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研究
2013-12-29张凡孙世勋
摘 要:农村科技信息渠道为农户和农业企业传递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链条。本文以通过对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给出进一步加强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信息 信息渠道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142-01
农村科技信息渠道是以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为起点,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中介,以农户及农业企业为终端的传递路线,为农户和农业企业传递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链条。完善的农村科技信息渠道直接影响着农村科技信息的高效利用,决定着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质量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败,也决定着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吉林省农村科技信息渠道建设存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等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加强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建设提供参考,对解放农村生产力、引导和支持农民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研究比较早,成果丰富。加拿大学者Ricardo Ramirez进行了乡村与边远地区信息传播研究,指出教育和收入水平与信息传播状况密切相关。印度学者S.C.Mittal指出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作为传播中介,制约着他们为农民服务的质量,他建议设立电子超市为农户提供及时高质量的科技信息。土耳其农业部官员Kamil Okyay Sindir指出造成土耳其农业经济不景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推广信息贫困,而在土耳其的农业生产中数字鸿沟导致信息贫困主要原因。金奎文在《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看农业科技信息开发与利用》中从农业科技信息的价值及使用价值角度探讨农业科技信息利用问题,总结出开发与利用农业科技信息的对策。曾晓娟在《浅谈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在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与途径》一文中提出利用刊物、网络等途径向用户传递信息是使农业科技快速应用于生产的有效渠道,还强调利用农业科技文献资料收集筛选实用性强的农业科技信息的优势。孙世勋和李冰在《技术转移视角下的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一文中结合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现状,强调农业信息资源配置过程需要政府介入,并给出技术转移视角下的吉林省未来的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优化策略。
2 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现状
2.1 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吉林省绝大多数农民通过基地、农技站、专家大院获取农技知识与信息,少部分农民从农业科普期刊获得科技信息,还存在部分农民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利用政府建设开通的“农技110”获取专家指导或请求现场指导及接收天气预报、大田季节常规管理技术。近几年国家示范推广的农业基地、农技站、专家大院及农技特派员等渠道对农业高新技术的运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吉林省科技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台、邻居和朋友、报纸、手机短信、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广播、网络、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另一方面,吉林省利用当前农业部门现有的渠道在农业信息设备方面,建成了“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和“吉林农网”,在农业技术供求信息发布方面,吉林省以农委农村经济信息中心为主体,建设了“一网、一刊、一展、一站、一中心”五大类农业信息发布窗口,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资源。
2.2 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现状
通过对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现状分析总结以下特点:首先农村电脑普及率低,农村偏僻、农民居住分散致使网线难以铺设,加之病毒侵害、维修力量不足。其次电视和录音机虽然为大众传播工具,但其有关农业频道介绍农业知识的节目很少,同时农村有线电视网的铺设、运行、维护等费用相当高,加之农民看电视多是用来消遣和娱乐。第三多数农民引进了新品种、新技术出于风险的考虑不会立刻采用,甚至因科技信息推广体系人员失职,给农民传递是过时的、错误的信息,对农民产生误导并带来损失,造成农户对科技信息渠道的不信任。
3 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不畅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描述分析出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不畅的原因如下:首先,多数农民缺少现代化生活意识,农民受传统观念和居住条件等因素制约对新技术、新信息极为保守,害怕承担风险等原因不能主动利用各种大众媒体获取科技信息。其次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硬件设施如电视、电脑、网络等远远不及城市普及,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十分狭窄。再次,农村进行现场指导的信息推广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引起广大农户质疑其传递科技信息的权威性,甚至存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介机构未领会科技信息供体的思想,以及对广大用户需求不甚了解,产生科技信息供给与需求矛盾。
4 完善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对策
结合吉林省农村信息建设现状,针对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不畅的原因,给出以下解决对策:第一,注重用户自身想法,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自愿原则;第二,建立科技培训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先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掌握高新科技并建立示范区,实现科技成果传播与应用效果的最大化;第三,加强政府重视农村的通讯、广播、电视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承担对农民试用新技术的免费教学工作,尽量减免网络年使用费,促进资源集成及共享工作;第四,减少科技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简化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形成科技信息供体与科技信息受体信息直接交流方式;第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制定节目播出、重播的时间表,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完善多种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
参考文献
[1] 李小丽,王绯.农户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及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17):54-58.
[2] 孙世勋,李冰.技术转移视角下的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5):46-48.
[3] 郭绪全,刘玉花,胡春蕾,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主要影响因子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6):93-97.
[4] 张杰,陈瑞林.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意愿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2):12-13,64.
[5] 佟文娟.吉林省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调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24):57-58.