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舞美教学后的思考——中美舞台美术教学思路之对比
2014-01-03严卿月
严卿月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1)
在我看来,这是一次短期的密集型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仅仅为期七天,时间虽短却已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场次剧目的舞美设计创作部分。从剧本的阅读理解到展现设计成果(康奈尔盒、舞台模型、人物造型设计图)是一鼓作气,一气呵成。在平常的教学中,完成这样一个多幕剧的舞美创作一般需要安排一个月以上的课程,所以这次的“七日工作坊”对于教师、学生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美国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与我们现行的模式理念并没有大方向上的差异,而是在一些细节要求上侧重点的轻重程度略有不同,我将这些新思路进行了总结归纳,对以下这几方面做了细致的思考。
一、关于cornellbox(康奈尔盒)
(一)概念理解。“康奈尔盒”(cornellbox)是这次教学带来的新名词,是黄教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的重点。“康奈尔盒”的概念是第一次接触,这是一个美国舞台美术设计的专业术语,起初我们几位跟随教学活动的教师都比较陌生,通过几天的学习后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在我看来“康奈尔盒”就是一个小型的意境空间,是将戏剧作品的主题、风格、精神内涵以及主人公的人物特征和内心情感等通过物质手段以暗示、隐喻或象征的手法通过不同的材质组合构建并展现出来,最后以一个“盒子”作为此特殊的赋予情感之物象的载体,“盒子”的形状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方形,它可以是任何形状,是根据设计者对剧本的把握和材料的选择来决定的。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也曾有类似的教学环节,一般是以低年级单元小品的训练来完成,如材料小品练习、诗小品练习等都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模型体现意境空间,侧重学生对某种意境的把握和对材料表现情境的认知。到剧目设计阶段则直接进入到各场次的舞台场景设计,忽略了“康奈尔盒”这个把握剧目整体风格意境的环节,以最为凝练的方式,表现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而这个环节正是美国教学中一再强调的重中之重。它能让设计者由始至终都一直抓住戏剧作品的整体情感,随时保持着初读剧本时的浓厚兴趣与炽热之情,把握住最初的情感律动,使设计思路清晰明了,连贯不间断,避免了在设计多场次场景时易出现的情感麻木和淡然的状态,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一个教学环节。
(二)意境传达与材料选择。“康奈尔盒”所传达的意境,需要靠视觉语言来表现。视觉语言包括点、线、面;黑、白、色彩以及光、材料等一些造型元素,将这些造型元素有选择的进行设计组合,不同的组合方式带来的视觉效果能够展现不同的意境。例如数条水平线的平行排列会使人感到平稳,在这组平行线上加入几条垂直线,则会产生庄严、安宁和静止凝固的感觉,可以体现正剧、历史剧的肃穆氛围;若是加入数条斜线,视觉上会让人感觉动荡不安或摇摇欲坠,也有可能产生一种空灵而无力把握的气氛,带有一些悲剧的意境效果;再如弧形或曲线的构成可以营造优美、恬静、抒情的气氛,体现诗情画意和轻盈飘逸的风格。当然,点、线面这些造型元素需要以物质材料作为载体,选择适当的材料就格外重要。选择材料时,首先要对剧本有深刻的理解,带着一种强烈的情感欲求,将看待不同材料时的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不断调动自己以往对生活的感知阅历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材料直观的形态、颜色和质感赋予情感价值。如玻璃所体现的洁净、透明、晶莹,能联想到泪光、纯洁无暇;尼龙纱显得轻盈、飘渺,带有梦幻、仙境的色彩;镜面则虚幻、空灵、冰冷,让人无限遐想;麻布的朴实无华、贫困,丝绒的富丽华贵;黄铜的辉煌大气、稳重和木头的沧桑、原始、古朴等等。然而,我们绝不能简单的在材料与其显示出的审美特性之间划一个等号,因为材料在相互组合或不同的组织排列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带来的隐喻和暗示也会不同。例如海绵在视觉上有轻盈、柔软、安宁之感,但将大面积的海绵放在小面积的重物之下时,则会形成陷阱、沙漠、沼泽或神秘之感。
本次教学所选择的剧本是美国年轻女剧作家萨拉鲁尔的《欧律狄克》,这是一个关于现实与奇异世界的爱情、亲情、二次死亡的故事,也是讲述女主人公在特定情境当中作二次选择的故事。淡淡的快乐、淡淡的悲伤、淡淡的遗憾是本剧的总体情绪。在康奈尔盒的制作中,同学们更多的偏爱透明、轻盈、洁净的材料来体现整剧淡淡的情感和女主人公的纯洁、真诚、天真、无辜。为了避免在较短时间下造成的工艺上的粗糙,黄教授带领同学们尽可能的寻找成品来组合制作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如1号康奈尔盒(图1)选择了玻璃台灯作为康奈尔盒的圆柱型盒子,拆掉了台灯底部原有的一些装饰部分,使整个盒子简洁、干净;中间从顶部垂落些许如星空般大小不一的玻璃珠子、配上底部的碎水晶、唯美的人物背景与淡雅的蓝色调灯光,点与线的组合带来的灵动、柔软,含蓄的体现着主人公晶莹的泪光和淡淡的哀伤。2号康奈尔盒(图2)则是用一大一小两个水晶烟灰缸前后放置与镜面反射的组合,达到层层跌进、通透空灵的意境效果。
二、关于人物造型设计
由于参与此次工作坊教学的都是学习舞台设计方向的学生,对舞台人物造型的设计尚未有过系统的学习,之前也未曾画过服装效果图,要在短时间内设计并绘制出理想的人物造型图,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黄教授也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方法经过此次教学也证实了对入门级设计者而言是最行之有效的。
(一)资料积累。资料积累是人物造型设计最为重要的环节,在整个设计流程中其作用至关重要。设计的资料是需要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去查找的,因此在搜集资料之前对剧本的透彻分析就必不可少,需要把握住剧本的主题、风格、人物特点,明确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所体现的剧作思想,以及人物在情节发展中表现出的性格特征、人物及其命运和人物之间关系的变化发展。将这些问题准确把握后有所选择的去查找,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查找出大量的适合每个角色的人物形象、动态姿势、发型、表情和服装款式,将诸多合适的资料结合起来,筛选提炼再加入自己的设计构思和独特见解,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在人物造型效果图的体现环节,黄教授强调每个角色必须有与剧情相适应的动态姿势,甚至细致到面部的表情、眼神,有了这些细节能让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生动而有戏份。所以这次同学们查找资料的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动态造型上。(图3为学生查找的剧中石头歌队的较为夸张的人物动态)
图3
(二)服装设计与效果图的绘制。确定了适合的人物动态之后,在此动态上设计相应的服装,更有利于设计者把握住人物感觉,服装也会更生动更贴合剧情,最后的设计效果图也会具有活力而不呆板。将人物动态用硫酸纸拷贝后直接在上面进行草图设计,再把设计好的人物服装动态复制到正稿上上色,是此次黄教授教给大家的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能让同学们在设计时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不用在人物的形态上再多花时间,同时避免了更多对他们造型能力的要求,在绘制方法上使用简单快速的水彩薄画法上色,晕染、渐变、水分的控制是运用这种技法的关键,学生们之前都做过此类技法的练习,在这次“工作坊”教学中可谓是扬长避短,在最短的时间体现出了最理想的效果。(图4为剧中石头歌队的服装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