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团活动原则浅析

2013-12-29彭官辉彭丽琴阮丽琴

科技资讯 2013年13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大学生在校内时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努力学习知识,参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参加社团活动正好能满足大学生的这些需求。但目前高校内社团活动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四点关于社团活动举办的原则,以使得高校社团能更有效率地利用现有资源、举办的活动活动更有意义和更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

关键词:高校 社团活动 原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160-02

目前全国各高校社团众多,各社团独立运作,因此各社团活动也基本上都是各自独立举行,以致于各高校内社团的活动出现质量不高、散乱和学生参与性不强等问题,严重浪费有限的资源。要使各大学的社团活动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就必须有原则性的举办活动,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使社团活动真正切实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1 有益性原则

社团活动并不是一次性的,而应该是可以长久且富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使用着大学有限的资源,同时耗费着参加活动同学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限制条件使得大学的社团活动不应该是毫无意义的浪费,而应该是每一次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与现实作用。

在现实状况中,有些社团没有自己的特色活动,但又需要证明自己的存在,于是举办一些毫无意义的活动,纯粹是为举办活动而举办活动。大学各类社团的性质是不同的,因而各社团举行的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但不论如何都应该是有益的。不同活动的有益性可以从不同层次、角度来表示,其有益性可以表示为以下四点。

1.1 动手能力的提高

动手能力的提高时是对参与人最低层次的提高。目前,中小学教育基本上都是以室内的纯理论教育为主,鲜有真正的实践活动,以致许多学生的手工创造能力极弱,进入大学仍旧一样。倘使社团活动能对参与人的手工创造能力有所提升,那也是不错的,至少能一改大学生只懂理论的局面。

1.2 思考能力的提高

社团活动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对参与人思考能力的提升,包括思考方式、思考层次与角度和思考深度的提升。大学教育区别于其他阶段的教育就在于思维的培育,大学不该是只训练专业技能的场所,更应该是锻炼学生思维的地方。思考能力的锻炼关键在于读书和实践,读书吸取前人思维的结晶,实践就是检验所学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社团活动就是实践活动,是同学们进行实践的平台。

1.3 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是一项考验智力与思考能力的活动,创新也是对现状突破的表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批判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只有对现状不满意才会对改进方式进行思考,只有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才能针对现状提出更好的方式进行改进。但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拥有的,创新能力是个人思考能力与阅历的积累结果,社团活动就应该承担起这种责任,培养参与人的思考能力并增加其阅历。不同的社团活动可以对参与人不同方面的创新能力进行提升。

1.4 表达能力的提升

不论是思考还是创新,如果不能够进行表达,为外人所知晓,那对社会与个人来说一切可能都是无意义的。只有将自己思考的、创造的表达出来,一切才具有切实的意义,这也说明了个人的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针对具体的不同事物而言,可能具有不同的表达95c215337c9c5bbee228524eba69c3a9方式,如科研创新的表达就是做出科研成果或发表论文,批判思考的表达可能就是著作立说或专利申请等。社团活动就应该针对不同方面的表达能力进行训练,使得参与人能够准确清楚地表达出自己需要表达的事物。

2 适当性原则

目前很多高校社团都面临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各社团举办的活动很多、很频繁,但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实际上是同学对社团活动疲惫的反应,太多、太频繁的活动使得同学难以抉择,更有可能疲于应付,这样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活动效果。事实上大学社团活动应该适当,适当性包括活动数目适量,活动时间间隔适合,活动规模合适等。

2.1 活动数目适当

适当的活动数目不会让同学没活动参加,也不会使同学难以从过多的活动中难以抉择。适当数目的活动留给同学自由抉择的空间,更能避免同学因感觉活动过多、过于混乱而选择不参加。

2.2 活动时间间隔适当

适当的时间间隔更是必不可缺的,适当的时间间隔留给同学足够的时间选择,更重要的是同学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假使活动举办方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情况,参与人必然倍感失望,活动效果估计不会好到哪去;如果参与活动的同学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首先参与人数必然会很少,再有就是参与人对活动主题的把握准往往不够准,对自己思想与意愿也难以准确表达,表达的过程更不可能异彩纷呈。

2.3 活动规模适当

社团活动还有一个适当性就是规模的适当性,合适的规模往往能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第一轮删选。规模大的活动能刷选出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的学生,规模较小的活动则选出实力与水平稍逊的学生。规模大的活动能吸引更多的参与人和关注,通常也能取得较好的反响与效果,但这样的活动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同学参与,也只有这样具有相当规模的活动才能吸引这些人的参与,观众才能吸取他们的经验,这些人才能继续成长。规模大的活动对一般同学来说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本身较低的水平与实力并不适合参与规模大活动,这就使得这些同学就很难得到锻炼机会,所以规模较小的活动也应该有,而且应该稍多于大规模的活动。

3 丰富性原则

高校社团举办活动经常会遇到一个让人尴尬的局面,那就是活动参与人数太少,活动反应太过于冷淡。这样的情况是举办人与参与人都不愿看到的,但现实情况就是如此。产生这样的情况通常是由于学生过于功利或活动本身太过于单调。功利的心态活动举办方没法改变,但好的活动可以吸引不同学生的参与。好的活动一般都是丰富的,不管是活动主题,还是活动形式都比较丰富,更重要的是活动本身不泛白,有实质性的内容。社团活动的丰富化有以下三种方式。

3.1 按兴趣举办活动

不可否认有过于功利的学生,但同样不能认为没有按兴趣活动的学生。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兴趣能让参与人更快的成长,更快取得更好的成绩。根据兴趣举办活动能吸引具有相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探讨,共同进步。如北京大学的“山鹰社”就是一群爱好登山的人聚集在一起,然后大家一起成长,最后得到高校与社会的以致好评。当参与人取得好的成绩时,自然能吸引那些追求功利的学生的参与,结果自然能取得好的反应。

3.2 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任何活动都必须要具有好的质量,否则只能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活动的质量是吸引参与人的一大重要因素。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活动是苍白的,就算第一次有不知情的同学参加,之后就很难再吸引同学的参与。高质量的活动才能吸引同学不断参与活动。

3.3 丰富活动主题与形式

单调的活动主题与形式是现在很多社团活动的短板,参与人感到无聊,举办人感到无奈。丰富的活动主题能引起参与人的思考,切实考虑活动和起主题的意义;丰富的活动形式能使整个活动过程形象、生动,不至于呆板、无聊。

4 创新性原则

在一切都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逐渐成为事物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只有在继承优秀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创新,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同样,大学社团的活动也必须在保留优秀活动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活动。社团活动的创新可以依据以下三条规则。

4.1 不盲目跟风

社团活动一定要有自己的主题和特色,盲目跟风只能使所有社团千名一面,没有新意,这样只能让社团的活动参与人数不断减少,最后社团也经营不下去。“学雷锋活动月”,原本是一项很有新意也很有意义的活动,但当所有社团都盲目跟风地到敬老院或其他类似的地方就显得太过于虚伪而无意义,只会不断增加这些机构对高校社团的反感,根本就不可能会取得该有的效果。

4.2 与时俱进

时代在进步,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技术与理念,大学社团活动同样应该符合时代特征。事实上,至今仍有社团在举办诸如“观影写影评”等活动,先不论这些活动的好坏,实说这些活动本身在电视和网络普及化的今天已经是过时的,在大学这种开放的环境下更是严重过时。很难想象在所有人都能自由享受影视欣赏的时候,甚至对影视开始感到麻木的时候,这样的欣赏与影评活动还能有什么效果,这种活动只是浪费高校资源,耗费同学的时间与精力。

4.3 优秀活动引进

优秀活动的引进主要可以分作两种:一种是大学社团间优秀活动相互引进;另一种是社会优秀活动引进。大学社团优秀活动有诸如北大山鹰社的活动,山鹰社聚集的是一群喜欢登山与户外的人,引进这样的活动就能够让一群具有相同爱好的人相互他们分享的经验与快乐,大家能在某一方向上一起更快地“成长”。社会方向上有诸如TED之类的优秀活动。TED的主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每年邀请各界人物登台分享他们的优秀技术与思想,这样一个具有世界影响性的活动值得引进到校园,让每一位校友的参与思考,让每一位校友都受益。

总之,大学社团活动应该是有益的,所有的社团活动都应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高校资源,合理而具有针对性的举办活动,让所有参与人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