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博士温暖周末
2014-01-02
魏国海是中国原子能院的一名在读博士生。他是一位科学工作者,整日把自己宅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搞科学研究。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科学迷竟然每个周末都会抽出一天时间,到8公里外的一个敬老院去做义工。
魏国海的爱心源自一项研究。2006年春天,魏国海被保送到中国核物理研究院读研究生。这天,他从《新闻联播》中看到一个关于中国老龄化研究的课题,心里很焦急。于是,他便从网上搜集中国老龄化问题的相关资料,决定为老人们做点事儿。经过问询,他得知,在原子能院8公里外的坨里镇有一家敬老院,里面住着20多位孤寡残疾老人。于是,他便驱车前往。
魏国海来到坨里镇敬老院,首先看到的是院内那块已经荒芜的菜地。他知道,老人们年龄大了,可能是无力顾及这片菜地。于是,他拿过靠在墙边的锄头,进入菜地干了起来。院内的老人们看到这位不速之客,惊讶得张大了嘴。这里距离北京很近,老人们遇到过一些沽名钓誉的人,来这里干干活儿,拍拍照就走了。所以,一开始,他们对魏国海并没有好感,只是简单地应付着。魏国海心里诧异:难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过了中午,魏国海拿出自己带的食物,简单吃了一点,便又拿起扫帚打扫院子,直到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他才离开敬老院。
老人们的冷淡并没有让魏国海心寒,他反而觉得自己做得不够。他决心把义工做下去,走进老人们的心灵深处。第二个星期天,魏国海又准时出现在老人们的宿舍。老人们更加诧异,说:“年轻人,你做一次秀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每个星期都来呀!”魏国海这才明白自己受冷落的原因。他把自己带来的牛奶、点心及生活急需品分发给老人,还与老人们拉家常、拍照片。老人们看着这个憨厚的小伙子,开始打心眼里喜欢他了。
就这样,魏国海一干就是7年。从读硕士到读博士,魏国海每个周末都到敬老院来做义工。在魏国海的影响下,科学院里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加入到了义工队伍。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围着老人问寒问暖。周末,敬老院里的春意越来越浓,越来越温暖。
素材微评:其实,爱心真的很简单。无论你的学问大小,职位高低,只要你用心去做,你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意义的人,一个拥有爱心的人,一个能够温暖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