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部小城镇居民健身行为与生命质量的特征研究
2014-01-01范俊雄刘志民
范俊雄,刘志民
1 问题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人民生命质量不断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健康是任何社会个体和群体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必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关注居民健康与生命质量已成为越南政府主要发展理念之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等相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WHOQOL Group 1995)”[2]。生命质量不仅包括维持个体生命、保持躯体完好,而且更强调个体生活的多彩、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个体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体对社会的贡献。健身、健康与生命质量研究是国际理论学界的研究热点,相关理论也很成熟。但由于历史和其它众多原因,此类研究在越南被关注的很少。鉴于此,本研究以越南中部小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医学、健康社会学、体育学等为支撑理论,采用文献、问卷调查法、SF-36量表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展开越南居民健康、健身行为和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研究,旨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地开始与世界接轨,为越南政府出台进一步推动居民健身行为的政策,并逐步完善健身环境提供有效依据。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多段分层随机抽样从越南中部3个小城镇(广平省同福镇、顺华省香水镇、广义省坪山镇)的成年人群抽取年龄18~60岁之间研究对象1006人,其中拥有定期健身行为者670人、无健身行为者336人(见表1)。
表1 越南中部小城镇规律健身性别差异TableⅠ Gender Difference of Regular Fitness in the Small Towns of Central Vietnam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对大量的生命质量及健身促进文献的阅读,奠定研究基础,获得支撑理论,同时从文献中获取相应的研究所需资料和数据。
3.2 量表法
研究生命质量,首先需要测量工具。本研究修订量表有两个目的:第一,定量测试越南居民的生命质量;第二,目前尚无任何越南语的生命质量量表,本研究的量表修订可以为越南同行的同类研究提供测量工具。
3.2.1 “SF-36”生命质量量表的修订
“SF-36”是生命质量 SF-36 v2TM 量表的简称,也是“QOL-100量表”的微缩,国际通用,主要用于研究及临床。“SF-36”基于包括生理功能等在内的8个纬度,并为每个维度提供量表分数和总体身心健康分数。本研究修订程序按国际生命质量评估IQOLA (International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的跨文化适应方法[3],主要包括:第一,从英语量表翻译至越南语量表,并进行评估,以确保两种语言的概念等价性和可接受性,并制作可以用来收集数据的越南语表单;第二,以量表条目得分,及多条目维度建构一致性确保得分系统可以应用于相应研究对象的两个阶段。
3.2.2 “越南语SF-36修订版”的修订程序
为保证英越两种语言翻译之间的信、达、雅,本研究量表修订严格按照测量与评价手册程序进行:(1)从语言翻译开始,到最后评价小组会议的全过程均符合程序。量表翻译人员均为越南医学、健康和体育领域精通英语、越语,并熟悉生命质量的专家和研究人员;(2)评价小组通过对英语量表来源、所有等价指标,以及越语-英语回译版本等的严格审查,同时对“越南语SF-361.1版”修订小组通过翻译、修订,以及对英语原版和越语修订版的表面、内部等信度、效度检验结果的评审认为,“越南语SF-361.1版”在量表四个方面的语义、习语、体验以及概念的等价表现中,使用词语简洁,绝大部分达到原版条目意义。翻译语法问题难度为中等,解决良好。两种语言的俗语或成语符合并相对完整转换,原版词组根显示等价,最后一致认为“越南语SF-36版”内容意义等价于原版本,可以在越南生命质量研究中使用。
3.2.3 “越南语SF-36修订版”的检验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越南中部岘港市,抽取了211名当地居民进行“越南语SF-36修订版”的检验。较大范围人口学特征的检验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量表满足集群顺序假设、维度假设及结构假设等要求。
3.3 数理统计法
原始数据的处理通过SPSS功能实现,奇异数据缺失值的检查和清理、反向得分条目以Record重新赋值换算。本研究数据处理和分析之前采用 x±s、95%的可信限区间、正态检验,以及方差齐性检验等以确定本研究的各种参数检验的应用。对不同生命质量各分量表和维度得分差异检验采用均值比较,量表得分采用T检验,问卷采用X2检验。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越南中部小城镇居民的健身行为特征
越南小城镇居民人口学与健身行为关系方面,主要体现在教育、职业、家庭结构和经济收入等方面。为保证性别平衡,本研究抽样尽量使性别平衡,从表1可见研究对象男性为 504人(50.1%),女性 502人(49.9%),非常接近。其中高中文化程度者30.6%、大专和大学本科26.5%,大多位于35~44岁年龄段。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后的越南中部小城镇居民的文化程度比起战争前和战争期间提高较多。随着开放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南全国工业化和城市程度提高,农业逐渐转变为非农经济。经济水平提高导致小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改善,教育的普及则使居民健康意识增强,而且闲暇时间开始增多,居民可用于健身的时间随之增加,其结果体现在有规律健身行为者比例较大(表1)。本研究对象中共有356位男性和314位女性为有规律健身行为者,分别占样本总量的35.4%和31.2%,规律健身男女分别为各自性别的70.6%和62.5%,可见健身已基本成为越南中部小城镇居民的日常行为之一。
另外,本研究所有年龄段对象有健身行为的比例均高于无健身行为者,其中18~24岁和55~60岁以上组有规律健身行为者的数量与其他年龄段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究其原因,前者大多为大专或本科学生,后者则大多为接近退休和已退休者,他们相对拥有比较充裕的闲暇和健身时间。伦敦大学学院针对450名成年男女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教育是引导健身和提升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受教育多者健身行为也多,而且衰老速度慢。DNA证据还显示,无健身行为者成年后细胞老化得较快。无独有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中受教育程度越高者,健身行为越多,反之,则越少。具体表现为,初中程度以下者比例最低,大专及本科以上群体的85%以上者均为有规律健身者。就健身行为而言,本研究与伦敦大学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规律健身行为与家庭结构关系结果方面为,具有规律性健身行为的已婚群体比例高于未婚群体,而且家庭收入越高者,具有规律健身行为者越多。
就规律健身特征而言,本研究认为主要表现在规律行为的频率和时间方面。研究对象中的规律健身者的主要健身时间为早晨、下午及晚间,以早晨者居多(68.4%),这种特征一方面与55~60岁越南人早睡早起的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大部分学生上午有课的作息制度相联系。研究对象中的规律健身者坚持3次/周及以上者居多 (70.8%)、但每次时间几乎都不超过60 min(92.5%),但有趣的是45岁者以上者,年龄越大,每次健身时间越接近1 h,这可能与越接近60岁,越南居民上班时间越短,工作强度越低的特点有关。越南中部通常天气炎热,而且小城镇可供居民健身的项目和设施不多,因此,有规律者的健身项目趋以单一,大部分以散步、慢跑、散步结合慢跑,以及健身操或气功操健身(87.4.7%);健身地点大多为空地、公园等公共场所(85.5%)。 本研究的价值认知问卷显示,规律健身者健身的最大动机是保持身体健康,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越南居民虽然享受公费的医疗优势,但强身健体仍为大部分居民(77.9%)的健身动力,毕竟患病就医和治疗的过程大多为不愉快的记忆,为保证较高的生命质量,规律健身者选择健身活动。“娱乐休闲”为接近60岁规律健身者的主要动机之一(15.2%),通过健身交友、寻求娱乐愉悦之感同时提升健康水平者占此年龄组的95.9%。本研究问卷还发现,在越南中部小城镇居民中,年龄越大、教育程度越高,以及就业越高端者越重视健身提升生命质量的价值。问卷同时发现,多数缺少规律健身行为者选择最多的原因是“没有时间”。
4.2 越南中部小城镇居民的生命质量
4.2.1 不同居民群体的生命质量比较
本研究发现,除生命质量的社会功能维度外,有规律健身行为群体组其他各维度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情绪、心理健康维度和生命质量总得分都明显高于无健身群体组(见图1)。经检验,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生命质量结果支持Pham Tuan Hung和吴永慧等的研究[4]。健身行为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健身以其多样的身体活动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以及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特点,决定着健身、健康与促进人类生命质量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检验健身频率与有规律健身者生命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本研究将不同健身次数/周组的生命质量得分制成图2。由此可见,≥3~5次/周的有规律健身群体组得分均高于1~2次/周的群体组。T检验显示,两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心理功能、躯体病痛、一般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职能、健康8个维度和总得分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同时显示,虽然有规律健身行为群体组的生命质量得分普遍高于无健身行为群体,但图2显示1~2次/周群体组各维度得分仍然较低,随着健身次数/周的增多,得分逐渐上升。 除 4-2、4-1(SF)和 5-1(SF、PB)、3-2(PF)外,1~2次/周群体组其余各项与其他群体组几乎均有显著性意义 (表2)。但是生命质量总得分和8个维度两项得分并非与有规律健身次数/周完全成正比,但其结果基本指向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推荐的“每周3次”健身模式的科学性,而且再次展现健身频率与健康、生命质量的定量关系,也符合人体生理健康与生命质量的关系原理,本研究结果还与《Exercise&Science in Sports&Medicine》杂志刊登的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对60~74岁较少运动女性研究结果相似,同时支持中国王佃娥等“随着每周锻炼次数的增加,国民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满意程度得分有所增加,且差异呈现显著性;随锻炼次数的增加,国民健康满意度逐步提高,且每周参加健身 3次以上者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满意程度显著高”的观点[5]。
图1 不同群体生命质量得分Figure 1 Scores for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图2 每周不同健身次数周生命质量得分Figure2 Weekly LifeQuality Scoresofthe Different Exercise Times Each Week
表2 1~2次组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检验结果TableⅡ Differenc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1-2 Times Group and the Other Groups
4.2.2 不同健身时间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表3),越南中部小城镇有规律健身行为群体居民的每次健身时间在30 min以下者占40.1%,大于30 min的59.9%,其中30~45 min占 36.1%,23.8%的持续时间为45 min以上。本研究发现拥有不同健身时间群体间在生命质量的生理功能等5个维度和总体得分间均统计学差异(见表4),表3数据则显示,与有规律健身行为次/周类似,研究对象群体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基本与每次健身时间长短成正比,在一定限度内,健身时间长者,生命质量得分高。当然,表3还显示,超出90 min/次群体的生命质量得分并不一定最高,特别是生理职能、情绪职能两个维度。由此可见,就生命质量而言,合适的规律健身时间为45~90 min/次。
表3 不同健身时间-次的生命质量得分(M±SD)TableⅢ Life Quality Scores of the Different Exercise Time-Times
表4 不同健身群体时间-次的生命质量得分显著性检验TableⅣ Significance Test of the Life Quality Scores of the Time-Times of the Different Fitness Groups
综上所述,不同健身次数/周及不同时间/次是影响生命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建议,越南小城镇居民以增进健康、提升生命质量等为目的的健身活动行为以≥3次/周、持续1 h左右为宜。
5 结论
5.1 越南小城镇居民具有健身行为者较多,但男性多于女性,35~44年龄区间、文化程度较高、就业高端,以及收入较高者群体更具有健身意识和行为。
5.2 越南小城镇居民健身行为特征表现为:有规律健身行为群体的生命质量得分高于无健身行为的群体,且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健身3次/周以上、时间60 min/次之内群体的生命质量得分较高,4次/周以上,60~90 min/次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最高,但周健身总时间大于90 min生命质量得分并不会进一步提高。
5.3 本研究修订的“SF-36”生命质量量表符合不同语言量表的翻译和修订要求,具有在越南语地区使用的条件和标准,建议在越南推广使用,以帮助促进越南的生命质量定量研究。
[1] Ware,J.E.,Snow,K.K.,Kosinski,M.,et al(1993).SF-36 Health survey manual and interpretation guide[M].Boston,MA:The Health Institute,New England Medical Centre.
[2] Ware,J.E(2000).SF-36 health survey update[A].SPINE 25(24)3130-3139.Lippincott:Williams&Wilkin,Inc.;.
[3] Ware,J.E.,&Sherbourne,C.D(1992).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em selection[J].Med Care,(30):473-83.
[4] 吴永慧,等.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与体育锻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2):91-92.
[5] 王佃娥,等.体育锻炼与健康满意度关系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9,(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