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壑中的挣扎

2013-12-31席酉民

管理学家 2013年12期

我们常说欲壑难填,说明坠入欲壑,很难逃脱,甚至越陷越深。人的欲望是不断膨胀的,很少有人能摆脱欲望的诱惑,差异仅在于是不择手段满足欲望,还是取之有道。

近年以来,令人目不暇接、也让世界惊奇的系列腐败案例,充分说明了这种欲壑难填的现象。丁书苗、刘志军、张曙光,或农妇,或高官,却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一样贪婪。可见,坠入欲壑者不少,在其中痛苦挣扎者更众。

也许,我们生活在一个诱惑太多的年代,网络又为形形色色的新奇事件、煽情故事插上了隐形的翅膀,新颖多样的世间万象不断地撞击着人们脆弱的心灵,不断地刺激着人们已经日益膨胀和蔓延的欲望,使得欲望的满足与基本的法律、道德、世俗、抑或自己做人的底线之间的张力不断增大。于是,堤防很容易崩溃,欲望像脱缰的野马,肆无忌惮地狂奔,践踏着本应有的规范和约束。

但是,人必定是人,有基本的做人原则和共处的社会规范。当欲望的满足与原则或规范或世俗相悖时,人们必须做出选择,是同流合污,还是洁身自好,甚或抵抗恶俗,推进社会进步。有选择就有纠结和痛苦,就会陷入挣扎,滔滔欲海中,大浪淘沙,自然会演绎出不同的人群,有随波逐流者,也有精明的投机者,还有无道德底线的沦丧者,更有在二者之间飘来荡去的摇摆者,当然也不乏追求自身理想、保持做人底线、遵纪守法、尊重社会规范和道德的坚守者。

仅就这些坚守者而言,还会演化出两类,一类是怀揣理想,有所追求,但因理想远离世俗或现实社会流行的价值判断或评价体系,所以虽可能受到人们的赞赏甚或敬仰,但并不完全为世俗所推崇,常常会显得特立独行、鹤立鸡群,很不合群,从而失去了很多短期的利益或好处,开始陷入孤独的痛苦,成为无奈的坚守者。另一类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人格、尊严,在心理上彻底放下了从俗的好处,坦然面对种种社会扭曲,甚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抗争、努力,试图改变这些现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官隐去,从中可见坚持理性、独立判断和追求理想的不易和可敬。

遗憾的是,当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社会失范时,特别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在入俗甚至俗不可耐方容易获益的环境下,清欲者往往需要逆俗,常常处在痛苦的挣扎中,有曰:逆俗则言淡,违真则迷性。不少逆俗者依然放不下心中的俗欲,于是乎陷入理想和俗欲的摇摆和煎熬中。要做积极的抗争者,就需“临霜凭傲骨,逆俗看清流”。要想摆脱挣扎,不仅要有抱负,敢逆俗,还更需要心理和能力甚至资源上的充分准备。

想逃离欲壑的困扰,仅靠知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深深的修行,因为“知易行难”。大家都知道,修行是修炼自己的行为,是逆我们的平常心,是克服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想法和做法。换句话说,我们的平常心是从俗的,甚至是恶俗的。修行需要逆俗,长期逆俗,方可成就圣人之心。其实,跳出欲壑,保持真正的宁静,也不需要完全成为圣人,而只要有理想、有规则、有底线,坦然面对世间一切,从容地、有尊严地生活于大千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