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自由的灵魂装到“笼子”里
2013-12-31刘春阳
城市的窗口总能看见金属护栏,有些被风雨浸蚀已斑驳。方正的楼房本已单调,黄皮脱落的铁窗更加难看,但却给了人们些许安全感。它叫“防护拦”——提防盗贼,保护自己。一个“拦”字,人们主动将自己与外界隔离。我们即便生活在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一一家中,抖落一身的疲惫,心里的防线仍未放下,安全感无。
安全感来自内心笃定,也来源于国家强大、社会稳定、制度健全、权力受约束等。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归于躁郁症候群,日日天天埋首于钢筋水泥筑成的楼宇中,久而久之地囚人,也自囚着,想要给心灵一扇窗。可如今,尤其北方,站在较高处远眺,映入眼帘的只有“盒子”,规规矩矩方方正正地矗立,高矮胖瘦,层层林立。整齐划的高楼大厦鲜有美感,却带着种压迫感倾至。
在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望”最重要。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居”在盒子里现代的人们,周遭又给我们提供了多少凭栏远“望”的美呢?在被炒成天价的地皮之上,在所建造的楼宇寸土寸金中,我们想要谈“游”更奢侈。
人们非要挤在“盒子”里吗?“挤”世同堂的前提是先拥有。不是非要,只是这和中国传统“家”的观念不无关系,甚至现代社会演变成丈母娘难辞其咎。“家”和丈母娘让我们深陷不安,但更大的恐惧来自内心,于普通百姓而言,穷其一生积蓄,努力奋斗想要得到的,不过是大盒子里的一个格子,而它的价格却像山一样巍峨且翻滚着持续走高。得失之间内心的平衡被打破,各种挣扎、压抑、痛苦纠缠。房子还只是现代人生存压力的冰山一角,其他如噤若寒蝉的禁言,诉求无处可托的无力感,教育不公平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压力山大,学术造假,政府机构盖章难、办事卡拿要,就业找工作难、老无所养等等。它们像一条条可十白的链子牢牢地把我们拴住,画地为牢。
想象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许多为人民服务的窗口内外,不论是人民低头哈腰谦逊卑微的笑脸,还是服务人员一张张微笑抑或不留买路钱、绝不放行之要挟的嘴脸,都让我们觉得那是一幅市井画,画中的每一个都是套中人。我们都是囚徒,思想、观念或心灵的囚徒而已。
美是种关乎安抚灵魂的心灵活动,追求美,追求的不完全是物质,而是匹配的物质所能带给我们的温暖惬医意喜乐融融的享受,享受魂的愉悦。偶尔我们醉情山水,或三五好友品茗谈志,亦或走段很远的路只为听场风鸣、看次云舞。这都是种生命的出逃和自我解禁。
台湾作家蒋勋说:“美应该是一种生命的从容,美应该是生命中的一种悠闲,美应该是生命的一种豁达。如果处在焦虑、不安全的状况,美大概很难存在。”
生命的美在于灵魂的自由,把生命置于笼子里,是决计感受不到美的。当然,人的自由是有法律边界的。然而,很多人已然把人生置于“樊笼”中了,但愿别把自由的灵魂也装到“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