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的管理及维护
2013-12-29刘玉平
摘 要:本文将从我国水库的现状分析入手,浅谈国内水库在管理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结合国内外水库管理经验,探讨我国水库在施工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新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水库 现状 管理 维护 方法
中图分类号:TV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168-02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注重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至今已修建八万多座大中小型水库,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水库中有超过40%的中小型水库存在着安全隐患,主因是许多水库兴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老化失修,而且现行的水库管理体制权责不明、管理水平较低、运行机制不灵活,难以实现规范化的管理。针对上述国内水库管理和维护上的不足,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具体问题和改进措施。
1 国内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如表1)
1.1 水库修建之初,技术条件落后
早期水库的修建没有经过专业的设计和勘测工作,更缺少土木实验进行验证,整个水库工程的质量较低,致使诸多水库坝体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存在问题。
1.2 后续管理和维护较低效
我国现阶段许多水库实行低效管理模式,尤其小型水库的一些硬件设施不能很好地跟进,相关部门也没有进行合理的管理。后续基础设施的施工也严重滞后,导致水库坝体结构发生变形,甚至一定程度上的位移,库容量也大大减少。
1.3 水库责任制不完善,以及建、管、用脱节
实际工作中,对水库的建设相关单位都较为关注,而后期的管理和使用却得不到明确的分工,运作机制比较模糊,产权不明晰,责、利、权不清。尤其是在管理职责出现交叉时,有时各单位责任不明、沟通不畅,存在推托现象,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1.4 工程建设信息化水平低
不少的水库缺少防洪仓库、防汛通讯设备、备用电源和照明装置,甚至存在一些管理房严重毁坏,基础设施无法修缮等问题。同时水库在管理上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不能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信息反馈迟缓,处于盲目运行状态。
1.5 水库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普便较低
水库大多建在较偏远的地区,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导致许多水库管理者都是从当地招募的无业人员和缺少专业知识的农民。由于不能及时的接触现代科技,水库管理人员的知识也得不到更新和优化。
1.6 水库中沙泥堆积严重,严重影响水库的正常运作
我国黄河干支流上黄沙堆积现象较为严峻,甚至有些水库淤积已超过总库容的一半以上。
1.7 水库功能较单一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防洪减灾,灌溉农田外水库还具有供水发电的功能。然而我国大多数水库修建较早,缺少现代化水库必备设施和建筑,对水库资源利用率较低,形成了诸多单一蓄水防洪功能的水库,是对水资源的重大浪费和损失。
2 国外常见水库运行模式及其对我国水库管理的启示(如表2)
2.1 注重制度化的安全工作
政府水利部门应全力统一部署,大力彻查辖区内所有水库,实行等级处理制度。按照整顿、巩固、改造、降级、报废的标准,组织有关人员对现有所有水库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复核论证、客观分类,并以制度的方式予以固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进行规模化和专业化维护,并由水库工程上级单位筹措专项资金,大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作。
2.2 统筹建与管的和谐
我国在水库的管理上存在着“重建轻管”的普遍现象,各相关部门要统筹水库的修建和维护,保证更新改造。在兴建水库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加大后续资金的预留和使用比例,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问题。组织专业团队,按国际现有的标准进行现代化改造,增大水库的立体化功能。在防洪减灾的基础上增设发电机组等,统筹水库的经济化运作。
2.3 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安全职责
对于该辖区的所有水库确定一名水库责任政府行政官员,对水库的安全和运行负全责,并记录在案,同时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针对工程管养失调,建、管、用脱节和职权不明确的现象,将水库管理工作细化分工,例如水库运行维护和数据采集等前端工作由某个基层单位负责,数据整理及分析等后续工作由职能科室负责。
2.4 建立统一档案数据库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汛前组织有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密切观察所有水库情况和变化,登记在案,建立数据档案,并做专业分析。细致分析每座水库安全状况,对水库的问题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和安全结论。根据水库情况安装监测自动化装置、对水库闸门启闭机等机电设备自动化监视和控制等,建立汛期预警系统,认真做好可能发生问题的抗灾抢险各类准备工作。
2.5 预防性处理、库区内清淤
对于没有入库的泥沙可以采用绕库排沙等措施进行预防性处理。对已进入水库的泥沙采用在库区内清淤的方法,通过开启水库的底部排沙孔闸门、用水大力冲排。同时水库排沙工作也要找到源头,从根本上减少淤积情况。水利部门要抽出一定资金用于水库上游的绿化以减少水土流失,达到减缓水库泥沙淤积。
2.6 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投资体系
水利管理在资金筹措上,实行经济化管理,积极争取政府对水利财政补贴的同时,改善周边环境,充分开发周边特色农业和水产养殖,农产品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等建设。在保证公益性的同时,鼓励水库商业化运作,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实现水库的良性开发。
2.7 完善职工培养、考核、选拔、激励体制
为适应管理机构精简的需要应加强管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以促进水库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注意不同管理者专业素质的重点培养机制,区分对待,如混凝土维修培训、闸门运行培训等。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和选拔机制,对工作优秀的管理者给以当量的嘉奖和表彰。
3 结语
面对日趋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水资源的合理运用和开发将再一次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而水库的合理运作和开发更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我国在水库排险加固工作成绩显著,然而面对我国如此之多的水库工程,在大力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内在大中小型水库的维护和管理上依然还有诸多工作等待我们的完成。
参考文献
[1]赵光宇.水库淤积治理措施综述[J].技术与应用,2011,9.
[2]王达惠.浅谈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J].吉林农业,2012,5.
[3]陈文波.加强水库管理提高运行能力[J].技术与市场,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