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3-12-31黄锦明

考试周刊 2013年105期

摘 要: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课堂讨论教学、提倡学生质疑、恰当评价激励等方面着重探讨了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兴趣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造自主、合作、高效的课堂,显得日益重要,引起广大思想政治教师的重视。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门功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学习。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根据思想政治自身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情趣横溢、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用漫画激发兴趣。漫画具有一般直观性教学手段无法具备的幽默和夸张的特点,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感。把美育寓于德育之中,实现课堂教学美育化、艺术化。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例如,在讲“身边的诱惑”关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这个问题时,我用了这样一幅漫画,并配之以卡通画的声音,极具其效,把一些人爱财如命的拜金主义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觉。

2.用多种形式激发兴趣,运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我们面临的中学生毕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理特征注定了他们会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因此,适当运用“辩论会”、“模拟情景”、“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来上课,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单纯教师讲授原理,是相当沉闷的。可组织学生开一个辩论会,通过辩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单纯保护环境,影响当地人们的生存;单纯发展经济,破坏ZA7KJ8ekpSdmamcHn3WwIA==人类生存环境。因此得出结论:要使环境和经济同时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3.“时政”热点激趣。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更加注重时政性。这就要求教师将时政热点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把时政热点带入课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高一《政治生活》中“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单纯教师讲授知识,是相当理论的,可播放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五次会议开幕式的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堂讨论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蕴涵着知、情、意、信、行五个相互联系要素的发展过程,因而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条件,为学生施展各种才能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为教师突破重点难点找到了捷径。

在教学过程中,那些知识浅显、理论色彩不太浓厚、可读性强且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后,可安排一次小组讨论,设计题目:“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各是一种怎样的消费方式,这一问题切合学生的实际,可有感而发。经过对不同消费观的比较、辩护、修正,探讨消费的选择,加深对消费的理解,有助于树立积极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很高。课堂讨论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力的一种方法。它把课堂的部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班级师生讨论的质量靠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除积极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话外,还应对整个活动进行有效调控,使讨论对话内容不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并根据讨论对话情况,及时地引导转换话题,把握方向,使整个讨论、对话活动沿着所确立的目标步步深入。

三、提倡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学习的目的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疑”是获得真知、增长才智、解决问题的起点。一切创造性思维始于“疑”,没有疑,就没有创新,没有疑,都谈不上探究,更说不上进步。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并探究问题。

古人云:“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获取知识的开始,疑是创新思维的表现。教师在指导学生质疑的过程中,要讲究艺术,巧妙诱导,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可给一个巧妙手势、一个眼神、一个词语,给学生以启发、暗示,使学生顿悟,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又见“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学习“主次矛盾”这一知识点时,学生曾提出了一些带有创新意识的问题:解放军为什么先攻打锦州?攻打锦州时,要怎么对待其他地方的敌人?这些问题的提出表现了学生善于思考、自主学习的热情。所以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放飞想象,敢于向老师发问,善于联系实际提出质疑,不断提高“问”的水平,力争做到“将不会提问题的学生教得会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他们主动质疑,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与主动参与。

四、恰当评价激励,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

古人云:“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应关注每个同学,要信任他们,对他们进行积极评价,让他们树立信心。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正确的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赞赏每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要拿起“表扬的武器”,使学生树立“我能学好”的自信。当学生沉浸于“我能学好”的喜悦之中时,必然会产生更强烈的主动的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以更好的心态步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为自主学习搭建起新的台阶。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深化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落实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来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新课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旭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教学与管理,2000(8).

[2]邱水凤.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浙江教育,1997(11).

[3]王智慧.教学习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江苏教育研究,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