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编评剧历史剧《香妃与乾隆》的艺术特色

2013-12-30边瑾

戏剧之家 2013年3期
关键词:香妃评剧诗化

边瑾

评剧《香妃与乾隆》是唐山演艺集团新近编排的一部历史剧。该剧表现了清朝乾隆年间我国新疆地区美丽善良的维吾尔族香香公主嫁给乾隆皇帝为妃,在与乾隆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中,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毅然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品格和感人故事,展现了我国各族人民长久以来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期盼和英雄事迹。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感人的情节、诗情画意的表演风格以及史诗性的场面震撼了观众,于无声处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大团结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鲜明诗化的历史主题

《香妃与乾隆》讲的是香香公主承载着民族团结的使命,踏上了进京万里和亲路途的故事,歌颂了民族团结友爱、共同发展的主题。该剧以平定南疆霍集占叛乱背景下,香香公主之兄、大头人图尔都受命协领南疆事宜开篇。图尔都目睹南疆几十年来战乱不止,民不聊生,虽叛乱已经平息,但“蓝天下还有乌云在翻卷”,“草丛中还有恶狼在窥探”。他深知南疆需要清王朝的屏障,于是决定礼聘胞妹,“联姻和亲嫁帝王”。尽管难舍家园,难离亲人,独行万里,未来难卜,为了南疆草原,为了和卓子民,在一片“公主承诺,功在千秋,和卓子民,永世不忘”的欢歌中,香香踏上了进宫的征途。

二、耐人寻味的跌宕剧情

《香妃与乾隆》的编创者选择了几个看似平常却富于表现力的事件,充满机趣地演绎了该剧的追求和主旨。香妃入宫之初,与便装乾隆邂逅相遇。一个被“异香”引来,心知肚明;一个蒙在鼓里,口无遮拦。乾隆心甘情愿被误认为掌管万家灯火的“灯匠”;香妃诚心诚意地喜欢这平易亲切的“万大哥”,要“万大哥”为她做一个“天山放牧灯”,以寄思乡之情。灯匠“万大哥”则许诺给她一座南疆的“宝月楼”,抚慰离乡之思。误会使这对帝王与妃子一见面,就处在平等、平和的地位上。这也就奠定了他们真情相待、和睦相伴、恩爱终身的基础。乾隆力排众议、坚决修建宝月楼,更形象地表达了“一寺胜过十万兵””的远见卓识,为“民族和亲”、“江山一统”、“基业永固”的题旨作了生动诠释。

三、独具匠心的戏曲音乐

近几年新编的评剧,只要不是传统剧目,都有话剧化的倾向。这出戏刚开始就是民族歌曲。然而歌曲过后,马上响起了评剧的韵味,那板胡、二胡的评剧元素都把人带进了评腔评韵。整台戏从头至尾都时有民族歌舞,但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正宗评剧。评剧之所以是评剧,就是因为它的评剧元素,比如配乐、比如唱腔和对白,都要有评剧的味道,才会脱离貌似话剧的现象。该戏真称得上是大制作。大制作体现在戏曲音乐上,不仅有司鼓、板胡、评二胡,因为是一些民族音乐,还有大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圆号等西洋乐器,但是真的没有影响评剧本身的伴奏,因为在演唱唱腔时,突出的绝对的评剧的伴奏,西洋乐没有喧宾夺主。

四、细腻厚重的人物刻画

戏剧舞台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演员是戏剧艺术的主角,演戏就是演人。因此,作为戏剧重要组成部分的表演艺术和舞台美术,都是从装饰演员开始的。《香妃与乾隆》好演员一个接着一个,好演员不止主演,还有扮演大太监等人的演员,成就了这台评剧味道十足的大戏。香妃的扮演者罗慧琴和乾隆的扮演者张俊玲均有出色表现。罗慧琴为评剧“新派”优秀传人,嗓音甜美明亮,音域宽广,音色美妙,极富感染力和穿透力。评剧“洪派”嫡传弟子、女小生张俊玲扮演乾隆,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唱腔圆润,把乾隆皇帝演绎得出神入化。在中国传统戏剧中,女小生也是一大卖点。就因为是男扮女装、女扮男装,才让女小生、男旦有了另一番味道和神秘,才有了走偶像派路线的可能。

五、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情

《香妃与乾隆》在维吾尔族风情方面把握了清新、活跃、风趣的样式,舞台表现大气,节奏明快,韵律生动。“当石头化作边关大漠,当狼烟化作白云朵朵,当鲜血绘就天山明月,冬不拉又回响着昨天的歌……”雄浑的幕前曲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舞台上眩丽的色彩与美丽的服饰,那带有异域风情的美女们伴随着音乐华丽丽的登场,舞台一会是围场的黄色,一会是宝月楼的红色,一个是御花园绿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享受。

《乾隆与香妃》在艺术上是十分成功的。它不但具有史诗的品格,至始至终充满了诗情画意。全剧在环境氛围营造、人物塑造、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上都是诗化风格,特别是在展示香妃和乾隆等人物的内心世界时,用诗化的形式来呈现,让人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与享受。

猜你喜欢

香妃评剧诗化
评剧《女儿》
评剧《花为媒》
“本”性的诗化建构与文化纠结——阿来《河上柏影》简论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评剧《大山里》剧照
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
茶人赖法卫与香妃翠玉
姜大同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
废名诗化小说的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