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妆浓抹总相宜

2013-12-29四川一考生

美文 2013年16期
生活充满辩证,也需要平衡,亦如苏轼所言“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记

音乐有高低音之分,高音高亢激昂,能点燃人的激情;低音低沉婉转,能揉碎人的心肠。正因为此,高音低音此起彼伏,相应相和,相得益彰,方能表现出音乐的抑扬之美。

人生亦是如此。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快慢相间,高低起伏,方能体验人生百态,活出人生精彩。列宁说,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懂得工作。一句非常直白的话,却非常精辟地阐明了“工作”与“休息”需要平衡的道理。

彼得·巴菲特追寻的便是一种“浓抹”似的生活,他是美国知名音乐人,而他还有一个更引人注目的身份——“股神”沃尔·巴菲特的小儿子。按2011年福布斯全球排行榜上的排名,沃尔·巴菲特以5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彼得本来可以唱、吃、玩不愁,平稳而安适地过一辈子,然而他却自己拼命地努力、不懈地工作,过着刺激又充满色彩的人生,努力为这个世界做些事情。

彼得·巴菲特因这种“浓抹”似的生活,使自己富有激情的人生价值得以精彩的体现。

沈从文老先生则喜欢的是“淡妆”似的生活。他在清泠泠的沱江边上,写下了对张兆和女士的爱意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河面上泊着一叶孤舟,只只白鹭停在上面,仿佛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一如他的心情。他写道:“来梦里赶我吧,尽管我的船是黄色的,沿着我所画的小镇一直向西走,我想和你一同坐在船里,从船口望向那一点点紫色的小山。”

沈先生正是用这字字如明珠的平淡语言来抒写他的人生愿望。他渴望与爱人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地走完漫长的人生路,不求大喜大悲,不求跌宕起伏,他“淡抹”的生活让人心生向往而又温暖人生。

无论是彼得·巴菲特,还是沈从文老先生,他们俩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正如音乐的高低之分,一曲是《十面埋伏》,一曲是《春江花月夜》。前曲中,让我们感到心潮澎湃,愿意为辉煌的事业,拔剑引弓,誓闯生活的枪林弹雨;后曲中,让我们感到明月可爱、江水澄澈,一切都是那样的静谧,那样的温馨。

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人生,只要平衡。人生虽然短暂,但只要来过,何必乞求永恒;个人虽然渺小,只要心中平衡,你就会获得惬意而甜蜜。

人生应如何度过?让我们记住苏轼所说的“淡妆浓抹总相宜”吧。

【名师点评】
这是一位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机智的审题能力的学生。他认真审读作文材料,巧妙勾连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中的名句“淡妆浓抹总相宜”,将其典化为作文标题,竖起一面鲜艳的旗帜,彰显主旨。然后,作者联系音乐,举列宁名言和彼得·巴菲特、沈从文的事例,分别从“浓抹”与“淡妆”两个角度,深刻阐明了一个的道理:人生需要平衡,生活要像苏轼所说的那样“淡妆浓抹总相宜”,只要心中平衡,你就会获得惬意而甜蜜。文章开篇扣题,然后采用总分总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阐明道理,结尾用设问、呼告,有力收束,很有感染力。
(供稿及点评:甘万国、唐仕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