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

2013-12-31钟世琴

考试周刊 2013年106期

摘 要: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而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作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谈了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策略

布鲁纳说:“最大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然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适时地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出来。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新奇、新异、新颖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感受数学的力量,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唐僧师徒四人分一个大西瓜”的情境,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被激活,纷纷出谋画策,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向新课学习中,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又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且课堂上师生平等,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二、巧妙质疑,激发兴趣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质疑,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的求知欲望,然后进行质疑,在其心理上造就一种悬念,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完长方体体积之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此时质疑:“两个长方体表面积相等,体积也一定相等吗?”“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不同,表面积大的体积一定大吗?”这两个问题于学生无疑处促其有疑,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并展开激烈的争论。学生不仅主动给自己出了许多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的题目,进一步巩固了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自己主动探索,认真分析。适时巧妙地质疑,会达到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突破关键的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三、直观形象,诱发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在教学中要坚持直观形象的原则,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体积意义的概念描述中,“空间”、“所在空间”的含义,学生感到既抽象又陌生。教学时我让学生把书包从课桌中拿出来,把手伸进去摸一摸,看有什么感觉。通过拿、放、摸这些实际操作,让学生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沿着实物—表象—抽象的顺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合作交流,引发兴趣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充分发挥“学生共同体”的作用,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比如:“学生42人要租游艇到湖上游玩。岸上只有两种游艇:大艇每只可坐8人,租金30元;小艇每只可坐6人,租金25元。现在要求给出三种以上的租游艇方案,并说说怎样租游艇更加合算,至少需要多少元?”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兴趣极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而然地随之提高。于是我就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讲解。这样使学生不仅理清了知识的结构,而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通过交流、碰撞,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中。

五、游戏乐园,萌发兴趣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小学生爱说又爱笑,好动又好玩。如果整个教学过程只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平铺直叙地讲,学生肯定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学习厌烦情绪,从而对数学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让课堂变成学生的游戏乐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针对学生喜欢游戏的兴趣,安排了让每个小组长来充当售货员,各小组成员扮演小顾客的角色进行商品买卖的游戏,使得课堂变成了商场。在游戏中,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并充分展示自己,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高,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也由主导者变成了旁听者。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通过游戏形式使学生萌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主动地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中,逐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认识,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瑞青.浅谈小学数学的兴趣教学.学周刊,2012.2.

[2]项海红.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与探索.学周刊,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