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综合教务管理服务系统的架构设计

2013-12-29吴爱兰

科技资讯 2013年10期

摘 要:本平台从最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与学校的现状进行融合,通过SOA技术的架构设计,自上而下分为表现层、逻辑层、数据层,为平台实施来提升学校的教务管理和服务水平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教务系统 SOA 服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025-01

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是高校的最核心业务,教务管理工作具有工作量大、重复性高、工作繁杂、牵涉面广、对师生影响大等特点,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信息技术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改善了教务管理工作,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是,随着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发展,高校教务管理理念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过去片面强调管理逐步向服务的理念转变,这必然要求教务管理信息化适应这种管理理念的变化,在信息系统中引领和促进这种转变,利用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优势,在教务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者之间提供服务支撑平台。

1 平台定位及内涵

本文平台定位为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专家,为高校教务管理提供专业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专业的服务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

(1)是与学校教务管理服务相关组织人员共同对学校现有的教务管理业务进行梳理、分析、规范和业务流程再造,综合各家高校所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带入学校,在执行过程中,贯彻校领导和教务主管部门领导的管理目标、管理要求,制定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规则。

(2)是提供专业的、体现规范管理和服务理念的教务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平台整合广大教职工、学生、家长、校外企业人员、教师、教务管理员、院系和教务部门管理者、校领导,实现教务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协同化、自动化。

(3)是为学校提供终身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不仅仅包括售后日常的技术支持、现场支持和维护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够与学校建立长期的教务管理提升互动交流和学习,并能够持续为学校提供改善管理、提升服务的支持。

2 平台实现功能

综合教务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将涉及学籍管理、奖惩管理、毕业管理、培养管理、教学任务、排课、选课、成绩管理、费用管理、教学质量管理、课程管理、教师管理、系统管理等部分。

平台建设应当体现管理的综合性、流程的规范性、信息的一致性;系统规范教务管理流程,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各类培养类型业务对各类教学资源的共享。功能开发和实施上,防止系统相似功能重复建设。能够利用初步成型的校园网基础设施,使得平台在校园内和校园外都能访问,便于教务管理和师生服务随时随地。体系结构上采用Browser/Server的方式便于系统的远程服务、远程工作、远程管理,在使用上易于访问,集中管理、集中维护、容易升级。访问浏览器兼容现在普遍使用的浏览器。平台采用SOA的体系架构,利于平台和其他系统服务集成。基于SOA体系架构的系统也可以进行未来的流程再造和业务流整合以及与门户的集成,二次开发和功能延伸。

综合教务管理服务平台应本着理念先行、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在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上,综合考虑学院教务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系统应当支持多类型学生的兼容和综合统一管理,支持在校生、短期培训班、实训教学、短期交流生、进修生等类型,使多种学生能够公用一个统一的综合性的教务管理系统。系统所管理的各类学制的学生,能够支持相对独立的业务管理和互相协作,互不干扰的协调管理。

系统支持多学年和学期的并存,各个学年和学期的数据统一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无需数据的导入导出,随时可以访问历史学年和学期的数据。系统的学期的周期、学期的起止等可以与实际日期时间对应并可以根据每学期实际时间由学校任意制定,提供后台管理功能维护每学期和学年的教学日历并与业务周期对应。多种类型的学生可以共存一个系统中,多个学年的数据也共存于一个平台上,用户无需导入和导出其它学年的数据,操作者可以自由选择查询和管理某个学期的数据。系统能够支持宽口径办学,提供各种制的管理,兼容学年制、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系统支持自动排课和手动排课功能,排课管理要完全基于图形化的,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和逻辑伪代码。能够支持跨校区排课、排课冲突、指定时间排课,支持单小节、双小节及多小节排课。

系统应当gWpG7E2GFhRhnVMjJd50bnpI5VcXfkv1+UlU4Ca9dNE=支持个性化的学生培养,为个性化的学生提供对应的培养计划,能够支持学生转专业的自动课程替代和毕业审核,要求毕业审核可以在任何时间对任何年级的学生进行审核,并提示尚未完成的学分和课程及已完成的课程学分和成绩等。系统支持学校、院系多级管理模式,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和多级业务模式共存的功能。支持多级权限管理,支持从院系到教务部门的多级管理模式,支持管理级别的无限制扩充。

要求系统必须基于SOA的体系架构设计实现,以方便学校未来全校的数字校园的流程再造和流程整合。平台集成到全校的校园门户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提供支持JSR286的Portlet规范的功能模块封装。未来学校的信息发布要整合在门户平台上,因此平台要提供信息发布和内容管理的门户整合功能。

3 平台技术架构

综合教务管理服务平台在整个架构中,自上而下分为界面表现层、业务功能逻辑层、数据信息层。

界面表现层包括平台的用户访问界面,如果学校有统一的门户访问平台,那么门户平台集成访问界面也是界面表现层。

业务功能逻辑层是实现教务业务的业务逻辑,主要是在后台实现业务功能。与外部系统的接口也属于业务逻辑层。

数据信息层是平台的数据库和公共数据库以及数据交换平台。

综合教务管理服务平台将提供针对校领导、教务处、教务管理员、教务秘书、学生、教师、导师、辅导员、校外用户、学生家长等访问平台的界面和功能,如果学校已经建设了门户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则校内用户可以集成到门户上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

流程引擎平台提供统一的流程配置、流程驱动、子系统接入、消息管理;教务业务流程管理涉及到教务处的各个科室部门、二级院系和系部、学生处等诸多的管理部门,通过统一的流程管理进行协同的业务流程驱动,实现协同的教务管理和服务。平台提供了与校内的业务系统、高基报表的数据上报接口。

4 结语

综上所设计思路,系统的开发使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教务管理的智能化与决策的科学化。同时系统通过不断完善,不断扩充功能,不断优化性能将会在教务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匡银虎.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教务系统设计[J].现代计算机,2010:146-149.

[2]刘强.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39-240.

[3]刘宗庆.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研究,20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