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治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013-12-29陈志福
摘 要:通过对厦门梧村、北站、高崎三个站点及其周边区域治安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和设计火车站治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火车站旅客及周边区域流动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应用科技信息化手段,破解火车站及周边区域的治安管理难题。
关键词:火车站 治安管理系统 研究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28-02
随着动车组的开通,铁路交通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人口的流动随之变得更加的频繁,公安机关在火车站及周边重点区域的治安管理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传统的治安管理模式加上警力的严重不足已经无法有效控制与管理火车站及周边区域的治安形势。本文以厦门火车站为例,研究和设计火车站治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火车站及周边区域流动人员的信息化管理,以期有效破解火车站及周边区域的治安管理难题。
1 火车站区域治安及管理现状分析
厦门火车站作为厦门经济特区的重要窗口之一,商铺众多、人车混杂、人员密度高、治安环境复杂。
1.1 治安管理现状
日常情况下每日到达跟出发的旅客在5~6万人次左右,在火车站广场休闲、换乘、等候人员可达4万人次左右,加上周边商贸、地下商场以及公交换乘人员近8~10万流动人群。综合统计,厦门火车站日均人流量在15~16万人次左右,在重要节假日,人流量可达20~25万人次,属于厦门人口高度密集的区域,且具有流动性强、成分复杂等特点。面对这样的治安形势,公安机关在火车站治安监管方面,特别是对旅客及广场闲散人员的管理,仍停留在“被动防范”阶段,诸如:旅客随机抽查、危险品检查、候车室视频监控等传统管理。
1.2 治安管理难题
公安机关在铁路交通治安监管上缺少信息化支撑平台,治安管理上面临着一些难题,如:无法通过快速甄别出入旅客的身份,对犯罪分子及在逃人员进行精准的打击,即缺乏“预防手段”,使得火车站成为犯罪分子藏匿、逃窜的重要途径;对旅客进入站点及上车时无法全面核实乘车人与购票人是否身份匹配;目前在用的验票闸机未采集身份证信息,身份证核验工作仍在候车大厅入口靠人工完成;公安机关至今仍无法协调获得旅客购票信息,开展人员动态管控和警种情报研判;各地铁路公安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共享渠道。
2 系统研究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在传统警务方式无法有效加强火车站点治安管理的背景下,研究设计火车站治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厦门火车站旅客信息及火车站广场流动人员的管控,可有效破解治安管理难题。
2.1 系统研究设计的可行性
2.1.1 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
近几年来,厦门公安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公安信息通信网各类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主要公安业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提升了民警工作技能,增强公安整体化防控能力,提高了精确打击能力,创新了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总之,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破解公安机关在重点区域的治安管理难题。
2.1.2 涉及的硬件设备技术成熟
本系统涉及的固定、移动式二代证读卡器具有体积小巧,操作简便,认证准确,扩展灵活,通用性强,可定制等特点,在全省公安机关旅馆业信息系统中得到广泛并成功应用;火车站口闸机实现系统模块化设计,具有高识别率,可定制等特点;视频监控技术,图像抓拍等在各级公安机关和社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成熟。而且以上设备均可提供友好的接口。
2.1.3 系统功能将采用主流技术实现
以VS.NET为开发工具,采用SOA服务型架构进行设计,以B/S的主流三层式架构体系为支撑,以Oracle为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信息都将采用纯浏览器为载体,结合严谨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软甲架构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数据加密、解密、压缩等手段在软件基础架构层上提高平台的负载及效能,支持分布式部署及硬件层面的应用及数据库负载均衡架构,确保整体平台软件的先进性、拓展性及兼容性。
2.2 系统研究的现实意义
2.2.1 为公安机关开展信息研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利用身份证阅读器的机读特性,采用固定、移动两种模式对火车站及其周边人员的身份(含视频、图像、车票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关联、存储,建设火车站旅客身份信息资源库,构建厦门市火车站旅客信息数据中心,为公安机关开展情报信息研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2.2.2 增强公安机关预警防控能力
将采集的进站人员信息与公安机关“黑白名单库”进行快速比对核查及预警,有利于追逃和布控工作的开展,有效提升对犯罪分子打击的精度与力度,对不良企图的人员起到震慑的效果,进而加强对火车站人员动态管理控制力度。
2.2.3 预防和打击贩卖火车票行为
系统对进站旅客进行检票,经过对车票解码获取其绑定的身份证号码,与持票旅客身份证比对,确保一致,有助于预防和打击贩卖火车票违法犯罪行为。
2.2.4 提高群众对公安机关满意率。系统的建立将对违法犯罪活动起到震慑作用,不断提高铁路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进一步净化火车站及周边区域的治安环境,规范旅客行为,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营造“平安出行”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浓厚氛围,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重大贡献。
3 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
3.1 系统硬件设施
进站闸机、二代身份证读卡器、高清摄像头、值班室大屏幕、数据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告警服务器等硬件设备。
3.2 系统设计思路
火车站旅客通过进站口闸机时,刷二代身份证和车票,闸机采集二代证和车票信息的同时触发进站口高清摄像机进行进站旅客图像抓拍,然后将采集的二代证、车票和图像信息发送到铁路公安处指挥中心服务器,服务器端通过相关的业务对比(例如和黑白名单比对,判断车票等信息的有效性、提前进站时间等),将是否开门的指令发送给闸机,并将数据统一存储在火车站旅客信息数据库。闸机接收到指令后,做出相应的操作。火车站进站口视频图像信息集中存储在铁路公安处指挥中心视频存储服务器上。系统还针对预警信息进行处理,即将预警信息通过短信通知值班民警,并将预警人员图像推送到相应火车站点监控室监控屏幕,实行声、光预警。
3.3 系统功能介绍
从使用者的视角,分别从进站闸口管理,站点监控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移动巡检系统四个部分进行功能介绍。
3.3.1 进站闸口管理
通过对厦门梧村站、高崎站和北站各入口处加装闸机通道,闸机内嵌身份证阅读器(定制开发),并在通道上方架设高清摄像机,实现对出入旅客的身份证信息、车票信息、视频信息、图片信息的自动同步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发送至系统后台数据库服务器进行相应处理和集中存储。
3.3.2 站点监控管理
系统设计为厦门梧村站、北站和高崎站三个站点提供站点管理功能,为三个站点的值班民警提供日常的排班管理、火车站闸道的统一监控告警视图,还提供旅客信息,旅客出入站信息及多媒体视频信息等进行信息的模糊匹配、精确查询、高级查询等信息查询检索服务,并将查询结果和各进站闸口的预警信息显示在监控室设立的大屏幕上。
3.3.3 系统后台管理
此项功能是系统的核心。主要实现对授权用户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实现对旅客信息、监控录像的解压、解密、分类存储管理;实现“黑白名单库”的统一维护管理;开展数据比对及各类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管理;实施短信告警,开展系统日志管理;实施对闸机和摄像机等系统所涉及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3.3.4 移动巡检系统
利用二代身份证移动手持设备的机读特性快速收集火车站及周边广场流动人员的身份信息资料,并进行离线资料存储;通过手持设备存储“黑白名单库”,将采集到的人员身份信息与“黑白名单库”进行快速比对,同时对告警信息进行离线存储;通过手持设备上的同步按钮实现对移动手持设备内置“黑白名单库”与数据中心“黑白名单库”的同步更新动作;通过手持设备“一键同步”功能将存储的采集信息自动导入后台服务器进行统一存储,同时可根据需求,实现对手持设备中离线存储资料的归档、删除、备份操作。
4 结语
本文所设计的火车站治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将实时、准确的采集火车站旅客身份、图像、车票信息和旅客进站视频图像信息,通过移动手持设备采集火车站广场流动人员的身份信息,构建起厦门火车站旅客信息数据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员动态轨迹的掌控。将进一步创新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模式,有效破解火车站治安管理难题。
参考文献
[1]视频监控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用新趋势—— 高清化、智能化.
[2]楼观涛,韩鹏霄,周东平.手持式二代证初始化信息阅读器的设计与实现[J]. 警察技术,2008(5).
[3]茹志鹃.基于TCP协议的Socket数据通信[J].科技信息,2012(13).
[4]常公平.铁路自动检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8).
[5]杨剑,张建丽,李晓亮,等.GSM短信猫客户群管理系统开发研究[J].今日科苑,2010(24).
[6]陈华.铁路客运站安检区高清监控NVR应用与设计[J].中国安防,2012(7).
[7]曲日.城市轨道交通中闸机智能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技术的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5).
[8]宋立新.地铁出人口闸机的动态智能识别技术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