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建构有效数学课堂

2013-12-31朱春华

考试周刊 2013年105期

摘 要: 上好一节数学课,要处理好以下几点:钻研教材,备好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合理设计课堂,让爱充满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课堂 学习方法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怎样上好数学课是我们一直不变的话题。近日外出听课,深受启迪,将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兄弟学校老师们的授课,写出心得,以期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一定要有多媒体的参与,也不一定追求当前热炒的分组讨论,简单的一支粉笔、几张卡片,配合幽默的语言、可亲的神态、灵活的教法,一样可以上一堂精彩的数学课。我认为,上好一节数学课,要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材是我们授课的工具,学生是我们课堂的主体,要想上好数学课,我们必须真正掌握教材和学生。新教材的弹性很大,其选择的材料是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的,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方法和目的,但是教师怎样设计数学情景?学生应形成怎样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只做了简短的说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把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精心设计到教案中去。吃透教材远远不够,我们要充分备好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智商、年龄实际情况来安排授课,教会学生学习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我们如想使学生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必须在打好数学基础上下工夫,指导学生做到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并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1.指导学生学会预习。预习是学习各门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不会预习,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在课前将所要讲授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熟知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在自己的教材上标上记号,以便于在教师讲解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些有困难的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听课的方法,学习效率不是很高。我们指导学生在听课时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同时在听课时,抓住重点记笔记,上课时老师强调的某些重要问题,可以标记上重点符号,以便复习巩固。

3.指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学好数学,只是掌握方法,想走捷径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指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不管是在课前预习,还是课堂学习,甚至是课后的练习巩固,都需要学生自己自觉地去学习,才可能取得好成绩,进而提升数学能力。

二、合理设计课堂,让爱充满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设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合理设计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没有“爱”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情感比较稚嫩,需要我们呵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只有让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开心快乐地学,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学生回答很好的时候进行表扬,回答不好的时候进行鼓励,千万不要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学习和发展,使课堂教学真正取得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突出体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特点选择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为了吸引学生注意,我们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刺激学生大脑,吸引学生注意,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处处发现问题,时时思考问题,真正实现课堂四十分钟的高质量。

三、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节好的数学课,首先是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数学课,这要求我们必须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尽可能做到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比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听过一节四年级的数学课,学生刚刚接触到计算中的字母问题,授课教师始终紧扣“字母和数字的关系”这个问题,只给出学生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逐渐完善解题思路和习题答案,使学生在探索中逐步完善了自己的认知,让这堂数学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能力的提高,重视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上好小学数学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数学学科充满兴趣,他们才能真正将自己的精神高度集中到学习中去,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昆.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08.

[2]朱淑贞.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意义及策略.湖南教育,2011.07.

[3]苏静.将爱洒满教室的每个角落.学科教育,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