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
2013-12-29孔德武
摘 要:随着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计算机技术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联系日益密切,具备行业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软件实现电子化办公,已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必备条件。本文试结合信息化教学原理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改善。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改革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189-01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更注重于实践性教学。因而,在对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及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突出。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1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特点
(1)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对高职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就重点体现在实践能力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层次。
①“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熟悉Windows XP操作系统,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等办公软件,这些都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必备的知识点。
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计算机主机的组装;掌握系统设置和操作系统的安装;能够进行系统的优化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掌握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方法等,这些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最紧密的知识点,对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生尤为重要。
③“网络技术课”: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网络技术应用等。
④“开展核心技能训练”: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加强学生解决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例如:利用周末或晚自习等时间,在机房对全院(包括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计算机综合技能强化训练。首先分模块确定训练目标,然后细化讲解、综合测评,以求短期内使学生某一方面的计算机能力大幅提高,达到行业专业水平。
(2)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自身的教学特点
相比于其它课程教学,计算机教学有其鲜明的自身特点,如突出技能培训,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比重较大,在40%~50%之间,并且实验、实习、实训是单独设课。同时,课程相关内容更新较快,并要求有一定的教学硬件做支撑,授课教师必须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及时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相关信息,并熟练掌握教学设备和最新软件的使用。
2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学生程度参差不齐
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差异较大。比如在授课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已经听懂,而基础差的学生则仍是一头雾水,从而造成整体教学进度迟缓。从阶段性测试的结果来看,各班的平均成绩差异较大,有的甚至相差15分以上。结合测试结果及学生教学反馈得知,多数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点死记硬背,掌握较好,一旦涉及能力考查题或是分析题目,大多回答错误或不完整。
2.2 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计算机课不重视的现象。多数学生刚开始还有些兴趣,但经过一段时间,随着神秘感的消失,兴趣顿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降低。同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问题,仍有很多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会抹杀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3 教材内容落伍,知识结构相对落后
“众所周知,目前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实操能力差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落后所造成的。”广州科韵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臧根林认为。近两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其在校学习的教材内容已严重落后于整个IT行业技术潮流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主要原因在于教材的编写及出版周期长,交付使用时内容已然陈旧。
3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目标
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主体,应该是当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和自学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来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工作效率,构成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4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4.1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离不开教材,而教材内容又是按一定的规范编写的,有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其内容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认真编排,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强调系统软件的使用,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
4.2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着同一个目标来完成的,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尤其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切分成相对独立的若干模块,以任务加案例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实际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
4.3 强化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训实习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实习任务,要求学生认真练习,仔细体会。同时,教师要做好辅导工作,随时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鉴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具体的辅导方法可以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生帮学生,滚雪球式”的方法。
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是面向新技术、依托社会实际需求、注重质量和特色。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如何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作为一项教学基础工程来建设,是每个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要研究的中心。
参考文献
[1]郑良斌,何薇.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S1).
[2]万德年,朱伟.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6(6).
[3]张伟.浅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案例教学[J].科技信息,2011(15).
[4]王锐,郭吉平,李华,等.浅淡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