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掉期业务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和风险管控

2014-01-01

铜业工程 2014年1期
关键词:浮动汇率货币

何 军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 贵溪 335424)

1 引言

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的特征,其交易后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者对基础工具(变量)未来价格(数值)的预测和判断的准确程度。基础工具价格的变换莫测决定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盈亏的不稳定性。正是因为金融衍生工具的高风险性,导致国内大部分公司在金融衍生产品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公司在运用时,经验和技术稍显不足,在使用金融衍生产品时存在一些疑虑心理,这使得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资金管理,即通过加速公司资金周转或运用金融工具,降低财务费用及融资成本,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下面笔者将简要论述公司如何运用掉期业务,以降低公司财务成本、提高公司财务管理绩效。

2 掉期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掉期业务属于国际金融衍生品中的金融互换交易范畴,金融互换按照管理风险标的的不同分为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也称为利率掉期和货币掉期[1]。具体而言,可以简要地分成以下表1中几个种类:

表1 利率掉期和货币掉期一览

2.1 利率掉期

利率掉期,也称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之间达成的协议,在一段时间以内,以一笔本金数额为基础,互相交换具有不同性质的利率款项(浮动利率或者固定利率)的支付。利用利率掉期交易可以进行债务和利率重组。例如预期利率下跌时,可将固定利率的债务换成浮动利率,当利率下降时,债务成本降低。若预期利率上涨时,则反向操作,从而规避利率风险[2]。

假设A公司以3个月LIBOR+3%的浮动利率从贷款者那里借款。由于担心LIBOR会上升,因此该公司与某金融机构签订利率掉期协议;A公司以固定利率0.4%向该金融机构进行支付,而金融机构以LIBOR向A公司进行支付。通过利率掉期,A公司将原有的浮动利率负债转换为固定负债,将融资成本锁定为3.4%,从而帮助A公司在利率上涨的市场环境中规避了利率风险。

相反,如果A公司借入的是4%的固定利率贷款,并且预测市场利率有下跌趋势,那么A公司可以通过利率掉期协议将原有的固定负债转化为浮动利率负债“LIBOR+3%”,从而实现在利率下跌的市场环境中规避利率风险的目的。

2.2 货币掉期

货币掉期,也称货币互换,是指在约定期限内交换约定数量的两种货币,同时定期交换两种货币利息的交易协议。一般在期初按约定汇率交换两种货币,并在期末以相同汇率、相同金额进行一次本金的反向交换。利息支付可以采用固定利率、也可采用浮动利率[3]。

名称上货币掉期与外汇互换容易混淆,外汇互换是指期初买入一种货币,期末卖出该种货币或相反方向,相当于一笔即期与一笔远期或两笔远期的综合,只涉及近端汇率与远端汇率而不涉及利率,两者不同[4]。

假设B公司有一笔日元贷款,金额为10亿日元,期限3年,利率为固定利率3.25%,付息日为每年6月20日和12月20日。2006年12月20日提款,2009年12月20日到期归还。公司提款后,需将日元换成美元用于采购生产设备,并且产品销售的收入是美元收入,没有日元收入。如果B公司在付息日按照实际汇率支付日元利息,则其每期的支付明细如表2。

表2 付息日支付明细

为了规避日元汇率变动的风险,该公司与银行叙做了一笔货币掉期交易,交易于2006年12月20日生效,2009年12月20日到期,约定汇率为USD/JPY:106。在交易生效日,B公司将日元贷款支付给银行,并按照约定汇率从银行取得相应的美元,每年6月20日和12月20日B公司按照4%支付给银行美元利息,同时银行按3.25%向B公司支付日元利息。合约到期日B公司按照合约从银行取得日元本金并支付给银行按照约定的汇率计算的美元。这时,B公司的每期支付明细如表3。

表3 付息日支付明细

可以看出,掉期交易的结果是,日元贷款由银行偿还,B公司从银行按照本金943.4万美元,利率4%重新借了美元贷款。相对于叙做掉期交易,B公司多支出了26.18万美元(113.22-87.04=26.18万美元),主要原因是B公司在贷款存续期间,美元兑日元汇率是上升的,那么B公司是否应当办理货币掉期业务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如果将来美元兑日元汇率下降,B公司的浮息成本将面临不可预知的风险,而办理货币掉期后,其成本已固定,完全规避了汇率风险。

2.3 货币利率交叉互换

货币利率交叉互换,是指以一种货币定值的固定利率现金流去交换以另一种货币定值的浮动利率现金流,兼具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它涉及两种货币的本金,因此,需要按约定的汇率进行本金的互换;另一方面,需要进行两种货币间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交换,交易过程较为复杂,本文在此不进行探讨。

随着我国外汇市场的日臻完善和品种逐渐丰富,人民币对外汇掉期业务、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及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等业务也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和公司管理货币和利率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

3 利率掉期与货币掉期在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3.1 降低融资成本[5]

在外汇资金市场上,不同货币其资金价格是不同的,那么在某种货币的融资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公司可以独辟蹊径,采取货币掉期的方式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

例如,C公司有美元融资需求,但希望降低美元融资成本,这时C公司可以先贷入资金成本较低的欧元,再以货币掉期业务同时锁定外汇及利率风险。

传统模式下,C公司获1年期美元贸易融资利率为1年期LIBOR+260BPS,1年之后,C公司归还融资本息。其资金流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模式下资金流

采用货币掉期业务方案后,C公司与银行签订欧元浮动利率贷款协议,并签署货币掉期相关申请文件,C公司从银行获得欧元贷款融资后互换至银行,利率每3个月浮动1次,C公司按季向银行支付利息。1年之后,C公司归还最后一季融资本息。在此模式下,期初、末、每期还息时,C公司会出现欧元正负现金流,但两者相互抵消,公司净现金流仅为美元。

图2 货币掉期模式下资金流

通过第二种模式,C公司用3个月的浮动LIBOR替换1年期固定LIBOR利率,可以降低美元融资成本。

3.2 提高公司资金收益

部分国内大型公司资金充裕,但因内部财务管理或其他原因不宜直接叙做理财产品,此时,通过外汇互换业务可以实现公司的无风险套利。其收益测算详见表4(以2013年9月9日为例):

表4 收益测算明细

其业务原理是利用美元升水折年率+外币大额存款利率与同档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的差价,帮助客户获取优于同档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的无风险套利收益。同时,因该业务单纯提高存款资金收益,不受定期存款挂牌档期限制,可以根据公司资金安排灵活选择畸零存期,如8天、25天等。假设某公司自身有5000万元人民币闲置资金,通过人民币对美元的互换业务,其存款一年的收益可达216.5万元人民币,较同档期人民币定期存款收益多收益51.5万元人民币。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1)掉期业务:

近端汇率USD/CNY=6.134;

远端汇率USD/CNY=6.239;

掉期收益率=(6.2390-6.1340)÷6.1340=1.71%。

(2)美元定期存款利率2.62%。

(3)综合收益率=掉期收益率+利率=1.71%+2.62%=4.33%。

3.3 防范汇率或利率风险

如前所述,利率掉期及货币掉期业务可以通过预先的利率或汇率锁定,规避利率或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由于第一部分已列举了两个例子,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从现在的市场形势来看,目前公司可以关注并叙做利率掉期业务,将浮动利率转换为固定利率,可以锁定未来3年美元利率上行风险。主要原因是美元利率上涨的可能性加大,一是美联储议息会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提及如果就业情况向好,则有可能减少QE3的规模;二是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利率已经进入上升通道,近期上涨超过120bp,目前美国5年期国债利率仅为1.65%,而市场预期5年后美国5年期国债利率将高达4.5%;三是过去20年3M LIBOR平均利率为3.38%。目前3M LIBOR仍处于历史最低位,仅为0.27%左右,2008金融危机之前,3M LIBOR曾高达5% ~6%,而2009年之前,3M LIBOR从未低于1%。

4 办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尽管利率掉期和汇率掉期能够给公司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但笔者认为公司在运用此类业务时仍需注意以下方面,方能将金融衍生产品为我所用。

4.1 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在办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之前,公司应当树立正确的保值观念,即以锁定财务成本为根本目的,切忌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在使用时犹豫不决,甚至认为不做更好,任凭市场波动而不予理会。更忌投机行为,忽视复杂衍生工具高收益背后隐藏的高风险。

4.2 建立组织框架系统来监督和管控风险

针对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应建立组织框架系统来监督和管控风险,即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予以监督和管控,公司应为风险管理部门配置充分的资源,以便对源于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公司应确定金融衍生工具业务涉及到的各种主要风险的具体界限;公司应制定有效的程序,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结构性质变化做出判断;公司需严格限定“重收益、轻风险”的非理性本能,强化公司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确保接受充分监督和风险可控。

4.3 应偏重简单、直接固定成本的金融衍生产品

在产品选择上,在现阶段应当主要以选择结构简单的产品为主。简单的金融产品,如远期、简单期权和简单掉期等业务直接锁定未来价格,能够较好地达到固定成本的目的。此外,简单产品价格透明度高、流动性强,即使平盘或对冲成本也不会太高。

4.4 动态管理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会面临5种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内部经营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在这5种风险来源中,市场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其中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的构成是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导致的未来信贷成本绝对地或相对地增加,表现为未来浮动利率上升带动公司浮动利率债务偿债成本上升,若选择固定利率,当未来利率下降时,偿债成本相对上升。构成汇率风险的主要来源是进出口合同项下结算货币的汇率风险,以及债务项下借款货币与还款来源货币不一致导致的汇率风险,它的风险表现为公司财务净现金流量不可预测,有可能导致未来支出增加或者收入减少[6]。而利率市场价格和汇率市场价格是动态波动的,因此对于利率和汇率的动态监控是十分有必要的,公司要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选择应当采取的措施。

4.5 建立科学的决策和应急机制

在与银行叙做类似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公司须对方案的风险给予足够的认识,发现其中可能存在哪些市场风险或政策风险,在内部形成科学的决策和应对市场风险的风险预警机制及应急机制,一旦出现市场风险,即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延误挽救时机。在进行衍生产品适合度评估工作时,应当实事求是地针对本公司的情况进行评估,以免超出自身的心理预期。

4.6 加快培养专业人员

所有从事、监督、控制和审计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人员都应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确保所进行的交易活动符合授权原则和程序,并受到充分的监督。但国内大部分公司经管理知晓金融衍生品业务的人员较少,精通的就更为稀缺,无法确保交易活动的有序、安全进行。因此要亟待大力培养熟知金融衍生工具且具有一定操作经验的从业人员。

5 结语

总之,金融衍生产品是伴随着汇率和利率市场的波动而发展出来的金融工具,其本身具有风险管理的作用,公司应当树立科学、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在实践过程中需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观察和研究,系统分析、理性判断,提高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综合效益。

[1]谢群,武本健,谢婷.略谈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8(7):156-157.

[2]忻海.量化投资北京[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2-53.

[3]曹莹,陈蓉.基于利率掉期的企业财务管理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09(20):89-91.

[4]奚君羊.国际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198.

[5]Peter SRose,Sylvia CHudgins.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21.

[6]舒松全.人民币利率掉期应用及风险防范[[J].交通财会,2011(6):79-83.

猜你喜欢

浮动汇率货币
电连接器柔性浮动工装在机械寿命中的运用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论资本账户有限开放与人民币汇率浮动管理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古代的货币
一种用于剪板机送料的液压浮动夹钳
古代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