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小学3~6年级体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3-12-29李红
摘 要:体操是体育课程教材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对连云港市小学3~6年级的体操教学情况展开调查,调查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对影响连云港3~6年级小学体操教学开展的因素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小学体操开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是否有专业的体操教师、体操设施是否缺乏、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等等。针对体操开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要注意教师的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体操的兴趣,加大对体操场地器材的经费投入。同时还应推广普及徒手操、跳绳、橡皮筋、健美操等内容,要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控制动作难度。关键词:体操教学 小学 分析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179-02体操是体育课程教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同时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平衡、协调、力量、柔韧等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克服障碍、不畏困难、抗挫折等品质,更能磨练意志、增强体质。体操教材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随着校园安全越来越被重视,学校里的一些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体育教学项目也逐渐地消失。虽然这不是原因的全部,但体操教学越来越被忽略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为了促进连云港市小学体操教学的发展,本文希望通过连云港市小学体操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小学体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对象:连云港市3~6年级小学生。1 研究方法1.1 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书籍、报刊及网站,为研究奠定基础。1.2 问卷调查法向连云港市3~6年级小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体操教学状况,共发放600份,回收率98.8%。1.3 观察法对连云港市各校体操教学状况,场地器材设施等进行实地观察。1.4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来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了解连云港市小学体操教学状况。1.5 综合分析法以调查的实际结果为依据,结合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连云港小学体操教学开展状况,利用逻辑分析法提出自己的看法。2 结果与分析2.1 小学体操课的开展状况小学的大部分学校都开展过体操课,小学一直都开展体操课的学校占有71%,这说明连云港市的小学校还是比较重视体操教学的开展的。当然其中有11.5%的学校很少开展体操课,对于这些学校很少开展体操课的原因,经调查得原因是因为缺乏体操设施、考虑到安全问题和缺乏专业的体操教师等等。关于一直开展体操教学的学校具有的体操设施,经调查得出结果(见表1)。由上表可以看出体操垫、山羊、单杠和双杠这些器材在连云港市的学校里的普及很广泛,其中的体操凳和体操棍这些相对比较专业的体操器械很少。同时关于开展体操课是的保护帮助情况也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得出开展体操课时76%都会给予保护帮助。2.2 影响小学体操课开展的因素关于影响体操教学开展的因素经调查得出有这些原因(见表2)。由上表可知影响体操教学开展的因素易发生安全事故是最主要的原因占81.5%。当然也不有其它的原因,其中场地设施缺乏占44.5%,虽然不是主要原因,却是最应该引起重视。2.3 小学生心目中的体操课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果(见表3)。通过上表可得知学生对体操还是很有兴趣的,有66%的学生希望开设体操课,77.5%的学生又是喜欢体操这项运动的。对于体操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中46%的人觉得难度一般。3 结论(1)首先我觉得学校应该购买体操器材设备,充分学校的已有教学资源。同时教师也可灵活发挥制作或者改装一些体操教材,以进一步促进体操教学的开展。(2)其次学校应该对原有教师的体操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同时应该引进更专业的体操教师,以提高学校整体的体操教学水平。(3)最后教师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操兴趣,同时教师在体操教学时更要挺高警惕性,适时地给予保护帮助,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4 对策人体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骨骼在急速生长,手、脚,特别脚骨长得最快,胸骨横径在加宽,女孩子的胯骨也在增大。肌肉随着骨骼的变化而发达起来。心肺迅速增大,特别是心肺容积和血管容积、以及肺活量,都较出生时增长了近一倍。 由于心肺容积增大,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从事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但是,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骨骼、肌肉成长尚未健全,心肌收缩力量较弱,心脏的神经调节机能还不够完善。总的来说,从生理机质上看,他们与成年人相比仍有明显的差异。4.1 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在这段时期,他们的身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意的。4.2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儿童少年时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是感性认识,因此,他们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形象思维和善于模仿。另外,儿童往往好胜心强,并有一定的自尊心,这使他们练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但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体育活动多为户外的活动课,若不能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体操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我们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并科学地处理教材,从而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把体操教材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是我们必须研究实践的。4.3 小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选择哪些体操教材滚翻运动对改善和提高人体前庭分析器官机能,提高平很、定向和控制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前庭器官作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胚胎期和6~8岁是其发育较快的两个时期,因此6~8岁是发展孩子前庭器官功能的敏感期,在这时期通过干预,可促进其身体姿势和空间位置判断能力的发展。不同方向、不同姿势的滚翻的“身体依次触垫部位及顺序”是小学生低年级阶段发展身体感知觉与时空感的学习内容。支撑跳跃是体操跳跃中的一种。它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肌肉力量,以特定的身体姿势,通过助跑、踏跳、推手、飞跃器械的一种身体练习。支撑跳跃动作的完成有赖于速度、力量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以及控制能力。经常从事这项运动,不仅能增进运动器官、血液循环器官、呼吸器官和前庭分析器官的功能,而且对发展下肢、肩带和两臂肌群的爆发力,提高判定空间方位和控制平衡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迅速超越障碍的实用技能。系统地从事单杠练习,不仅能培养勇敢果断、沉着机智、勇敢拼搏等优秀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发展腕、肩、髋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肩部和腰部肌群的相对力量,以及三维空间的定向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严格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时还需适当地给予学生保护与帮助。教师也可灵活教学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趣味体操,从不同的方面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参考文献[1]体操[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6).[2]黄燊.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庞中治.体操教材不应该被体育课堂排斥[J].体育教学,2012(9):37-38.[4]谢勇.体操在商丘市中小学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商丘文化:学术版,2010(11):270.[5]李静.山东省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后的体操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0):90-93.[6]宋淑新、徐平.黑龙江省小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1):73-75.[7]骆意、何幸光.广州地区小学体操开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