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影响计量检定规范性的几点因素
2013-12-29朱从彦
摘 要:计量检定工作的规范性对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其规范性分析入手,分析了影响计量检定规范性的因素,希望能为计量检定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计量检定 性质 考核 规范性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06-01
计量检定是评价计量器具计量性能的手段,通过检测其精度评价其是否能够合格的进行各类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与精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国际化贸易合作的重要基础。作为量传递的重要形式,计量检定是确保量值准确的关键措施,它的这种重要性也决定了它本身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计量检定的规范性涉及多个方面,因而影响计量检定工作的因素也较多,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规避,这对于提升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结合计量检定工作实际情况对影响其规范性的因素加以探究分析。
1 计量检定工作规范性
1.1 工作性质决定规范性
计量检定工作是基于计量精度而服务于产品质量的工作,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标准的精度与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有着密切关系。计量基准是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的简称,用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量值,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国家相关部门授权其他组织和部门对相关器具的性能(灵敏度、稳定性、精确度等)进行ing定筛选,判断其技术性能是否过关,这些工作统称为鉴定。这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决定了其工作必须极端谨慎,确保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规定,这样才能够实现标准化管理、质量监督与管理,对于不合格或违法产品进行监督查处。计量检定工作规范性的实现对于检定和校准计量器具有积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计量基准的量值准确传达到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1.2 考核确保规范性
计量标准的考核是确保其精度和规范性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持其始终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的关键。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确保最终传递结果的标准与可靠,除了计量器具自身的性能要达标之外,从事检定工作的专业人员也要根据相关规定在科学的被允许的环境内依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这是其必要条件。考核工作是为了确保计量标准和测量溯源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标准才能长期处于稳定可靠的技术状态下,在考核中才能过关,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检定能力。为了确保达到这个目标,考核工作一般是动态、连续、不定期的。
2 影响计量检定规范性的因素
计量检定工作有一套相关的严格管理体系,从标准器的申请、考核到复核合格,以至最后的更换、封存、撤销,规范性都受到众多因素影响。计量检定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决定了它能够为计量检定工作提供各项操作标准与规范,只有在根源上保证准确度、精度与可靠性,才能够从源头上杜绝误差,或者将误差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实际工作中的计量标准考核难度大且内容复杂,技术形式上的标准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所涵盖的规范内涵十分丰富。以企业角度来说,计量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科学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是实现测量单位统一、保证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基础保证,在企业生产中,原材料的检验、工艺过程的控制、质量检验、物料消耗,节能、安全生产、环境检测、技改进步等,均需要计量器具给出真实数据作为依据。以电能表的计量标准考核工作为例,标准器具首先要由国家认证的相关检定机构从能够生产的企业或者部门购进器具,然后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请检定,在得到允许后,检定其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出具检定合格证书,到这一环节是技术方面指标合格,并非结束,接下来还要根据相关的考核规范递交考核标准,在顺利完成需要填写的申请表格后保留所有证书的复印件一套,包括复查申请书,然后出具技术报告及其他能够证明计量标准相应测量能力的资料,在一整套环节完成之后,电能表的计量标准考核工作才算顺利完成。
计量检定工作中被考核机构的规章制度是确保规范性管理的重要文件。被考核机构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体系依据考核实际情况建立,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规范性作用,充分、持续的确保管理规范的效应。以计量器具B超、心电图机、X光机、血压计为例,这些医用计量器具是患者就医时最信赖的病情鉴定设备,也是医生最得力的病情诊断帮手,医用治疗器具是否准确,关系到医生对病人病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或抢救是否成功,可以说与病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这就需要依靠管理体系的规范力量对计量检定工作形成监督。医学计量是确保医疗设备准确、有效、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是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只有将计量管理方式和计量技术手段应用于医疗质量控制各个环节,才能使临床获得准确可靠的诊断和治疗。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加强对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加强对质量运行体系的监督与检查,通过监督其运行重点调控资源配置和管理,检定、校准、检测具体实施情况,督促其满足管理规范的要求。通过加强监督和指导等措施,促进计量检定机构规范自身行为,确保计量检定工作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对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组织考试、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复查考核,并结合实际检定工作需求进行调研活动,确保校准检验的规范性,将实际工作中可能影响检定工作的负面因素作用降到最低。
总之,计量检定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其对规范性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决定了其能否为检定工作贡献力量。通过严格遵守计量考核标准,依靠完善的管理规章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加强监督与管理,才能够确保其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良平.谷城让“三个代表”贯穿计量检定工作[J].城市技术监督,2001(5).
[2]刘静.做好检定原始记录是计量检定工作的关键[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3).
[3]王有全,陈传岭.加快科技创新 建立和完善计量检定/校准体系[C]//中国计量论坛论文集.2005.
[4]段述芹.浅论加强计量检定工作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
[5]张科.计量检定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C]//全省医疗设备管理研讨会论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