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SP.NET 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设计

2013-12-31曾显峰廖晓芳关志锋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年15期

摘要: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一个重要的评价制度。该文介绍利用.NET技术开发的基于B/S结构的适用于南国商学院实际需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设计,主要对综合测评的核心模块的计算方法和实现方法详细介绍。目前本系统能满足单位基本要求,运行稳定。

关键词:综合素质测评;.NET技术;权重系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5-3463-03

1 项目背景

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进行量化评价的一种方法。笔者所在单位南国商学院每学年对学生德智体进行一次全面评价,目前评价方式还是采用人工纸质完成,不仅花去辅导员,班委大量的时间,而且信息收集效率低下,计算方法费时费力,测评信息的公开性、可操作性也差。为了更有效率,更加公平透明地对学生测评,开发一个基于B/S结构的适用于学院实际的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系统,简称综合测评系统,以实现学生综合考核自动测评,既可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做到测评工作的公平公开,也可以方便学生查询自己在校的考核情况,对进一步完善学院信息化建设能起到添砖加瓦的积极作用。

2 系统需求分析

构建南国商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基本思路是:基于时下最主流的ASP.NET网络开发技术构建一个稳定、简便的三级模式的B/S结构测评系统。前台ASP.NET的开发语言使用C#,后台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5。系统总体要求有:

1)建立合理的数据库模型。系统能够对院系、班级、学生、课程、课程成绩、德育、体育、用户信息等提供有效的管理。

2)对在校学生进行一年一度的综合素质测评。

3)系统管理员对使用者的权限管理和系统维护,包括对各级行政人员划定使用权限、增加、修改院系信息、班级信息等。

4)系统安全可靠,响应速度快,性能良好。

5)系统具有数据保护功能,确保不会因为数据库的崩溃而导致测评数据的丢失。

系统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处系统管理员。从用户角度出发,系统主要完成工作有:

1)学生:查询打印个人信息和测评结果,完善个人基本信息,录入德智体三方面的加分减分信息;

2)辅导员:查询打印班级基本信息,修改学生部分信息,导入管理班级的由教务系统自动生成的各科成绩和成绩极点数据,对学生录入的测评信息进行审核,完成对管理班级的综合测评;

3)学生处系统管理员:总体管理,包括辅导员和学生重要信息的增删查改,各种数据字典维护,系统设置和数据库备份等方面的工作。

3 系统设计

3.1概要设计

南国商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模块图,如图1所示。

1)系统登录模块

系统登录模块是系统一个必不可少的模块,用于辨别使用者是否有权限进入系统。本系统用户角色分为学生、辅导员、管理员三种。在处理用户密码时采用MD5加密技术,即便是管理员也无法查看用户密码,确保用户资料独立性和安全性,同时还使用了验证码技术,降低用户密码被暴力破解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具体实现图如图2所示:

2)数据收集模块

数据收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学籍档案、社会实践、奖惩情况等几方面。这部分基础信息由学生登录自行修改完善,平常辅导员对学生部分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对于关系到学生个人本身特征的敏感信息则不能修改。一部分是学生成绩,成绩直接和教务系统接口,成绩绩点由教务系统模块算出导入到该系统。

3)数据分析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是最重要的综合测评模块,学生综合测评主要由辅导员和学生使用,学生把测评所需的数据输入到系统之后,辅导员审核数据是否真实有效,系统会根据管理员设定的标准按品行,学业,文体三个单项按算法自动生成结果。所生成的结果可以导出备份保存。数据分析模块根据设定的算法进行计算,而且各项比例由权重系数X灵活设定,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4)数据查询模块

根据不同用户查询的方式和结果不同,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查询个人基本信息和测评结果,并可以导出或打印,而辅导员则可以进行班级到个人的信息查询,查询方式更为灵活,本系统设计采取模糊查询和精确查询结合的两种查询方式。这样有利于解决用户在查询某个学生的资料时因不确定具体条件给查找所带来的一部分麻烦,节省用户查找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5)系统设置与维护模块

系统设置与维护模块都由管理员完成。设置主要包括对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和测评权重参数的设置。维护模块则主要是指管理员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行政单位的管理,行政单位主要指院系和班级,管理使用者密码等。系统日志是根据不同的权限而设置的,不同权限的用户操作的范围和模式不同,而建立系统日志,则让系统管理员可以清楚地看到系统所有操作痕迹。

3.2综合测评

综合测评系统模块主要集中在数据收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数据收集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系统导入生成的学业成绩绩点,一部分是由学生自行录入的各项目加减分,数据收集根据算法计算后自动保存在相应学生的信息表中。数据分析则根据相应的算法进行计算,而且各项比例由权重系数X灵活设定,以满足不同的需求。综合测评模块流程图如图3所示。

进行综合测评依赖一定的算法,该模块算法灵活,包含细项比较多,比例各不相同。根据南国商学院学生手册,学生综合评分由三个单项构成:品行表现,学业表现,文体表现,个人综合测评总评分=品行评分×30%+学业评分×60%+文体评分×10%。每个单项分为基本分和附加分两部分。具体各项目算法细则为:

1)品行表现

基本分为85分,附加分累计不超过15分。其中,品行表现基本分=自评分×10%+小组评分×70%+辅导员评分×20%。品行表现的附加分满分为15分,包括若干项奖励和处罚分,计算公式为:(本人原始附加分/参评单位最高原始附加分)×15.(原始附加分=奖励分-处罚分)。

2)学业表现

基本分为95分,包括当年所有必修课的成绩,成绩以学期原始分成绩为准,不计补考成绩。计算公式为:(本人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参评单位学年最高平均学分绩点)×95。学业附加分为5分,计算公式为:(本人原始附加分/参评单位最高原始附加分)×5.(原始附加分=奖励分-处罚分)。

3)文体表现

基本分为70分,附加分30分。基本分计算方法(1)有体育课年级=体育课成绩×70%;(2)没有体育课年级=自评分×20%+小组评分×20%+辅导员评分×20%。文体附加分(本人原始附加分/参评单位最高原始附加分)×30.(原始附加分=奖励分-处罚分)。

从计算细则可以看出,品行、学业、文体三个单项的计算方式类似,比例各不一样,因此,本模块在设计中把各单项的比例系数统一在管理员维护模块设置为权重系数X(x1,x2....xn),以方便系数的灵活调整和计算。小组计分也由辅导员方式统一录入或导入。该模块部分数据表设置如下:

该表中,学生绩点不用学生录入,根据辅导员导入的每位学生学年的各科成绩自行计算出相应的绩点数。

测评基本分是指三个单项各自的加分,减分项笼统地放在一个表中,根据测评代号来区别具体是哪一个单项的加减分,这样也可以减少数据的冗余。

综合测评模块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和辅导员这两个角色,管理员主要对权重系数X进行设定,系数界面如图4所示。

4 结束语

随着各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南国商学院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分别购买了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多个数字校园信息化综合平台,促进了校园信息化、数字化和办公自动化的建设。而本子系统在保持和其他子系统良好的接口同时,主要对在校生每学年的综合测评服务。本系统目前在试运行阶段,除了个别细节的设计还不能满足学院要求外,其他各项功能运行良好,系统运行稳定,能较好地解决院部、学生处、辅导员、学生之间资源分散,传递不便的问题。在指标设置、数据计算、信息查询等方面也都实现了信息化和网络化,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综合测评工作的效率,也使综合测评更加公正、稳定和人性化[1-2]。本系统是结合南国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创新子项目,对于存在的问题,下一阶段将积极改进,以期本系统能更好地为我院大学生综合测评服务。

参考文献:

[1] 神彦飞.基于ASP.NET技术的高校学生综合测评系统模型构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2] 杜丽娜.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