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类工程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2013-12-29刘洪德
摘 要:工程管理这个专业近几年在各大高校中是比较热门的,在各大高校中又因其方式不同而各具特色。在这样多元的办学过程中,工程管理专业在不断地完善自己,强化自己,但是其中的问题也是存在的,在这样的成绩与问题同在的情况下,我们要竭力分析工程管理的专业发展状况,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学校 工程管理 经验与教训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157-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国家的投入越来越多,因此,社会对工程管理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对学校里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我国学校类工程管理的现状
(1)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学校数量多、类型多。工程管理专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设立的。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许多学校向雨后春笋般地设置工程管理专业,其中设置这些专业的学校类型也是非常复杂的,有各种综合性大学,也有建筑与土木工程类的专业院校以及一些财经类院校、师范类院校、林业类院校等等,总之,工程管理专业几乎成为各院校必不可少的专业,可见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速度。
(2)工程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差异大。由于工设置程管理专业的院校类型各不相同,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在人才培养上的差异比较大,这种差异重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技术背景的不同导致的,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设置的技术背景是土木工程,也有以公路工程、林业工程、电气工程等为技术背景的,技术背景的不同必然导致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培养规格等的不同,这样的多元化技术背景使得工程管理很难形成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专业规范。二是办学背景、办学理念的不同导致的,各种类型的学校其办学的背景、办学理念也是不尽相同的,土木工程类的学校其办学背景是土木工程的学科背景,其办学理念是培养土木工程上的专业人才,以电气工程为依托的学校其办学的背景是电气工程,办学理念是致力培养电气上的人才,所以这些的不同都导致工程管理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知识结构以及课程的设置十分不同。三是设置工程管理专业人的学校不同所导致的,由于学校的鱼龙混杂,导致各个学校的学生来源也不尽相同,不仅生源不同,各个学校的办学历史、条件也有差异,一般的院校肯定比不上那些211的学校,这各种各样的差异使得最后输出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质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3)学校在工程管理实践上的经费投入不足。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是通过校内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校外实践经验的结合完成的。就目前的学校工程管理设置来看,许多学校都存在实践经费不足等现象,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实践方面的经验薄弱,在现在的企业中,大多不愿意接受没有经验的实习生,这就使得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不强,处在弱势地位。
2 学校工程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在这几年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调查与研究中,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经验与教训,需要在以后的教学或学校设置的过程中借鉴。
2.1 经验
(1)合理定位了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面对着工程管理专业的大众化与普遍化,学校采用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方法,克服这种参差不齐的局面,来确定自己学校的发展,这其中的学校定位包括定位学校的类型、学科结构、培养人才的层次、等等方面,学校的类型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学科结构分为理工、农林、经管、医、文、等,培养人才的层次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这些层次。综合这种种的因素工程管理培养的人才可以分为这样几种定位:应用研究型、复合应用型、职业应用型。其中的应用研究型主要是由那些重点高等学校培养的,这种类型的人才是社会上的抢手人才,在社会上主要从事企业的决策管理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工程管理
实践问题的专业能力。这样人才的培养过程要强化专业理论,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养成他们的领导能力和研究能力。复合应用型则主要由那些省属院校和一些三类的地方院校进行培养,这一层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社会上主要从事企业执行管理工作,在学校中要注重学生复合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职业应用型是那些高职高专院校层次培养的,在社会上主要从事职业特点明显的一线工作,学校要努力加强学生的实际技术的学习,牢固掌握工程技术,培养他们的实干能力。
(2)搭建了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明确规定了工程管理体系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同时对于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主要有专业的技术背景、专业的教育内容等等,这样的知识体系的设置使得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学习有了一定的标准,能够克服各个学校办学背景、办学技术条件等的许多不同影响,是我们要肯定的经验。
(3)加强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近几年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大了规模,目前的工程管理专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加大了对于这个专业的评估力度,严格办学条件。二是加大了实践投入,对于实践的投入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加大了实践经费的投入,增加了许多校内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的开展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是改变了实践途径,通过与企业的联系,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在实习中将产学研结合,在实习中发现问题与不足,同时企业也介入人才的培养,在实习中就纠正学生的不足,这样真正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三是加强了师资的建设,通过一些形式提高教师的质量水平,例如:让教师到工程建筑一线去切身感受进行实习锻炼,定期举办师资培训,邀请一线专业或是其他高校的教师进行培训。
2.2 教训及启示
(1)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和设计不合理。虽然上文中提到在学校类工程管理中加大了实践的投入,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日益增多,实践教学的经费还是非常紧张的,因此,学校减少实践教学的课时,从而减少经费。另外,在工程管理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少,导致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缺乏创新。面对这些需要学校继续加大对于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能单纯地通过减少课时这种不合理的方式来进行。
(2)工程实习和毕业实习只不过走形式。不仅是工程管理这一专业,大多数的专业实习都是走形式,并且由于实习条件不够,校外实习的同学没有教师指导,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参与工作,而校内实习时间短。这样的实习是不符合要求的,不利用学生对于工程管理知识的巩固,学校要严格实习,切实将实习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实习中学得到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3)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很多。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包括撰写可行性报告、投招标书、施工组织设计这几方面,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毕业设计中却存在着问题,例如:所提供的资料陈旧,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项目单一,内容单一,通常制图与结构计算较少,这样的毕业设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知识的运用能力。学校对毕业设计一定要严格要求,确实让毕业设计发挥作用。
3 结语
学校类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是受到各方面关注的,要做好功臣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办学经验与教训总结,在吸收经验的基础上,牢记教训,让工程管理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艳华.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4):48-52.
[2] 孙虹,刘红,程赟.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2):132-135.
[3] 郭静,陈远祥.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