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舞饕餮

2013-12-31马霖霖

走向世界 2013年19期

为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山东各级艺术院团积极创作备战,将以体现时代精神和齐鲁文化特色的精品剧目,充分展现山东舞台艺术风采。

山东省歌舞剧院为迎接十艺节重点打造了大型原创歌剧《赵氏孤儿》。该剧最为出彩的亮点之处在于以纯粹西洋歌剧的形式演绎中国传统故事,同时运用表现主义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强烈的时代性,首演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山东省歌舞剧院院长肖冬表示,不管是从剧本的文学性和音乐的交响性上,还是从戏曲的结构和人物的丰富情感上,应该都是一个突破。除《赵氏孤儿》外,山东省杂技团的大型杂技剧《聊斋遗梦》、山东省京剧院的《铁血鸿儒》等剧目也在紧张排演。目前,全省各级艺术院团都在积极备战十艺节,力争推出60部反映时代精神和齐鲁文化特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精品力作,在十艺节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为观众奉上视听盛宴。山东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刘敏表示,全省各地都拿出自己的代表性剧目,通过这个活动把山东整个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挑战名作,蝶变重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引发的莫言文学热方兴未艾,慧眼独具的青岛市歌舞剧院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已买下莫言名作《红高粱》的舞剧改编权,并将其作为冲击十艺节的备选剧目。

“许多人都说我们有先见之明,在当时的确还没有任何关于莫言会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青岛市歌舞剧院院长黄港坦言,“《红高粱》作为山东省高密东北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部史诗,这个题材本身,加之它所呈现的气质、色彩,以及人性的东西,对我们都非常有吸引力。”青岛市歌舞剧院还专门邀请莫言参与剧本的改编讨论,剧本先后三易其稿未敢轻言取舍。这种严谨认真的制作态度是保证一台好剧目诞生的良好基础。黄港认为,要把名作的改编制作成为与之相匹配的艺术精品,充分的时间与不厌其烦的修改是必不可少的。黄港特别提到:原作中有关山东秧歌的描述,将会在舞剧中以独特的形式突出呈现。

对于改制后的青岛市歌舞剧院来说,备战十艺节还是一次重生的蝶变。

曾经的青岛市歌舞剧院人才济济,佳作辈出。然而曾几何时,由于演员的待遇不高,市场运作不良,剧院陷入了重重困难。为了迎战十艺节,文化体制改革恰逢其时,时势造英雄。排练厅改造,重新铺设专业舞蹈地胶、浴室、更衣室以及休息室,专门开设食堂……此外,借助改革的大趋势,剧院实行了“项目制”,对所有进入这个剧组的演员提高工资和补贴待遇。这种关心让演员的内心也有了巨大的变化,生了巨大的内驱力。用舞蹈团团长葛军的话说就是:“短短22天,焕然一新。”

历史新编,惊艳现代

在灯光绚烂的梨园大戏院舞台上,30多个身着草裙兽皮的“小野人”舞姿激越而奔放,台下年轻观众一边合着拍子跺着脚,一边跟着哼唱……德州市歌舞剧团精心编制的神话音乐歌舞剧《后羿与嫦娥》在展演中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该剧以传统神话中后羿射日与嫦娥飞升的故事为主线,人与神的纠葛、神与神的冲突、后羿与嫦娥的旷世之恋都化作音符飘荡在舞台上。

如果说《红高粱》的魅力在于如何改变出原著的精髓,那么《后裔与嫦娥》的亮点则在怎样创新出不一样感觉的神话。“剧本的非音乐剧化,一直是中国音乐剧制作的软肋,而《后羿与嫦娥》的文学剧本在音乐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追求享受纯正音乐剧的观众完全可以放心。”该剧总导演何少伟表示,借助传统又大胆突破传统,剧中人物的困惑与情感冲突是有别于以往任何后羿嫦娥神话故事的最大亮点。

剧中神的困惑与人的烦恼清晰可见。后羿的困惑起于正义之行的代价。人类的烦恼之一即来源于爱的纠葛。在后羿与嫦娥一同下凡绞杀神兽的过程中,野人部落的酋长逢蒙爱上了嫦娥。目睹天庭与人间闹剧的嫦娥也渐渐心生迷惘,“最终嫦娥中箭奄奄一息,在吃了天帝赐给后羿的长生不老药后被迫飞升月宫,至此后她与后羿天人永隔。”何少伟说,“后羿与嫦娥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为吸引观众我们赋予了故事全新的框架。”早在2D05年第4届中国戏剧文学奖上,《后羿与嫦娥》剧本就曾斩获金奖。现在,编剧又在展现后羿与-嫦娥旷世之恋的同时,将人与神的纠葛、神与神的冲突编织其中,反传统化的情节设置令人眼前一亮。

为了更好地推广新编历史类歌舞音乐剧,去年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举办了“喜迎十八大,相约十艺节”优秀舞台剧目展演。“《后羿与嫦娥》是为青年观众量身打造的现代歌舞剧,通过展演不仅获得了绝佳的宣传推广机会,而且得到专家指导和观众认可,对全团上下都是巨大的鼓舞。”德州市歌舞剧团团长王宪德表示。

展演中其他的优秀作品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注重历史价值与现实审美的紧密结合,在舞台表现及表演形式方面敢于大胆创新。京剧《重瞳项羽》、《东方朔》、《诗杰王勃》就分别成功塑造了有别于以往的“霸王”、“智圣”、“诗杰”新形象。

“十艺节为《六字碑》的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柳琴戏《六字碑》编剧崔明伟表示,“该剧主人公王鼎铭是从枣庄走出的著名廉吏,希望通过‘十艺节’让全国人民都知道王鼎铭,让他的为官清政精神得到弘扬。”

童趣登场,力推名作

济南市槐荫区青少年宫创作的儿童音乐剧《我们的名字》通过山东省选拔,代表全省儿童剧备战十艺节,这是全省入选的惟一一部儿童音乐剧。

儿童音乐剧是歌曲、舞蹈和对白相结合的种独特的舞台戏剧表演,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儿童音乐剧包含着积极的主题,能够使孩子们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此部《我们的名字》便是由济南第二十中学的韩宏伟与槐荫区青少年宫的李少卿共同编剧和作词、李少卿作曲,演员从槐荫区各个小学选拔出来的。通过孩子们天然真挚的表演,精彩地演绎了发生在校园里的温暖故事,展现了在和谐社会里老师对同学的关爱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弘扬了人与人之间温暖扶助的精神。

除本土原创之外,让世界上4500万观众为之倾倒的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也将于9月在济南市上演。作为百老汇历史上最为成功的音乐剧之一,《妈妈咪呀!》一经推出便轰动世界,在各国舞台连续12年盛演不衰,观众超过4500万。《妈妈咪呀!》中文版作为全球第14个语言版本,是首部被改编为中文版的世界经典音乐剧,已在国内演出270余场。此次借着十艺节的东风,国外经典剧目的引进丰富了群众文化。10月份,《妈妈咪呀!》还将在青岛市演出。

4月13日,全国群众文化优秀节目展演活动在济南泉城广场举行,从而揭开十艺节活动的序幕。“看这些节目,能领略各地的民族特色,比歌星大腕演唱会还好看。”山东大学大三学生小杜开心地说。十艺节的号角已在耳边声声回响,再有不到6个月的时间便正式拉开帷幕。一场场舞蹈力、戏剧力与美的完美融合,将在惊艳中盛装上演。

编辑 马霖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