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管内列车旅客突发疾患及卫生救护状况调查

2014-01-01柳武英柳赟牛萌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4年5期
关键词:疾患红十字药箱

柳武英,柳赟,牛萌

(1.西安铁路卫生监督所宝鸡分所,陕西 宝鸡 721000;2.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0;3.西安客运段,陕西宝鸡 721000)

铁路客运是国内中、远途旅客出行的主要途径。旅客列车载客量大,基本配套生活设施较为完善,相对舒适、安全、便捷。由于旅客个体状况差异,旅途线路不同,旅行时间较长,旅客突发疾患时有发生。列车上红十字救护员利用配备的红十字药箱可以及时处理一般疾患。本文调查了2013年管内始发和终到列车上疾患发生与卫生救护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管内8对始发、终到列车共计40班组,其中空调快速列车4对18组,普通列车4对22班组。跨局26班组,局管内14班组。运行途中的旅客疾患病例,以红十字药箱用药登记、乘务报告记载和列车长报告记录为依据统计。

1.2 调查方法、内容

1.2.1 调查统计列车《红十字药箱用药登记本》2013年1月至12月记录,并查询列车红十字救护员相关情况,可信度较高。

1.2.2 查看列车乘务报告,并发放重大疾患调查表。调查表由每班组列车长填写,采用记名式调查,可信度较高。本文所述重大疾患是指列车运行途中发生的,经过列车广播找医后处理或移交车站处理的病例,以及引起维权纠纷或导致列车停运晚点的病例,不包括红十字救护员发药登记处理的简单病例。重大疾患主要包含死亡、分娩、食物中毒、外伤、严重晕车以及心血管意外、精神病、慢性病突然发作等。重大疾患发生相对较少,但影响较大,故统计包含2012、2013两年的病例数。最后进行总结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红十字救护员、药箱配置及列车上卫生救护行为的实施

管内8对始发、终到列车各班组均配备有红十字药箱,共40班组,配备药箱27个,并按甲类、乙类药箱配备。其中A线路由于运行时间长,7列车体14班组每班组配备1个,共14个,其余13列车体26班组配备13个,两班组共用1个;每个药箱配备1~2个用药登记本,记录本每年更换;红十字救护员40人,每班组1人,大多数由列车广播员兼任,均接受过铁路局组织的有关培训并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培训每2年进行1次;红十字药箱内药品、器械普遍有缺失情况,药物中退热类、创可贴、止泻类、云南白药用量最多,平喘类、心血管类的用量最少,器械类无菌绷带、手套、刀剪钳、产包基本少用。常用药能保证及时领取配置。

对于突发疾患旅客,红十字救护员根据旅客主诉和症状体征,一般给予常规OTC药物一次或两次剂量进行治疗。发生重大疾患,通过广播找医后由旅客中医务工作者负责处理或指导处理,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下交前方车站。但旅客中医务工作者往往存在怕担责任而畏难的情绪,或可导致救治不力或延迟。

2.2 《红十字药箱用药登记本》记录的疾患状况

《用药登记本》共记录各类疾患用药者851例。其中发热325例、外伤152例、腹泻131例,晕车90例,其他包括咳喘、中暑、过敏、心血管病等共153例。

发热患者基本是以感冒主诉为主,发热患者旅行前已患感冒居多,也有在旅途中由于车厢内气温变化及劳累导致或加重发热症状,救护员使用退热类药对症处理。外伤包括挤压伤、割裂伤、磕碰、烫伤等,列车车门、厕所门挤压常见,列车晃动致使旅客使用水果刀时割裂、开水外溢烫伤及磕碰、摔伤等情况也多有发生。腹泻多呈散发,但往返沿海城市的L线路在夏秋季旅游高峰时可出现腹泻增多或群体腹泻情况,原因是食用海鲜消化不良或可能食物中毒所致,该线路列车曾发生某机关旅游团10余人疑似食物中毒呕吐、腹泻而群体提前下车救治情况。其余病患均呈散发状态。

2.3 各线路疾患发生情况统计

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2013年各列车红十字药箱登记救治及重大疾患病例基本情况

从表1看,列车运行时间和疾患例数呈正相关,即运行时间越长,疾患发生越多;空调列车可能是列车内外温差大或夏季长时低温引起机体不适,导致发热症状较多;向东、南沿海城市L、C线路腹泻疾患较多,可能与食用生冷海鲜的饮食行为有关;旅行时间越长,晕车和精神疾患发生越多。2012、2013两年共报告重大疾患48例,其中死亡4例,分娩2例,精神病9例,癫痫5例,挤压伤、摔伤、烫伤11例,心脑血管病发作5例,其他12例。共发生维权纠纷7起,其中由摔伤、挤压伤病例产生5起,死亡引起2起。外伤中挤压伤、磕碰伤为最容易引起维权纠纷的卫生救护事件。纠纷处理最长时间近1年,平均近1月,法院起诉判决1起。这些纠纷给铁路客运部门及工作人员造成不小的工作压力和困难。

3 讨论及建议

列车运行途中旅客突发疾患如果处理得当,救治及时,既可减少列车延误时间,维护车内秩序,更能保障旅客生命健康安全,减少涉及铁路维权纠纷,提升铁路服务质量和形象。

3.1 列车上卫生救护对于一些重大突发疾患者挽救生命至关重要,但红十字救护员并不具备医疗救治资质,列车广播找医后,旅客中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活动也无授权保障,存在诸多顾虑,影响救治,可能导致患者严重后果,易引起纠纷。所以应有完善的配套细化措施、规定,使列车上卫生救护活动有法可依[1]。

3.2 红十字救护员应加强培训,并适当缩短轮流复训时间,提高基本卫生救护技能和处理技巧[2]。

3.3 列车红十字药箱的配备有力地保证旅行途中旅客身心安全,是铁路提高服务质量的一种措施。要求药物、器械配备齐全,并能及时领取更换,适当增加、更换部分药品,例如增加抗精神病镇定类药物。并根据不同线路适当调剂增加某类药物品种、数量。

3.4 列车工作人员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重点旅客和疑似患者。利用广播宣讲卫生知识,播放娱乐节目,消除旅客紧张情绪,有利于减少由于紧张恐惧导致的疾患发作。对于运行时间长的线路车,可在列车始发时巡视和卧铺巡检时记录医务人员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3.5 列车硬件的改造,创建更加舒适、完善、便捷的车厢生活旅行小环境,例如普通列车更换为空调列车,空调温度调节适宜,防止过冷过热,车门增设防夹手垫,可开启窗户设立防护栏,以及适当的残疾人休息、应急隔离区等,有利于防止和减少一些突发疾患。

[1] 唐伟.浅析铁路站车红十字卫生救护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1,1(6):316-317.

[2] 刘秀莲.铁路站车卫生救护服务情况调查[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9,36(2):99-100.

猜你喜欢

疾患红十字药箱
翻翻动物的秘密药箱
牛奶盒小药箱
秋风来时我已交付了温暖
激情燃烧的『红十字』(组诗)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小儿输尿管镜在成人输尿管疾患中的临床研究
构筑“健康家庭”,从容应对重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