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2013-12-29郝亚东

科技资讯 2013年13期

摘 要: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化学实验的价值,重新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新课程及其教学中的地位。农村地区由于地处边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实验教学的条件差,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农村中学又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呢?本文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农村高中新课改下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化学 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183-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基本操作和创造能力,是一位中学化学教师非常艰巨但又非常光荣和重要的任务。新的课程观要求:全面的化学教育,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需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形成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最有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因此,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化学实验教学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革。

1 新课改下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1)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2)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有效理解掌握知识。

(3)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化学实验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 农村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困惑

(1)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跟不上实验教学的需求。

(2)农村中学的实验员配备不足,专业不强。

(3)教材内容繁多,课时不足,不利于农村进行实验教学。

(4)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5)实验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管理不到位。

3 农村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3.1 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

电脑模拟化学实验和课堂演示化学实验的整合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些老师认为电脑模拟化学实验,既可以保证实验的成功率,又有明显现象,不污染环境,还可以重复使用,因而全部使用电脑模拟化学实验,但这样做会扼杀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导致学生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的缺乏。另外也违背了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化学学科的许多重大发现来源于实验。对此,我认为对一些微观概念(如原子、分子、化学键、电子云、晶体结构等)教学,可采用电脑模拟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而对化学演示实验原则上不宜用电脑模拟代替实际操作,当然巧妙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了,关键在于有效地整合。

3.2 教师(包括实验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师角色的变化

当前的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否还存在那种“换汤不换药”的情形?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学生不再是无个性的被动的听者,而是真正的学习主体、主人。教师不能再做课堂的统治者,要与学生融为一体,学生就会与教师更好相处,教师也将变得更加自信、自尊。同时,教师要真正领会新课改教学理念,放下“私心”和“担心”让探究性实验真正走进化学实验课堂。而许多教师由于思想认识不致到位,没有认识到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有就是工作负担重,没有时间等等,不能把化学实验带进课堂。只有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把一些实验由原来的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来操作、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实验成功的乐趣。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化,以前的学生习惯被动的学习,接受知识,而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比如真正让学生去做探究实验,由于学生本身就对实验有着新鲜、好奇,就会使学生更加专注来学习,更能体验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3.3 开发家庭小实验,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了多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家庭小实验是学生在家庭中自己设计、自己寻找药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的简单实验。它具有灵活性、自主性、应用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是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所不可替代的。家庭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激发学习兴趣。小实验对实际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各种情况下合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不仅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还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人,找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体验到实验成功的愉悦,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3.4 改变学习方式,加强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表现自己

化学教师要让学生多投身学科实验,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动手动脑学习中,主动改变过去“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实验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发现,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形成思想观、价值观等优秀品质的重要阶段,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在中学化学的教学课堂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应该利用现有的教材,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培养学生绿色意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实验去练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36.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钱贵晴.微型化学实验与M.L.的研制[J].化学通报,1999(1):48-51.

[4]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2001(1):1-2.

[5]张丽娟.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的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