三巡,众人把目光转向阎肃:“咱今儿‘吃’完了‘刘四姐’,明儿呢?”
阎肃被同伴一语逗乐了:“我刚看过《红岩》,里面有个‘江姐’,排出来一定很有教育意义。”
一个月后,剧本初稿送给了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刘亚楼当即要求:“精雕细刻,一定要打响!”于是,阎肃怀揣剧本几下四川,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与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位亲属和战友谈得声泪俱下。用他们的话说:“一个弱女子,如此铮铮铁骨,立在舞台上岂能不感人?”
经过两年的锤炼,1964年10月13日晚,毛泽东在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等陪同下,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歌剧《江姐》。毛泽东看得很专注。第二天便接见了剧组的同志们。年底,剧组准备去南方演出,毛泽东再次鼓励:“我看,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去教育人民嘛!”
两个月后,毛泽东想见一见《江姐》的剧作者阎肃。
在中南海,毛泽东笑呵呵地走过来,握住阎肃的手:“你那《江姐》写得不错啊!”阎肃听不大懂湖南话,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又一连串地谦虚:“写得不好……写得不好……请主席多批评!”
毛泽东见阎肃听不大懂他的话,也不再说了,他让工作人员取来一套精装的《毛泽东选集》送给阎肃。阎肃向毛主席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刻成了阎肃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记忆,才有了阎肃爱党信党、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才有了阎肃满怀激情地创作出一首又一首歌颂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大步向前的好歌。
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
1983年《西游记》投入拍摄时,导演杨洁并没有想到让阎肃写这个剧的主题歌词。音乐编辑王文华约来主题歌,让杨洁审查。杨洁看后觉得不大够劲儿,决定另找人,辗转找到了阎肃。阎肃在看过样片之后就开始琢磨:他们师徒四人,作为大师兄的孙悟空牵马走前,师父唐僧在他身后,沙和尚挑着担子,善于倒打一耙的猪八戒跟在后头,于是,“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这些好似天然生成的优美词句便从他心底涌出。但刻意求新的阎肃仍觉得缺乏深度。阎肃苦恼地说:“当时逼得我满屋子转,居然将地毯踩出条白印来。”他猛然想起鲁迅先生“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名句,瞬间蹦出“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点睛之笔”!有了这句,全盘皆活。
主题歌写好后拿到杨洁那里,杨洁一看大加赞赏。作曲家许镜清赋予了优美旋律。于是一曲《敢问路在何方》就这样传遍了千家万户,成为那时最为流行的歌曲。
从此,阎肃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许许多多被人们传唱的歌词,包括曾风靡一时的京腔京韵京曲。这些歌唱醉了听众,唱红了歌星,他也成为了词坛上公认的“大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阎肃生于河北保定,10岁时随父母远走巴山蜀水,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并于1948年考入重庆大学。在重庆大学,阎肃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外围组织。
1952年,阎肃随部队开进了朝鲜,成了一名“最可爱的人”。
因阎肃文化水平比较高,在部队被分配做宣传工作。白天,他到部队战斗的第一线,了解各连队的英雄事迹;到了傍晚,就现编现写现唱,给战士们表演。
从朝鲜战场回来,阎肃原来所在的青年文工团改名为西南军区文工团。阎肃在当演员的同时,又当舞台监督,还拉大幕以及催场。1955年,随着当时几个大军区撤销,原西南军区文工团一分为二,阎肃随歌舞团大部调入空军空政文工团。
在空政文工团他先做演员,后当队长,最后又干上了创作员。几十年来,他以惊人的毅力阅读了大量中外文艺作品和文艺理论,特别是熟读唐诗宋词,这为他创作大手笔的佳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阎肃写歌声名显赫,同时还创作过几出颇有影响的京剧现代戏。比如京剧《红色娘子军》,其中的两句唱词至今他还念念不忘:“五指山为什么不把五指握成拳,打死南霸天!”此外,阎肃还创作过现代京剧《红岩》。
阎肃的读书范围可说是包罗万象,他经常说,不要封闭自己,读书要杂一点。说起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作品,阎肃认为是鲁迅的《呐喊》《野草》和《朝花夕拾》。他说:“艺术应该是严肃的,而不是一群搔首弄姿的人的江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得有个脊梁骨,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脊梁’。”
许多人问阎肃为何能创作出这么好的歌词、出这么好的点子,其中有什么诀窍?他的回答是:“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在创作上没有别的窍门,只有以上这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